《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

《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

《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為1套4枚,由國家郵政局定於2003年6月29日發行。取豎幅畫面,以橫連印刷的形式,全景式地展示出名園風貌,4枚郵票分別以所包含的主要景點取名為分別為“殿春簃”、“月到風來亭”、“竹外一枝軒”和“萬卷堂”。設計這套郵票的勞思(張天壽)先生。發行該郵票目的是為了紀念在蘇州召開的第二十七屆世界遺產大會。

詳細數據

國家郵政局定於2003年6月29日發行《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1套4枚。
志號:2003-11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版式一)

(4-1)T

殿春簃

80分

930萬枚

(4-2)T

月到風來亭

80分

930萬枚

(4-3)T

竹外一枝軒

80分

930萬枚

(4-4)T

萬卷堂

2元

930萬枚

《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蘇州園林--網師園》特種郵票

郵票規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12.5×13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16枚(四枚連印)
版式二8枚(四枚連印)
外型規格:版式一240×150毫米
版式二223×128毫米
版別:影寫

郵票設計者:勞思

版式二邊飾設計者:史淵
責任編輯:虞平
版式二發行量:65萬版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圖名內容介紹

殿春簃

殿春簃殿春簃

網師內1979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殿春簃為原形建造了中國式庭院“明軒”,次年作為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藍本,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落戶,從而使中國園林聞名於世

殿春簃,為一獨立小院。“殿春”出自蘇東坡“尚留芍藥殿春風”句意。“殿春”指春末,“簃”指閣樓旁的小屋。整個小院占地不到一畝,但景觀豐富而有不覺侷促,富有明代庭園建築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簡潔利落的特色。殿春簃主體建築將小院分為南北兩個空間,北部為一大一小賓主相從的書房,是實地空間,但實中有虛,藏中有露,屋後另有一天井,芭蕉翠竹倚窗而栽,從室內花窗外望,竹焦石構成了陰陽對比。南部為一個大院落,散布著山石、清泉、半亭。南北兩部形成空間大小明暗、開合、虛實的對比。院內的花街鋪地與中部主園的浩深淼水成水陸對比,一是以水點石,二是以石點水,使網師園處處有水可依,特別是用卵石組成的魚網圖案使人與漁夫聯想與該園“漁隱”主題合拍。

月到風來亭

月到風來亭月到風來亭

月到風來亭位於網師園內彩霞池西,踞西岸水涯而建,三面環水,取意宋人邵雍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亭東二柱上,掛有清代何紹基竹對“園林到日酒初熟,庭戶開時月正圓”。這是園林之亭的文人雅意所在。

月到風來亭最有情趣之處在於臨風賞月。從水面吹來的風,有水的溫柔;從雲崗山坡上吹來的風,有山的寧靜;從竹林吹來的風,有竹的清逸;從松間吹來的風,有松的寬厚。臨風賞月的最佳時節自是金秋,中秋之日,天高氣爽,金雞初墜,一輪皓月便已移上東南面的牆頭。此時風爽於別日,月明於往昔;天上明月高掛,池中皓月相映,金桂盛放,甜香滿園,兼夜魚得水,碎銀一池。或與數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獨賞美景,皆為雅事。此時,雖是身在繁華鬧市之中,而魂魄已仿佛游於世外桃源

竹外一枝軒

竹外一枝軒竹外一枝軒

蘇州竹外一枝軒看松讀畫軒東南方有廊連線臨池的竹外一枝軒,軒為卷棚硬山屋頂,東西狹長三間,臨水面設吳王靠坐檻,遠望似一葉小舟。軒北為集虛齋庭院,庭植青翠瀟灑的慈竹兩叢,有花窗相映,有洞門相通。東面通五峰書屋,東牆上有兩方精美的園林和花鳥磚雕。西牆上開設空窗窗外點植垂絲海棠,框景入畫。軒外池岸畔植梅花,原有橫臥偃伏的黑松,成為軒外一景。在軒內隔池遠望,池上理山的雲崗黃石假山,成為園中第一山景。軒額為“賞梅花”,取自宋蘇軾《和秦太虛梅花》“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詩意。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歌為美,正則無景。桂梅講究“橫、斜、倚、曲、古、雅、蒼、疏”軒前松梅橫斜,歲寒為友,冬景如畫軒有抱柱竹聯:“護研小屏山縹緲,搖風團扇月嬋娟”,如在軒中讀書賞月,亦為賞心樂事。

萬卷堂

萬卷堂萬卷堂

又稱積善堂,正中掛有“萬卷堂”匾額,兩旁掛有張辛稼的對聯“紫苒夜濕千山雨鐵甲春生萬壑雪”。大廳面闊五間,三明兩暗,寬敞宏亮。廳內白繕牆門,兩壁掛有大理石山水掛屏,廳內陳 設的明式紅木家具,線條流暢,簡潔端莊。廳中擺有一漢銅鼓。 廳南小院東西各植玉蘭、廳後小院植金桂,以合金玉滿堂之意。廳南的對景是一製作於乾隆年間的磚刻門樓。高約6米,幅寬 3.2米,厚1米,全用磨磚構成,雕刻精細。門樓間為字牌,刻有“藻耀高翔”四字。磚額兩旁肚兜是“文王訪賢”、“郭子儀拜壽”戲 文雕刻圖案,下飾三“壽”字,額上下點綴蔓草、祥雲、蝙蝠、蓮藕、錢幣等多種圖案。兩側為獅子滾繡球及花卉圖案。這些雕刻和吉祥圖案,含有德賢齊備、福祿壽三星高照等寓意。

題材背景

網師園,中國古代園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清乾隆年間重修。網師園建築小巧玲瓏,清秀典雅,以幽深曲折見長。一九八二年網師園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網師園是古代蘇州世家宅園相連布局的典型,東宅西園,有序結合。即以池水為中心,由東部住宅區、南部宴樂區、中部環池區、西部內園殿春簃和北部書房區等五部分組成。園內建築以造型秀麗,精緻小巧見長,尤其是池周的亭閣,有小、低、透的特點,內部家具裝飾也精美多致。

網師園意謂“漁父釣叟之園”,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全園面積僅8畝多,做到了感覺寬綽而不顯侷促,主題突出,布局緊湊,小巧玲瓏,清秀典雅,成功地運用比例陪稱關係和對比手法,獲得較好的藝術效果,是蘇州中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設計特色

勞思以《網師逸韻》為基礎,根據郵票設計要求,虛心聽取意見,改變透視角度,重新構圖,幾易其稿,終於圓滿完成了《蘇州園林——網師園》郵票的創作任務。由於是通景設計和連票印刷,所以觀賞者很容易從郵票畫面所提供的豐富信息中體味到網師園整體布局之精妙,從而真正領略到網師園獨步千古的園林特色。在用色上,勞思先生選用了大量的綠、藍色,其間綴以紅色,細而不繁,艷而不俗,恰到好處地表現網師園之夏的古意和生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

幕後花絮

為紀念第二十七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而發行的《網師園》郵票,因“非典”,大會召開日期提前,將郵票發行日期由原定的6月30日提前到6月29日,郵票名稱定為《蘇州園林—網師園》。這使得蘇州園林又一次得到發行郵票的資格。

設計者—勞思

勞思勞思
(1938.5——) 原名張天壽,江蘇吳縣人。 擅長版畫、中國畫。自學美術。1958年起先後在蘇州報、蘇州文化館、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蘇州版畫院作 美術工作,高級美術師。1998年設立“勞思藝術陳列室”。作品《凱鏇之歌》入選第五屆全國版畫展,《百童鬧春》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組畫12幅水印版畫)、《童年樂事——體育篇 》獲第四屆全國體育美展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