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類學》

《藝術人類學》

《藝術人類學》是易中天自己最為滿意的學術著作,因為在這部著作中,易中天獨立地提出了一種藝術理論:人的確證說。“人的確證”這個術語是馬克思的,但是,關於藝術的“人的確證說”,卻是易中天在考察原始藝術的過程中,以自己的研究得出的一種藝術理論。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並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和材料來研究藝術本質的著作,因此它也可以叫做《人類學藝術原理》。

《藝術人類學》《藝術人類學》

不過,本書的研究對象,並非一切藝術現象,而僅限於原始藝術(史前的和現代原始部落的);本書涉及的藝術原理,也僅限於與之有關的部分,與一般藝術原理著作頗不相同,而對於與原始藝術有關的文化人類學原理,則頗為關注。因此,本書似仍以題作《藝術人類學》為妥。但需說明,儘管如此,本書也主要地是一部美學和文藝學著作,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文化人類學著作。作者的意圖,僅僅只是希望將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引進美學領域,並不奢望在人類學方面有所建樹,儘管書中對圖騰制度、生殖崇拜、巫術禮儀和原始宗教等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藝術人類學》便是易中天向實證的研究靠攏的一部著作。“人類學”三字便立即使人想到一種實證性的研究與經驗性的考察,使人想起心理學美學的那種“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然而,易中天的“藝術人類學”,仍然是以思辨的方法統率實證的材料,保證了他的學術研究的形上品格,只是那種“自上而下”的痕跡已經越來越隱蔽了。在這部著作中,易中天儘可能做到不從固有的理論出發,不從定義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因此,這不再是一種“哲學美學”,而是“科學美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藝術學”。《藝術人類學》是易中天自己最為滿意的學術著作,因為在這部著作中,易中天獨立地提出了一種藝術理論:人的確證說。“人的確證”這個術語是馬克思的,但是,關於藝術的“人的確證說”,卻是易中天在考察原始藝術的過程中,以自己的研究得出的一種藝術理論。
易中天認為,藝術的本質就是“人的確證”。也就是說,在他看來,“人的確證”就是藝術的定義。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許多情況下,旁人往往比當局者更了解自己所創造的東西。鄧曉芒為新版《藝術人類學》作序,序文命名為“人的確證需要產生藝術”,這句話顯然是對易中天的藝術理論的更為準確的表述。我也曾經說過,“人的確證”,“這個說法只能是對解釋藝術的人學立場的強調,而不能看作藝術的定義。”

後來,易中天以《藝術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成果為基礎,寫了《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1]

圖書目錄

人的確證需要產生藝術——《藝術人類學》導讀
導論人類學與藝術本質的還原
上編髮生機制
第一章走出自然界
第二章人的確證
第三章圖騰原則
第四章原始衝動
第五章實踐思維
第六章理性精神
第七章神話模式
下編原始形態
第八章工藝
第九章建築
第十章雕塑
第十一章人體裝飾
第十二章舞蹈
第十三章戲劇
第十四章繪畫
第十五章音樂
第十六章詩歌
結論與補充:再論“藝術本質確證說”
後記
新版後記

易中天處世及系列作品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雲”、“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首播即獲熱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