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編目條例》

《英美編目條例》由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三國圖書館協會,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提出的國際性的文獻著錄規則。1967年出版第一版,簡稱AACR1,之後於1978年出第二版,1988年又出了第二版的修訂本。

英美編目條例
Anglo-AmericanCataloguingRules
國際性的文獻著錄規則。1967年出版的《英美編目條例》簡稱AACR1,由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三國圖書館協會,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提出,C.S.斯波爾丁編。由於英美雙方對部分規則有分歧意見,AACR1有兩個版本,即英國版(Britishtext)和北美版(North-Americantext)。1971年《國際標準書目著錄》問世後,為適應網路化和文獻著錄標準化的需要,1978年出版了AACR2。AACR2由美國、英國圖書館協會、加拿大編目委員會、不列顛圖書館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提出,M.戈爾曼、P.W.溫克勒編。AACR1共15章,分3部分:款目和標目,著錄,非書資料的處理。AACR2共19章,分二部分:著錄,標目、統一題名與參照。AACR2繼承了AACR1,不單憑文獻類型,而主要根據著者對文獻知識內容所承擔的責任來選取標目的原則,同時採用《國際標準書目著錄》的格式,並大量增補了非書資料和輿圖資料的著錄規則。為適應科學技術發展和文獻載體形式變化的需要,美國圖書館協會等原有參與編制AACR2的機構以及澳大利亞編目委員會,組成《英美編目條例》聯合籌劃指導委員會,對AACR2進行修訂,並於1988年出版了AACR2的修訂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