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雪四首》

《苦雪四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之一。

作者

高適

詩詞正文

【其一】 二月猶北風,天陰雪冥冥⑴。寥落一室中⑵,悵然慚百齡⑶。苦愁正如此,門柳復青青。

【其二】惠連發清興⑷,袁安念高臥⑸。余故非斯人⑹,為性兼懶惰。賴茲尊中酒,終日聊自過。

【其三】濛濛灑平陸⑺,淅瀝至幽居⑻。且喜潤群物⑼,焉能悲斗儲⑽。故交久不見,鳥雀投吾廬。

【其四】孰雲久閒曠⑾,本自保知寡⑿。窮巷獨無成⒀,春條只盈把⒁。安能羨鵬舉⒂,且欲歌牛下⒃。乃知古時人,亦有如我者。

作品注釋

⑴冥冥:陰暗貌。

⑵寥落:冷落,冷清。

⑶百齡:百年,指一生。

⑷惠連:南朝文學家謝惠連,曾作《雪賦》,其文高麗清奇。

⑸袁安:漢代人。

⑹故:本來。斯人:這二人。

⑺濛濛:微雪空濛貌。平陸:平原。

⑻淅瀝:雪落之聲音。

⑼群物:萬物。

⑽斗儲:斗米之蓄。

⑾孰云:誰說。閒曠:清閒。

⑿保:守。知寡:知我者稀少。

⒀窮巷:偏僻的里巷,陋巷。

⒁春條:幼樹。盈把:一手可握,指細小。

⒂鵬舉:喻指仕進。典出《莊子·逍遙遊》。

⒃歌牛下:指在牛車下放聲高歌的寧戚。典出《呂氏春秋·舉難》。

作品鑑賞

這組詩描寫了雪中景,雪中情,並追述了與雪有關的歷史舊事,表達了作者對失意的嘆惜和始終如一的積極用世的心態。第一首詩表達了年華易逝,功業莫成的苦悶。第二首詩追憶先賢雪中的行動,但詩人只是徒然羨慕,並不敢有追比之意,其頹唐灰心見於言表。第三首詩描寫了大雪紛飛彌天蓋地的盛景,詩人雖身處困境,卻不因一己之不痛快而否定這雪,反而稱讚它能滋潤萬物,其博大之胸襟確有行船之量。即便是對獨具寂寞的感慨也透露著放達與灑脫之情。第四首詩列舉了古人逆境自勵,終以其才華而受賞識的典故,體現了詩人強烈的用世精神,言辭之間頗有當然不讓之勢。

作者簡介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藍(今河北滄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遊。早年曾遊歷長安,後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後客居梁、宋等地,曾與李白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任侍御史、諫議大夫。肅宗時,歷任淮南節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節度使、大都督府長史等職。代宗時官居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與岑參並稱“高岑”,同為邊塞詩派代表。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高常待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