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APS5.66mm水下突擊步槍

俄APS5.66mm水下突擊步槍

主要裝備海軍蛙人部隊和其他兩棲偵察作戰部隊,用於其執行水下滲透、爆破、徘雷、偵察、破襲、水下警衛籌任務時消滅敵水下有生目標隊及兇猛動物,必要時也可作為一種近距離自衛武器在陸上使用。

俄APS5.66mm水下突擊步槍

水下槍械

主要裝備海軍蛙人部隊和其他兩棲偵察作戰部隊,用於其執行水下滲透、爆破、徘雷察、破襲、水下警衛籌任務時消滅敵水下有生目標隊及兇猛動物,必要時也可作為一種近距離自衛武器在陸上使用。
自上世紀60年代隊來,英、德、美籌國家紛紛開始研製下下槍槭.如英國為水下特種部隊研製的6管單發“巴拉”手槍,在英阿馬島戰役中已經過實戰使用:德國HK公司研製的P11水下平輪,(詳見本刊2002年第9期《神奇的德國P11 7.62mm 水下平艷》)美國AA1公司研製的6管平槍籌
但這些水下槍械均屬非自動武器.且均為單手握持的水下平槍,而俄羅斯APS 5.66mm 水下突擊步槍則是世界上研製成功的第一支水下自動步槍。該槍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蘇聯水下特種部隊。由於保密較為成功,時隔20年後方為西方國家的情搬部門所知。本文試圖詳盡地剖視這支神秘的水下特種武器。

制背景

開發PDSS執行水下警戒任務時使用的手槍,後來又要求研製威力更強的、用於水下突擊的步槍。手槍構造相對簡單,於1971年完成,型號為SPP-1水下手槍;而構造較為複雜的APS水下突擊步槍則又多花了一年時間。
在莫斯科近郊,有家名叫“特西尼特奇馬西”的普通公司,其實在這個怪異名字掩護之下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研究所,其正式名稱是“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在蘇聯時代,該所專門承擔為克格勃的特工人員研製並生產特種裝備的任務。
中央精密機器製造研究所指派設計師拉西米爾·V·西蒙諾夫擔任開發工作,他是曾經設計出SKS半自動步槍的著名設計9幣謝爾蓋·西蒙諾夫的堂兄弟。拉西米爾·V·西蒙諾夫1935年出生在機槍製造之都——克布羅夫市,長大後進入德爾斯克工業技術大學學習,1955年畢業後曾從事兩年軍事爆炸物的研究工作,1957年進入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西蒙諾夫具備深厚的理論研究基礎,由於成功開發了APS水下突擊步槍這種獨一無二的特種武器,受到了蘇聯政府的嘉獎,1983年被授予蘇聯卓越發明家稱號和政府勳章。

工作原理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滑膛槍管,導氣式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機頭迴轉式閉鎖機構,開膛待擊,機框兼做擊錘的擊發方式(機框復進到位的同時打擊擊針,完成發射的擊發方式)。由26發弧形塑膠彈匣供彈,採用伸縮式槍托及準星照門式瞄準機構,可進行單、連發發射,設有擊發保險機構。該槍發射MPS 5.66mm鋼製箭形彈。

主要技術指標

表內數據均取自國內外有關刊物,但根據客觀試驗結果,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部分性能指標和表內數據有一定差距,例如在5m水深時,其有效射程只有22m。因此該槍實際達到的戰技性能有待進一步驗證。
特異的武器結構
當人們第一眼看到APS5.66mm水下突擊步槍時,都會驚嘆它那體積近似普通彈匣兩倍的大彈匣,但當看過其使用的MPS5.66mm鋼製大長徑比箭形彈後,也就對其彈匣“龐大”的身軀不足為怪了。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彈匣主要由彈匣體部件、托彈簧部件和彈匣底板組成。彈匣廣泛採用工程塑膠,以減輕其質量,彈匣後抱彈口嵌有鋼板,彈匣體上部有加強筋,以滿足其使用強度。由於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長150mm,常規彈匣結構很難保證供彈可靠,因此在彈匣前部嵌入一塊中央隔板,以此將彈匣內兩排槍彈彈頭分開,使槍彈在彈匣內始終保持正確供彈姿態。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彈匣不同於常規彈匣的另一特點是,其設有前後兩個抱彈口。後抱彈口與普通彈匣相同,以保證供彈開始時槍彈按照正確供彈路線前進;前抱彈口由兩個分別點鉚在彈匣左右壁的彈簧片組成,可對槍彈前部進行定位,以解決由於槍彈過長、供彈行程過長而引起的供彈軌跡不確定的問題。另外,彈匣底部近似“S”型,這是因為此彈匣採用半簧供彈(即托彈簧的寬度只有彈匣寬度的一半左右),且托彈簧較長,設計為“S”型可減小彈匣體積,減輕質量,從而提高全槍的機動性。而且由於本槍沒有前護木,彈匣設計為“S”型便於射擊時握持。
自動機作為武器的靈魂,其設計的成敗關係到整個武器的成敗。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自動機近似於著名的AK47突擊步槍的自動機結構,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迴轉式閉鎖機構。其採用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即活塞始終與機框結合在一起,同機框、機頭一起完成後坐、復進的動作。另外,由於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長較普通突擊步槍彈長得多,自動機要完成推彈入膛的動作,後坐行程近似於普通步槍的兩倍,所以常規擊錘迴轉式擊發方式很難實現,因此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開膛待擊、機框兼作擊錘的擊發方式,同時在活塞筒上開有多排排水孔,可減小自動機復進阻力,這樣既解決了擊發方式的問題,又滿足了水下擊發能量的要求。
由於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左右,普通槍彈在水下不能保持穩定,只能飛行一兩米,因此陸上槍彈的陀螺穩定原理並不適用於水下。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滑膛槍管,發射大長徑比水下步槍彈,靠彈頭的自身結構保持飛行穩定。槍管內膛鍍鉻,以提高槍管壽命及防腐性能。槍管通過節套與機匣鉚接成一體。節套與機頭配合形成三齒閉鎖,以保證閉鎖強度。該槍機匣採用沖鉚結構,結構簡單,工藝性、經濟性較好,且質量輕,從而提高了整槍的工藝性、經濟性和機動性。
點焊於機匣蓋正上方的照門與導氣箍上的準星組成了該槍的瞄準裝置。其瞄準裝置不可調節。這是因為在水下時能見度較低,不能精確瞄準,且當發現目標時,距目標的距離已經很近了,不需要精確瞄準便可射殺目標;在陸上時,由於槍彈飛行不穩定,導致射程較近,散布很大,所以水下步槍在陸上只能作為一種近距離的輔助自衛武器,精確瞄準並無意義。因此設計師為水下突擊步槍設計這樣一套簡單的瞄準機構是由其特殊的使用環境及其特殊的戰術意義所決定的,這套瞄準機構完全可以滿足水下步槍的使用要求。
由於本槍採用開膛待擊,機框兼做擊錘的擊發方式,因此當自動機處於前方位置,而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後拉槍機將不能掛機,若槍機已過推彈位置並鬆開槍機,槍機將推彈擊發,且不能停止射擊,直至彈匣內槍彈全部射完才能停止,這樣極易出現危險,誤傷自己和戰友。為避免由於以上誤操作引起的安全問題,防止由於後坐不到位引起的單打連等故障,設計師在機匣內設計了一套保險機構,即彈匣蓋板。彈匣蓋板在原位時,其前端將彈匣內槍彈尾端大約14mm部分壓在下面,此時自動機不能推彈入膛,以此達到保險的目的。當自動機後坐到一定位置時開始帶動彈匣蓋板一起後坐,彈匣蓋板逐漸給槍彈讓位,直到自動機滑過掛機位置且後坐到位後,彈匣蓋板才能完全讓位。此時槍彈在托彈簧作用下上升到位,等待自動機推彈。當自動機推彈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後彈匣蓋板復位,又將下一發彈尾端壓在其下面,對下一發彈保險。彈匣蓋板的設定,使得只有在自動機後坐到位時槍械才能供彈射擊,從而避免了由於後坐不到位引起的單打連故障,且使得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的任何情況均不能射擊,確保了武器的使用安全性。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桿式伸縮槍托,射擊前可直接拉出槍托;使用完畢後按下槍托卡筍將槍托推回即可。塑膠握把由左右兩片組成,其通過握把螺釘與槍身連為一體,後方略窄,便於收回槍托。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發射機構由12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其有單發、連發兩種發射方式,通過扳機連桿與阻鐵的咬合量控制單、連發發射。快慢機可在3個位置之間轉換,即單發、連發和保險。當快慢機指向前方位置時為單發位置,自動機處於後方待發位置時,扣動扳機使阻鐵迴轉,直至釋放自動機、解脫扳機連桿後,阻鐵在阻鐵簧作用下回位,阻止擊發後後坐到位的自動機前進,至此完成一次自動循環。將快慢機順時針旋轉90度即可轉換為連髮狀態。在旋轉過程中,阻鐵在快慢機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使扳機連桿與阻鐵的咬合量加大,從而使阻鐵釋放自動機並迴轉到位後仍不能解脫扳機連桿,以實現連發射擊。鬆開扳機後阻鐵復位阻止自動機運動,至此停止射擊。快慢機再順時針旋轉90度為保險位置,此時扣動扳機,阻鐵迴轉很小角度後即在快慢機的阻止下不能再轉動,使其不能釋放自動機,以達到保險的目的。

不完全分解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不需要藉助專門工具即可完成不完全分解與結合。首先按壓彈匣卡筍,向下卸下彈匣。卸下彈匣後,將彈匣倒置,用沖子下壓托彈簧底板上的定位凸台,同時將彈匣底板向前推並取下彈匣底板,從彈匣體內取出托彈簧部件,即完成彈匣的分解。繼
續分解時,將槍身上縱向的連線銷扳把逆時針旋轉90度後,向外側拉出,再將機匣蓋向後拉,以退出槍管節套上的定位卡槽,這樣即可拆下機匣蓋、取出復進簧部件。機匣蓋為衝壓件,後蓋上設有復進簧定位凸起,使得機匣蓋兼有復進機機座的功能,從而簡化了結構。
將自動機向後拉到位,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面讓過機匣導軌後,稍向右側傾斜自動機,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面沿機匣導軌讓位槽滑出,即可取出自動機。取下自動機後,向後拉活塞筒,使其退出定位槽,取下活塞筒,不完全分解到此完成。
當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拉出槍托(以便給握把讓位),再將快慢機向外拉出,即可取下發射機組件。將握把螺釘擰出,取下握把,拔出扳機軸和阻鐵軸,即可將發射機組件完全分解。
非同尋常的槍彈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發射的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別具一格。領導設計小組的皮奧托·薩佐諾夫和奧雷格·拉夫琴科因成功研製此彈於1983年獲得政府授勳。
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彈長150mm,質量28g,主要由彈殼、彈頭、發射藥組成。其彈殼與普通槍彈的完全相同,特別之處在於其彈頭的長徑比大,外形類似一支短箭,其長度是口徑的21倍,可有效防止彈頭在水下翻轉。為使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在水中飛行平穩,設計師還特意在其頭部設定了一個直徑為1.5mm的平台,目的是為槍彈在水下飛行時提供穩定力矩。人們通常認為尖銳的物體有利於減少水流阻力,能夠獲得更好的水下運動特性,但實際上,水中與空氣中完全不同,頂端平坦的物體在水下有更好的穩定性。這一點已為流體力學理論所證實。例如:為了提高捕鯨槍精度而開發的頂端為平頭的矛箭,在實踐中顯示了優越的水下運動性能。此外,彈頭從頂端到圓柱部的過渡沒有採用弧線,而是使用直線連線,這種大錐角結構的設計同樣提高了彈頭的水下穩定性。根據慣性原理,物體質量越大,其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能力越強,基於這個原理,MPS箭形彈彈頭的質量達到20.8g,有很好的存速能力,既提高了槍彈的水下飛行穩定性,又保證了水下威力。
水下槍械主要裝備海軍蛙人部隊和其他兩棲偵察作戰部隊,用於其執行水下滲透、爆破、徘雷、偵察、破襲、水下警衛籌任務時消滅敵水下有生目標隊及兇猛動物,必要時也可作為一種近距離自衛武器在陸上使用。
自上世紀60年代隊來,英、德、美籌國家紛紛開始研製下下槍槭.如英國為水下特種部隊研製的6管單發“巴拉”手槍,在英阿馬島戰役中已經過實戰使用:德國HK公司研製的P11水下平輪,(詳見本刊2002年第9期《神奇的德國P11 7.62mm 水下平艷》)美國AA1公司研製的6管平槍籌。
但這些水下槍械均屬非自動武器.且均為單手握持的水下平槍,而俄羅斯APS 5.66mm 水下突擊步槍則是世界上研製成功的第一支水下自動步槍。該槍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蘇聯水下特種部隊。由於保密較為成功,時隔20年後方為西方國家的情搬部門所知。本文試圖詳盡地剖視這支神秘的水下特種武器。
研製背景
開發PDSS執行水下警戒任務時使用的手槍,後來又要求研製威力更強的、用於水下突擊的步槍。手槍構造相對簡單,於1971年完成,型號為SPP-1水下手槍;而構造較為複雜的APS水下突擊步槍則又多花了一年時間。
在莫斯科近郊,有家名叫“特西尼特奇馬西”的普通公司,其實在這個怪異名字掩護之下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研究所,其正式名稱是“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在蘇聯時代,該所專門承擔為克格勃的特工人員研製並生產特種裝備的任務。
中央精密機器製造研究所指派設計師拉西米爾·V·西蒙諾夫擔任開發工作,他是曾經設計出SKS半自動步槍的著名設計9幣謝爾蓋·西蒙諾夫的堂兄弟。拉西米爾·V·西蒙諾夫1935年出生在機槍製造之都——克布羅夫市,長大後進入德爾斯克工業技術大學學習,1955年畢業後曾從事兩年軍事爆炸物的研究工作,1957年進入中央精密機械科學技術研究所。西蒙諾夫具備深厚的理論研究基礎,由於成功開發了APS水下突擊步槍這種獨一無二的特種武器,受到了蘇聯政府的嘉獎,1983年被授予蘇聯卓越發明家稱號和政府勳章。
APS水下突擊步槍不完全分解
工作原理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滑膛槍管,導氣式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機頭迴轉式閉鎖機構,開膛待擊,機框兼做擊錘的擊發方式(機框復進到位的同時打擊擊針,完成發射的擊發方式)。由26發弧形塑膠彈匣供彈,採用伸縮式槍托及準星照門式瞄準機構,可進行單、連發發射,設有擊發保險機構。該槍發射MPS 5.66mm鋼製箭形彈。
主要技術指標
表內數據均取自國內外有關刊物,但根據客觀試驗結果,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部分性能指標和表內數據有一定差距,例如在5m水深時,其有效射程只有22m。因此該槍實際達到的戰技性能有待進一步驗證。
特異的武器結構
當人們第一眼看到APS5.66mm水下突擊步槍時,都會驚嘆它那體積近似普通彈匣兩倍的大彈匣,但當看過其使用的MPS5.66mm鋼製大長徑比箭形彈後,也就對其彈匣“龐大”的身軀不足為怪了。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彈匣主要由彈匣體部件、托彈簧部件和彈匣底板組成。彈匣廣泛採用工程塑膠,以減輕其質量,彈匣後抱彈口嵌有鋼板,彈匣體上部有加強筋,以滿足其使用強度。由於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長150mm,常規彈匣結構很難保證供彈可靠,因此在彈匣前部嵌入一塊中央隔板,以此將彈匣內兩排槍彈彈頭分開,使槍彈在彈匣內始終保持正確供彈姿態。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彈匣不同於常規彈匣的另一特點是,其設有前後兩個抱彈口。後抱彈口與普通彈匣相同,以保證供彈開始時槍彈按照正確供彈路線前進;前抱彈口由兩個分別點鉚在彈匣左右壁的彈簧片組成,可對槍彈前部進行定位,以解決由於槍彈過長、供彈行程過長而引起的供彈軌跡不確定的問題。另外,彈匣底部近似“S”型,這是因為此彈匣採用半簧供彈(即托彈簧的寬度只有彈匣寬度的一半左右),且托彈簧較長,設計為“S”型可減小彈匣體積,減輕質量,從而提高全槍的機動性。而且由於本槍沒有前護木,彈匣設計為“S”型便於射擊時握持。
自動機作為武器的靈魂,其設計的成敗關係到整個武器的成敗。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自動機近似於著名的AK47突擊步槍的自動機結構,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迴轉式閉鎖機構。其採用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即活塞始終與機框結合在一起,同機框、機頭一起完成後坐、復進的動作。另外,由於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長較普通突擊步槍彈長得多,自動機要完成推彈入膛的動作,後坐行程近似於普通步槍的兩倍,所以常規擊錘迴轉式擊發方式很難實現,因此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開膛待擊、機框兼作擊錘的擊發方式,同時在活塞筒上開有多排排水孔,可減小自動機復進阻力,這樣既解決了擊發方式的問題,又滿足了水下擊發能量的要求。
APS水下突擊步槍彈匣細節
由於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左右,普通槍彈在水下不能保持穩定,只能飛行一兩米,因此陸上槍彈的陀螺穩定原理並不適用於水下。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滑膛槍管,發射大長徑比水下步槍彈,靠彈頭的自身結構保持飛行穩定。槍管內膛鍍鉻,以提高槍管壽命及防腐性能。槍管通過節套與機匣鉚接成一體。節套與機頭配合形成三齒閉鎖,以保證閉鎖強度。該槍機匣採用沖鉚結構,結構簡單,工藝性、經濟性較好,且質量輕,從而提高了整槍的工藝性、經濟性和機動性。
點焊於機匣蓋正上方的照門與導氣箍上的準星組成了該槍的瞄準裝置。其瞄準裝置不可調節。這是因為在水下時能見度較低,不能精確瞄準,且當發現目標時,距目標的距離已經很近了,不需要精確瞄準便可射殺目標;在陸上時,由於槍彈飛行不穩定,導致射程較近,散布很大,所以水下步槍在陸上只能作為一種近距離的輔助自衛武器,精確瞄準並無意義。因此設計師為水下突擊步槍設計這樣一套簡單的瞄準機構是由其特殊的使用環境及其特殊的戰術意義所決定的,這套瞄準機構完全可以滿足水下步槍的使用要求。
由於本槍採用開膛待擊,機框兼做擊錘的擊發方式,因此當自動機處於前方位置,而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後拉槍機將不能掛機,若槍機已過推彈位置並鬆開槍機,槍機將推彈擊發,且不能停止射擊,直至彈匣內槍彈全部射完才能停止,這樣極易出現危險,誤傷自己和戰友。為避免由於以上誤操作引起的安全問題,防止由於後坐不到位引起的單打連等故障,設計師在機匣內設計了一套保險機構,即彈匣蓋板。彈匣蓋板在原位時,其前端將彈匣內槍彈尾端大約14mm部分壓在下面,此時自動機不能推彈入膛,以此達到保險的目的。當自動機後坐到一定位置時開始帶動彈匣蓋板一起後坐,彈匣蓋板逐漸給槍彈讓位,直到自動機滑過掛機位置且後坐到位後,彈匣蓋板才能完全讓位。此時槍彈在托彈簧作用下上升到位,等待自動機推彈。當自動機推彈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後彈匣蓋板復位,又將下一發彈尾端壓在其下面,對下一發彈保險。彈匣蓋板的設定,使得只有在自動機後坐到位時槍械才能供彈射擊,從而避免了由於後坐不到位引起的單打連故障,且使得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的任何情況均不能射擊,確保了武器的使用安全性。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採用桿式伸縮槍托,射擊前可直接拉出槍托;使用完畢後按下槍托卡筍將槍托推回即可。塑膠握把由左右兩片組成,其通過握把螺釘與槍身連為一體,後方略窄,便於收回槍托。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發射機構由12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其有單發、連發兩種發射方式,通過扳機連桿與阻鐵的咬合量控制單、連發發射。快慢機可在3個位置之間轉換,即單發、連發和保險。當快慢機指向前方位置時為單發位置,自動機處於後方待發位置時,扣動扳機使阻鐵迴轉,直至釋放自動機、解脫扳機連桿後,阻鐵在阻鐵簧作用下回位,阻止擊發後後坐到位的自動機前進,至此完成一次自動循環。將快慢機順時針旋轉90度即可轉換為連髮狀態。在旋轉過程中,阻鐵在快慢機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使扳機連桿與阻鐵的咬合量加大,從而使阻鐵釋放自動機並迴轉到位後仍不能解脫扳機連桿,以實現連發射擊。鬆開扳機後阻鐵復位阻止自動機運動,至此停止射擊。快慢機再順時針旋轉90度為保險位置,此時扣動扳機,阻鐵迴轉很小角度後即在快慢機的阻止下不能再轉動,使其不能釋放自動機,以達到保險的目的。
不完全分解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不需要藉助專門工具即可完成不完全分解與結合。首先按壓彈匣卡筍,向下卸下彈匣。卸下彈匣後,將彈匣倒置,用沖子下壓托彈簧底板上的定位凸台,同時將彈匣底板向前推並取下彈匣底板,從彈匣體內取出托彈簧部件,即完成彈匣的分解。繼
續分解時,將槍身上縱向的連線銷扳把逆時針旋轉90度後,向外側拉出,再將機匣蓋向後拉,以退出槍管節套上的定位卡槽,這樣即可拆下機匣蓋、取出復進簧部件。機匣蓋為衝壓件,後蓋上設有復進簧定位凸起,使得機匣蓋兼有復進機機座的功能,從而簡化了結構。
將自動機向後拉到位,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面讓過機匣導軌後,稍向右側傾斜自動機,使自動機左側下導軌面沿機匣導軌讓位槽滑出,即可取出自動機。取下自動機後,向後拉活塞筒,使其退出定位槽,取下活塞筒,不完全分解到此完成。
當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拉出槍托(以便給握把讓位),再將快慢機向外拉出,即可取下發射機組件。將握把螺釘擰出,取下握把,拔出扳機軸和阻鐵軸,即可將發射機組件完全分解。
非同尋常的槍彈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發射的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別具一格。領導設計小組的皮奧托·薩佐諾夫和奧雷格·拉夫琴科因成功研製此彈於1983年獲得政府授勳。
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全彈長150mm,質量28g,主要由彈殼、彈頭、發射藥組成。其彈殼與普通槍彈的完全相同,特別之處在於其彈頭的長徑比大,外形類似一支短箭,其長度是口徑的21倍,可有效防止彈頭在水下翻轉。為使MPS 5.66mm水下步槍彈在水中飛行平穩,設計師還特意在其頭部設定了一個直徑為1.5mm的平台,目的是為槍彈在水下飛行時提供穩定力矩。人們通常認為尖銳的物體有利於減少水流阻力,能夠獲得更好的水下運動特性,但實際上,水中與空氣中完全不同,頂端平坦的物體在水下有更好的穩定性。這一點已為流體力學理論所證實。例如:為了提高捕鯨槍精度而開發的頂端為平頭的矛箭,在實踐中顯示了優越的水下運動性能。此外,彈頭從頂端到圓柱部的過渡沒有採用弧線,而是使用直線連線,這種大錐角結構的設計同樣提高了彈頭的水下穩定性。根據慣性原理,物體質量越大,其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能力越強,基於這個原理,MPS箭形彈彈頭的質量達到20.8g,有很好的存速能力,既提高了槍彈的水下飛行穩定性,又保證了水下威力。
優劣評價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的優點表現在全槍結構簡單、零部件少;質量輕(2.7kg)、機動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簡單;水下射程遠、威力大;機匣、機匣蓋等採用衝壓件,工藝性、經濟性較好;彈匣結構合理,供彈可靠性高。 但該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人機工程欠佳,如拉機柄工作面為方形,在不戴手套操作時很不舒服,連線銷扳把與快慢機把容易產生鉤掛現象;沒有刺刀掛裝接口,而刺刀是水下戰士必不可少的武器;彈匣蓋板雖可保證誤操作情況下的安全性,但由於其運動行程設計不夠合理,使得在自動機受到意外阻力,後坐稍有不到位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停機故障。
APS 5.66mm水下突擊步槍是世界上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的第一支水下自動步槍,對世界各國同類武器研究具有較大的借鑑價值,其在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王江濤 吳迪 宋新宇 文章來源:《輕兵器》雜誌2006年第7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