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仙》

《芙蓉花仙》作為芙蓉花劇團代表性劇目,曾創造了23年上演2500場的奇蹟。但一個川劇團僅靠幾個演得爛熟的傳統劇目贏得市場,久而久之便不能滿足觀眾胃口了。在積極的市場尋找中,劇團發現,海外市場是塊可口蛋糕,但這個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川劇。

基本信息

簡介

《芙蓉花仙》《芙蓉花仙》

四川省新都縣川劇團整理演出的川劇傳統戲《芙蓉花仙》,老乾新花,別具一格,以其藝術革新上的大膽嘗試和舞台新秀嶄露頭角,使人耳目一新。無論是在成都、重慶等大城市,還是在川西平原城鎮、農村演出中,都是座無虛席,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特別是博得了不少青年觀眾的喜愛。近兩年來已上演了四百多場,創近年來川劇傳統劇目演出的最高紀錄。

劇團

1982年,劇團排演出大型神話愛情故事《芙蓉花仙》,這部川劇創造了一個奇蹟,到2002年共演出了2500場,文化部還指派這部戲到國外演出,劇團在日本演出的十年契約現在還沒有到期。由於對外演出有出場費,這部戲整整支撐了劇團二十多年。芙蓉花川劇團也因此成為南方縣級劇團的典型,在縣級專業演出團體紛紛關張的時候,芙蓉花仍然在綻放……

儘管《芙蓉花仙》支撐著芙蓉花劇團,但劇團並沒有賺到錢。當時的劇團有100多號人,劇團的收入僅夠發工資,無法獲得發展,一部戲的支撐力量如此之大既是榮耀也是無奈。

演員

1963年喻海燕出生在四川什邡,1979年進入什邡縣川劇團娃娃班開始了她的川劇人生。喻海燕告訴記者,從1980年起,她開始在川劇舞台上嶄露頭角。先後主演的《貴妃醉酒》、《醜公公見俏媳婦》、《抱魚桶》分別獲青少年調演獲一等獎和省振興川劇調演獲一等獎。由於在舞台上卓越的表現,喻海燕很快擔任了什邡縣川劇團副團長的職務。
1983年對於喻海燕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因為那年她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戲曲演員講習會,在中國戲曲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深造,這為喻海燕以後在舞台上的脫穎而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5年喻海燕調入新都川劇團,藝術全面、風華正茂的喻海燕一進入新都川劇團就立即成為了當家台柱,並著手排演《芙蓉花仙》。喻海燕說,“《芙蓉花仙》可以說是我以前整個積累過程的一次全面釋放,充分展示了我在唱念做打諸方面的綜合能力。”當然也正是《芙蓉花仙》讓喻海燕名噪一時,一炮成名於川劇舞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