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時世》

《艱難時世》

《艱難時世》(1854年)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傑出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反映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衝突.正如這部小說的題目所揭示的,十九世紀四十、五十年代對英國勞動人民來說,確實是“艱難時世”.那時候,英國政治社會情況很不穩定.工業資本家為了從工人身上獲得更多的利潤,任意延長工人工作時間,工人工資低,物價又高漲,許多工人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當時許多工廠機器設備條件很差,他們的生命朝不保夕.在這樣的情況下,從一八三九年到一八四二年之間,工人階級多次罷工,發動了憲章運動.

艱難時世

艱難時世(Hard Times)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作品,發表於1854

《艱難時世》《艱難時世》
年,故事描寫某工業市鎮的生活。

紡織廠廠主、銀行家龐得貝(Josiah Bounderby)和退休的五金批發商人、國會議員兼教育家湯瑪斯·葛萊恩(Thomas gradgrind)是好朋友,他們一起控制著市鎮的經濟體系與教育機構。他們注重實利而且不講情義,自命不凡,以功利主義作為生活原則。負責侍候龐得貝的是寡婦史巴斯特太太。

葛萊恩對子女的教育主張“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他們在學會走路時,就被趕進教室,終日和數字打交道,他們不允許閱讀詩歌和故事。葛雷梗把年輕的女兒露意莎(Louisa)嫁給了年齡比她大得多的龐得貝,寡婦史巴斯特太太嫉妒她,使她受盡痛苦,導致女兒婚姻破裂。她責備父親:“你的哲學和教育都不能救我了。”在葛萊恩自己的教育主張下,他的兒子湯姆(Tom)被迫協助龐得貝工作,他生活放蕩且負債累累,偷了龐得貝銀行的錢逃跑,躲到馬戲團里,扮演一名小丑的角色。經過了一連串的慘痛教訓,又受到馬戲團的女孩西絲·朱浦(Sissy, Cecilia Jupe)的感化,逐漸的改變了生活態度,被父親送到美洲。但病死在省親的途中。龐得貝喜歡吹噓自己白手起家,誣衊工人由於妄想過奢侈生活才產生不滿情緒。五年後龐得貝中風猝死在焦煤鎮的街上,露意莎再嫁了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