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創刊於1947年,創辦人為周莊伯與顧培根,以“自立自強,自力更生”為宗旨而取報名。

基本信息


簡介

《自立晚報》《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是台灣第一份晚報,為台灣相當有歷史的一家報紙,也曾經是很有影響力的一份報紙。

它培養了許多台灣媒體工作者,包括前“行政院新聞局長”蘇正平、台灣電視公司總經理胡元輝、《台灣日報》發行人顏文閂、公共電視公司總經理李永得、《中時晚報》社長陳國祥、中天電視台總編輯吳戈卿、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徐璐等人,其中大多傾向黨外與支持民進黨

歷史

自立晚報創刊於1947年10月10日,為台灣第一份中文晚報。一向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為口號,即在“政治上不傾向任何黨派,也不妥協於任何財團或勢力”團體自許。由顧培根創辦,每日出四開紙。1949年鄭邦昆、婁子匡以高價買下該報發行權接辦。1950年該報擴張為對開一大張。1959年吳三連介入經營,而有了往後的長期規模;1988年更創自立早報,而形成自立報系,而且自立晚報於1980年代末也出版了不少台灣史相關書籍。

自立晚報曾經十次改變經營者,五次搬遷,甚至於被停刊過三次。1950年11月17日,自立晚報副刊“萬家燈火”刊載香港報紙剪稿“草山一衰翁”,遭政府被指涉對蔣中正總統有不敬之意而遭停刊,並被處以永不復刊的處分,到1951年9月21日李玉階的努力下正式復刊,1959年6月復邀吳三連任發行人、葉明勛為社長,資金由台南幫所支持,以非主流的姿態,發展不同於當時報業環境的報導風格,得到不少支持。1953年2月又被迫停刊一星期,1953年10月18日又被處以停刊三個月。但是自立晚報卻一本立場,在反對出版法修正、彭明敏“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事件、“中壢事件”、“高雄事件”、“中正國際機場事件”等事件上都進行詳實報導,並且於1987年自立晚報突破現狀派遣記者李永得、徐璐至中國大陸採訪,贏得讀者的口碑。1993年6月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也指出,自立晚報是國內最受讀者信賴的晚報。

解嚴以後媒體市場競爭激烈,自立晚報虧損連連,吳三連過世後便面臨政治勢力的介入;1995年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政忠挾宏福集團財力入主自立晚報,2000年由於金融風暴,宏福集團退出經營,由台北縣議員陳錦碇擔任董事長;2001年改由民主進步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出任董事長,但之後由於傳出積欠薪資問題,王世堅退出經營,導致自立晚報不久後便無力維持。


現狀

2001年9月,自立晚報員工八十餘人決定繼續出報,維持自立晚報命脈,並推選謝志鵬為社長,並組成“自立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發行自立晚報至今。

各地晚報盤點

晚報是指傍晚前出版的綜合性城市報紙,晚報在新聞報導的內容和方式上具有明顯的區別其他報紙的特點。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我國各地的晚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