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環境與發展》

《能源、環境與發展》

《能源、環境與發展》,由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編,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於2010年3月1日出版,本書是國合會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合會中外委員和專家學者對中國環境與發展相關問題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供國內各級決策者、專家學者和公眾參考。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能源、環境與發展
作 者: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編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能源、環境與發展能源、環境與發展

出版時間:2010-3-1
ISBN:9787511102034
開本:16開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2009年,中國政府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豐富和完善應對危機的一攬予計畫,在推動經濟全面復甦的過程中,堅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投資方向,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促使中國經濟率先出現回升向好的趨勢。2009年,中國隆重慶祝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嶄新形象,同時也對未來中國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召開了2009年年會。會議以“能源、環境與發展”為主題,著重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危機以及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等相關問題。溫家寶總理在會見出席年會的外方代表時明確指出,中國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沒有放鬆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並努力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成長點。中國將把應對氣候變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法律、經濟、科技等綜合措施,全面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
國合會中外委員認為,中國不僅要立足當前,不斷完善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要著眼長遠,堅持節能減排,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不動搖、行動不鬆懈、政策不改變;全球金融危機為重塑環境與經濟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重要趨勢。中國應當抓住機遇,加速實現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繁榮。
作為年度出版物,本政策報告的基礎是國合會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國合會中外委員和專家學者對中國環境與發展相關問題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供國內各級決策者、專家學者和公眾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綜述:中國邁向綠色繁榮——環境、能源和經濟
引言
一、經濟刺激計畫和環境績效
二、可持續消費和綠色增長
三、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
四、展望未來
五、結論——未來綠色繁榮的前景
第二章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途徑研究
一、全球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
二、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十分必要和緊迫
三、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立足國情、克服瓶頸
四、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情景分析
五、五個支柱和三個基礎構成了中國低碳經濟發展路線圖
六、政策建議
第三章能源效率和環境保護經濟政策
一、研究背景與目標
二、環境稅與能源效率
三、綠色信貸
四、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第四章城市發展的能源效率政策——建築和交通部門
引言
一、消費領域是實現城市節能的關鍵
二、防止城市消費領域能耗隨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加
三、政策建議
第五章中國農村發展中的能源、環境及適應氣候變化政策
一、中國農村能源、環境和適應氣候變化問題的研究背景
二、中國農村能源的現狀、趨勢和問題
三、農村能源消費的環境效應
四、農村能源、環境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國際經驗
五、農村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選擇
六、中國農村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案例
七、政策建議
第六章煤炭可持續利用與污染控制政策
一、中國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趨勢
二、中國煤炭可持續利用戰略目標與制約因素
三、中國煤炭可持續開發的資源環境對策
四、中國煤炭高效潔淨利用對策
五、中國煤炭可持續利用的環境保護對策
六、主要結論
七、政策建議
第七章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9年年會給中國政府的政策建議
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二、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發展低碳經濟
三、實施安全、高效和清潔的國家煤炭開發與利用戰略
四、創新思路,解決城市發展中突出的能源環境問題
五、強化農村能源環境管理,重視氣候變化適應措施
六、改革和完善經濟政策,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管理水平
七、制定綠色“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附屬檔案
附屬檔案1國合會政策建議影響和中國環境與發展重要政策進展(2008-2009)
附屬檔案2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組成人員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