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綿字典》

《聯綿字典》

解釋雙聲疊韻詞的詞典。近代符定一編。1943年出版。1946年中華書局重印,附有索引。

基本信息

《聯綿字典》

正文

解釋雙聲疊韻詞的詞典。近代符定一編。1943年出版。1946年中華書局重印,附有索引。符定一,湖南衡山人。全書36卷,依《康熙字典》例,分為子、醜、寅、卯以迄戍、亥等12集,按部首排列。所收以雙聲疊韻詞和疊音詞為主,兼收一般的雙音複詞。例如“疲勞”、“發見”、“真偽”、“神采”、“秀才”、“終始”之類,體例未免蕪雜。每一詞下先注出《說文解字》大徐本的反切,《說文解字》沒有的字就注出《廣韻》或《集韻》的反切,然後解釋詞義,並羅舉古書用例和原書注文。此類資料大都取自前人著作雜纂而成。除經史註解之外,則取自諸子、《楚辭》、《文選》注和唐代以後的類書以及音義、國小書之類。摘抄採錄之功多,解釋判斷之功少。作者所謂的“雙聲”指黃侃所立的古聲19紐,所謂的“疊韻”指古韻的22部。但是作者昧於聲韻通轉之學,所加按語多有不當。又稱古無重唇音而有輕唇音,與語言事實不符,尤為荒謬。此書可作為一種材料書供檢查之用。

《聯綿字典》於1954年中華書局再版,1983年第3次印刷發行。
《聯綿字典》共400萬言,所收全是聯綿字。所謂聯綿字,是一種由兩個音節聯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這種詞往往"上下同義,不可分訓,說者望文生義,往往穿鑿而失其本指"(王念孫《讀書雜誌》)。組成聯綿字的兩個字有時雙聲(聲相同),如仿佛、澎湃;有時疊韻(韻母相同),如逍遙、爛漫;有時迭音(聲韻母都相同),如淒淒,沉沉等。《聯綿字典》主要集釋雙聲疊韻、迭音的詞外,也收錄了大量的雙音詞和虛詞。該書在編輯體例上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撇綿字首字的部首排列,共分213個部首,附33個部首。部首的確立,參照了《康熙字典》,同部首的字,按筆畫多少順序。②每個聯綿字注音以大徐本《說文解字》反切為主。《說文解字》沒有的,或今古讀聲不同的,"間采隋唐間反語,或《廣韻》、《集韻》以補之"。③一詞多義的,分項注釋,輯錄上起三代、下至六朝古書的所有解釋,對於舊注未詳的問題,撰者問附按語以作說明,④對於古今文字、語音的變化,同一個聯綿字往往衍化出許多不同的寫法,對此,作者一一羅列,分別辨析,一般用"一作""俗作"、"轉為",詳為註明,以便讀者尋檢。該書在聯綿字研究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前人的有關著作,飲譽語言文字學界。現代語言文字大師黃侃說:"吾於符民此書之行,有不勝其欣忭者已。"(《聯綿字典》"黃敘")據作者在"後敘"中介紹,作者某日攜手稿見黃侃,請求指正。10多天后,黃侃"驅車造廬,入室後,正立向余打躬三,從容言曰:‘今日論學,君為吾兄,即本師章民(章炳麟太炎),著作未若君之巨也。吾初以湘人著書,不過爾耳。今君書體例精詳,六經皆註腳,鄒漢勛後,突出此作。魏王皮葉,瞠若乎後矣。'"由此可見黃氏讚譽之高。自然,也有與黃侃大師意見不同的,如黎錦熙先生,黎先生也是中國語言文學界的巨匠,與符先生有同鄉同事之誼。《聯綿字典》出版後,符寄給了正在蘭州西北師範學院任教的黎錦熙。黎看過後交給他的侄婿顧學頡(也是搞語言文學的),徵求顧的意見,顧說符編"聯綿"字典,而不按音系排列,可算"外行",缺點與《辭通》同,只是它比後者用處更大些。黎先生以為然。(見《湘潭文史》第五輯P131)看來,對《聯綿字典》的編排方法是見仁見智,不過對它的作用都是肯定的,對於我們正確理解古代文獻中聯綿字的演變發展及其意義,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它問世40多年來,已經重版印刷多次,也足以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配圖

《聯綿字典》《聯綿字典》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