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三大傳記》

《美國史上三大傳記》

《美國史上三大傳記》,遴選了美國最傑出的三大人物傳記,融《洛克菲勒自傳》、《林肯傳》與《富蘭克林傳》為一書。富蘭克林自傳:傳承200多年,影響幾代美國人,被公認為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林肯傳:又名《人性的光輝》,20世紀最偉大的人生導師戴爾·卡耐基著,所有林肯傳記中最經典的版本。洛克菲勒自傳:洛克菲勒在書中記述了自己與美國同時代最優秀的人交往的重大事件,它們在作者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第1版(2011年6月1日)
平裝:50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40448946,9787540448943
條形碼:9787540448943
商品尺寸:24.8x17x4cm
商品重量:780g
品牌: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ASIN:B0051N2EE6

內容簡介

美國史上三大傳記
本書遴選了美國最傑出的三大人物傳記,融《洛克菲勒自傳》、《林肯傳》與《富蘭克林傳》為一書。
富蘭克林自傳:傳承200多年,影響幾代美國人,被公認為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林肯傳:又名《人性的光輝》,20世紀最偉大的人生導師戴爾•卡耐基著,所有林肯傳記中最經典的版本。
洛克菲勒自傳:洛克菲勒在書中記述了自己與美國同時代最優秀的人交往的重大事件,它們在作者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編輯推薦

《美國史上三大傳記》
1、富蘭克林、林肯、洛克菲勒如何塑造美國。
2、忠實再現美國建國230年最具影響力的三位偉人的一生。
3、從美國歷史最傑出的人物身上複製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學習處世善與美的道德真諦,探詢平等與自由的精神本源!

作者簡介

富蘭克林,美國獨立戰爭的老戰士和偉大領袖之一,資本主義精神的完美代表,人類道德與理性的最佳詮釋者。
卡耐基,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美孚石油工(標準石油)創辦人,美國史上最成功、最富有的人之一。

目錄

目錄
富蘭克林自傳
上部
3/家族逸事
9/我的學徒生涯
17/獨自闖費城
29/求愛與交友
31/出訪倫敦
33/在印刷所
41/從倫敦到費城
47/道德與原則
48/開辦印刷所
56/和里德小姐完婚
57/興辦圖書館
中部
59/朋友的鼓勵與期待
65/成立圖書館
67/宗教信仰和道德完美
下部
79/對政黨與宗教的見解
81/對美德的宣揚
85/初入仕途,熱心公務
88/懷特菲爾德牧
92/加強國防建設
98/關注科學與教育
100/城市的醫療和衛生
105/成立“聯邦政府”
109/為英軍備戰奔波
115/奔赴前線,統軍邊防
121/科學研究成果
124/出使倫敦
尾聲
131/與領主打官司
135/附:富蘭克林生平大事年表
人性的光輝:林肯傳
在肯塔基和印第安納的歲月
141/肯塔基拓荒者的兒子
143/搬到印第安納
144/在鴿子溪
146/快樂和魅力降下了帷幕
146/生活的五顏六色
147/勤勉好學
149/與法律結緣
152/平底船工
153/遷至伊利諾伊
獨立謀生•戀愛婚姻
100/城市的醫療和衛生
105/成立“聯邦政府”
109/為英軍備戰奔波
115/奔赴前線,統軍邊防
121/科學研究成果
124/出使倫敦
155/再駕平底船
156/小店雇員
157/競選州議員
158/失敗的生意
159/遲來的初戀
161/年輕的州議員及其憂鬱
164/第二次戀愛
167/與一種強大的力量對陣
169/斯普林•菲爾德的律師與失戀者
172/命中注定的妻子
來到國會前後
179/競選國會議員
184/在第八巡迴審判區
186“政治自殺”
188/奴隸制爭端日趨激烈
194/等待高飛的鷹
通向白宮之路
199/道格拉斯的“兔子”
202/振翅與折戟
206/“輸掉的”演說
211/“房子裂開了”的演說
215/林肯——道格拉斯大辯論
226/迫在眉睫的危機
231/演講於紐約庫珀學院
236/“劈柵欄木條者”
238/當選總統
烽煙初起
243/坐視南部脫離
247/帝國之星前往華盛頓
252/就職演說
278/又有人擅自處理黑奴問題
282/喜憂相伴
290/針對第三次私自處理黑奴問題
292/麥克萊倫半島戰役失敗
294/發布《初步解放宣言》
301/撤換麥克萊倫
305/簽署《最後解放宣言》
任命格蘭特
309/再換統帥
313/開發戰爭資源
316/葛底斯堡:新統帥米德的成就與遺憾
319/維克斯堡:格蘭特的輝煌
321/查塔努加大決戰
325/針對銅頭蛇的言論與行動
331/一封公開信
333/演說葛底斯堡
336/《大赦與重建宣言》
339/任命格蘭特
過河途中不換馬
343/蔡斯競選總統的希望暗淡了
346/在1864年春
349/格蘭特春季戰役失利
352/“過河途中不換馬”
356/至前線看望士
358/華盛頓被攻襲
361/謝爾曼攻臨亞特蘭大
362/最灰暗的時期
367/林肯流
370/榮膺連任
寬容智慧
373/“沒有功夫把半輩子花在吵架上”
374/寬容是林肯品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377/黑暗之中一片耀眼的光輝
380/消滅奴役就是最大的仁慈
382/和談的條件
385/“盡最大努力取得軍事上的優勢”
387/“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一切人都抱寬容態度”
總統需要休息
389/總統太累了
390/至前線“休假”
394/總統夫人帶來的不快
395/格蘭特受降
397/最後一次演講
398/最後一天
399/被刺
401/入土為安
402/林肯生平
405/卡耐基簡介
窺見上帝秘密的人
第1章
412/一群忠實可靠的朋友鑄就公司基石
412/阿基勃特
413/爭論與資金
414/成功的喜悅
416/友誼的價值
418/休閒與工作
419/景觀路規劃的樂趣
第2章
422/獲取財富是一門藝術
422/親職教育
423/開始工作
426/第一筆貸款
426/恪守商業原則
428/百分之十的利率
429/反應迅速的貸款人
429/籌集教會資金
/
第3章
431/標準石油:世界最簡單的經營哲學
435/現代企業
436/嶄新的機遇:這個時代最好
437/美國商人
6
第4章
440/職場:一本好念的生意經
443/海外市場
444/標準石油公司的創建
445/安全保障方案/
445/正常的發展
446/資金管理
446/性格決定一切
447/收購巴克斯
452/回扣的問題
453/油管與鐵路
第5章
455/商海沉浮的一些經歷和原則
456/挽救失敗的企業
457/投資礦場
458/造船
459/聘請競爭對手
460/從未出過海的船務經理
461/遵從商業法則
462/大蕭條的經歷
//
第6章
464/散財:把財富帶進墳墓是可恥的
465/富人的局限
465/慈善
466/無私的奉獻是成功之路
467/服務社會的慷慨
468/捐資進行科學研究
469/最重要的助人方式
470/一些基本原則
第7章
474/放手:快樂的源泉
475/借鑑最成功的慈善機構
476/我們援助的原則
477/慈善效益最大化原則
478/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479/威廉•雷尼•哈頗博士
480/有條件的贈予
481/慈善托拉斯

序言

當我回顧起我的一生是如此的幸運時,便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如果生活能給我再選擇一次的機會,我便會毫不猶豫地讓自己重新再過一遍。這就像一個作家,在書稿再版時可以改正初版時出現的錯誤那樣。如果真的能這樣,那么我除了可以改正錯誤以外,我還可以去掉種種不好的東西,讓別人從中受益。就算這些美好的願望不能實現,我還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重新再來一遍。但是這種重演的願望顯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最好的辦法就只有回憶了,為了讓回憶儘可能地保持得久遠些,只能將它付諸筆端記錄下來。——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這個笨拙的、不修邊幅的男人,有一顆善良、誠實、富於同情的心,他沒有做過什麼詩,不會比較這個皇帝風騷和那個皇帝的文采輸給了別人,不會比較有哪個皇帝只知道彎弓射鵰,但他有一顆詩意的心,裝滿了一個男人對於這個值得熱愛的世界的柔情,對於心愛的女人無限的愛,因此,他經常請來莎士比亞、愛倫•坡、拜倫陪伴他談心。
在林肯的那個時代,有許多人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有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而呼籲的,有為廢奴運動而奔走的,有為婦女的人權而吶喊的。然而歷史為什麼選擇了他,來做美國人保衛自由和人權這一場歷史事件的首領呢?——戴爾•卡耐基《林肯傳》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許每個人都會願意回首往事,重拾一些記憶的片段,講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與歡愉。我正在變成這樣一個絮絮叨叨的老人,在這裡,我將記錄下那些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和事。——約翰•洛克菲勒

文摘

富蘭克林自傳
TheAutobilgraphyofBenjaminFranklin
上部
家族逸事
我有一位伯父,也和我有著同樣的愛好,喜歡蒐集祖上的奇聞軼事。有一次他把他寫的一些札記交給我,其中裡面也講了一些關於我們祖先的事情。從他的札記中我得知,我們這個家族在諾桑普頓郡的愛克頓教區至少已經住了三百年了,至於之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也不太清楚。(也有可能是起始於“富蘭克林”這個姓氏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一個姓氏標誌著這個群體的階層,全國都流行立姓氏)他們大概擁有三十英畝的不動產土地,並且還以打鐵為副業——這個行業一直延續到我伯父為止,因為那時候不論什麼事向來都是由長子傳業的,我的父親和伯父也都是遵循這個傳統,立長子繼承家業。
我在查考愛克頓教區戶籍冊的時候,只找到了關於他們1555年以後出生、婚娶和喪葬的記載。在此之前,這個教區已經沒有戶籍冊可查。在這個戶籍冊里,我得知在前五代人中,我是小兒子的最小兒子。
我的祖父湯麥斯生於1598年,久居愛克頓教區,直到年邁體弱不能繼續從事生產為止,才去了他的兒子約翰那裡。約翰是牛津郡班布雷村的一個染匠,當時我父親就是跟著他學手藝的。我的祖父就是在那裡去世的,也是在那裡被安葬的。1758年,我們看到了他的墓碑。
祖父的長子湯麥斯住在愛克頓教區的家裡,後來他把住宅和土地都留給了他的獨生女兒。他女兒的丈夫姓費雪,是威靈堡人。她和她的丈夫又把這份遺產賣給了一個叫伊斯德的人,他現在就是那裡的莊園領主。
我的祖父將四個兒子撫養長大,他們分別叫湯麥斯、約翰、班傑明和約瑟。我身邊沒有那些資料,只能把我所記得的寫下來給你。如果那些資料在我離家以後還沒有丟失的話,那你將會從中找到更詳細的情況。
長子湯麥斯跟著父親學習打鐵。他天生聰明機靈,在學業上受到當地教區的大紳士帕爾梅老先生的多次鼓勵(他的弟兄們也都受過同樣的鼓勵),後來,他成了一名合格的書記官,變成地方上很有威望的人,而且還成了當地(無論是他的本村諾桑普頓的城鎮還是他所在的州)所有公益事業的主要推動者,我聽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在愛克頓教區他受到哈利法克斯勳爵的高度賞識和獎勵。他於1702年1月6日去世,恰巧四年後的這一天我出生了。我還記得:愛克頓教區的一些長輩在向我們講述他的生平和他的性格時,你當時顯得非常震驚,覺得他的情況和我的經歷有些類似。你還說過:“他如果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天死去,那么人們也許還以為你是他的靈魂轉世呢!”
二伯父約翰當了一名染匠,我當時還以為是毛織品的染匠。
三伯父班傑明在倫敦當學徒,主要做染絲綢。他秉性聰穎,我很清楚地記得,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曾渡海到波士頓來,住在我父親那裡,和我們一起住了
好幾年。他一直活到很大歲數,他的孫子塞繆爾*富蘭克林直到現在還住在波士頓。他死後留下了兩卷四開本的詩稿,裡面有一些是寫了贈給他親友的即興之作,下面有一首是他送給我的(此詩並沒有附在信中)。作為範例,他還自己創造了一套速記法,並且還教過我,但我一直沒有練習過,所以現在已經忘記了。由於父親和他的感情特別深厚,我就隨著這位伯父起了自己的名字。他篤信宗教,每當出色的教士布道時,他總是去做虔誠的聽眾,並且還用他自創的速記方法記錄下來,因此留下了許多這樣的速記本。他也熱衷於政治,但以他的身份而言,他對政治的關心顯然是有點過了的。
最近,我在倫敦得到了一卷他自己蒐集的重要政論手冊,內容論述的主要是從1641年-1717年的有關公共事務。從卷數的編號來看,有許多冊已經丟失,但還是留下了八卷對開本,二十四卷四開本和八開本。由於我小時候經常在一個舊書商那裡買書,長此以往,他也就認識我了,所以他就把蒐集到的這些書卷全都拿來給我。看樣子應該是三伯父在去美洲之前留在倫敦的,到現在算起來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他在書的邊角還加了許多的註解。
我們這個卑微的家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參加了宗教的改革運動,在瑪麗女王統治時期,我們就一直堅信新教,由於我們強烈反對羅馬天主教,因此經常會處在遭遇迫害的境地。他們曾經弄到一本英文版的《聖經》,為了能夠安全地把它隱藏起來,他們就把它打開用狹帶綁在一個折凳的凳底下。當我的曾祖父對著全家誦讀《聖經》時,他就把折凳翻過來放在膝蓋上,從繩子下面翻讀。與此同時,他的一個孩子還會站在門口放哨,如果發現有宗教法庭傳令官露面,孩子就會預先通風報信。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把板凳又重新翻過來四腳落地,《聖經》也就會像原來那樣被隱藏了起來。這也是我從三伯父班傑明那裡聽到的逸事。
直到大約查理二世統治的末年,我們全家還是在一直信奉英國國教。當時有些牧師因為不信奉國教教條而被一一開除教籍。這些人在諾桑普頓舉行了非國教徒聚會,班傑明和約瑟跟隨了他們,終生不渝,而家族中的其他人還是繼續信奉著國教。
我的父親約瑟很早就結婚了,並於1682年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移居到了新英格蘭。那時候,非國教的教徒集會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而且還會經常受到干擾。我父親的好友中,有一些有名望的人就開始想到要移居到新大陸,並且勸我父親和他們一同前往。他們希望在那裡能夠享受到宗教信仰的自由。到了新英格蘭,他的前妻又為他生了四個孩子,後來他的繼室又生了十個,總共有十七個孩子。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看見父親的餐桌旁圍坐著十三個孩子,現在他們都長大成人,男婚女嫁了。
我出生在英格蘭的波士頓,是家裡的幼子,比我小的還有兩個妹妹。我母親是我父親的繼室,名叫阿拜亞*福格爾,是彼得斯*福格爾的女兒。我的外祖父是首批到英格蘭的定居者。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科頓*馬瑟曾在《美洲基督教史》中讚揚他是“一個虔誠而有學問的英國人”。我還聽說他寫過題材多樣的即興小詩,可是發表的只有一首,多年前我曾經讀過。
這首詩寫於1675年,用的是當時民間流行的詩歌體裁,是為當地政府的有關人士而寫的。詩中擁護信仰自由,聲援受迫害的浸禮會、教友會和其他教派,認為殖民地所遭受到的印第安人戰爭和其他災禍是迫害教徒的後果,是上帝對這種重大罪行的判決和懲罰,並奉勸當局廢止那些殘暴不仁的立法。整首詩看起來,真誠坦蕩,自由大膽。這首詩的前兩節我已經忘記了,但這首詩的最後六行我還是記得的。
意思大概是:他的責備出於善意,因此他願意讓讀者知道作者的真實姓名。
後面的六行詩是這樣寫的:
我從內心深處,
厭惡造謠中傷
我住在修彭城,
姓名在此昭彰;
我並無惡意,是你真誠的朋友
我就是彼得斯•福格爾。
我的兄長們都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行業,也都在拜師學藝。
我的父親打算把我作為“十一稅”(十個兒子中的一個)獻給教會,所以在我八歲的時候就送我去了語法學校念書。我早年的悟性很高(估計我讀書一定挺早的,因為我已記不清我曾經有過不識字的時期),父親的朋友們都認為我將來一定會很有造詣,進而激勵了父親把我送到學校去念書。我的伯父班傑明也贊成我念書,並且對我說,如果我願意學他的速記法,他就把布道的速記全都贈送給我,這就像要開一家店鋪,得先儲存資本一樣。
我在學校讀書還不到一年,已經由班級里的中等生,漸漸地升為全班的優等生,接著就是跳級,在年底的時候就可以升到三年級。可是父親因為家庭人口越來越多,負擔不起我上學的費用,並且他看到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日後都是窮困潦倒的樣子(這是我在他和朋友說話時聽見的),所以他改變了他當初的決定,讓我退學離開語法學校,把我送到另外一所學校學寫作和算術。這所學校的創辦人是當時著名的喬治*布朗納先生,他在辦學方面很有成就,主張採取循循善誘、春風化雨的方法進行教學,並且待人寬容,還經常鼓勵學生。在他的教導下,我的寫作水平日益提高,但算術卻不及格,毫無長進。
在我小的時候,由於家裡經濟條件有限,父母又不會尊重孩子的意見,而是根據家裡的生存需要來規劃孩子的前途。所以在我十歲的時候,父親就把我接回家,讓我幫助他料理生意,他是從事油燭和肥皂製造買賣的。他本來不是做這行的,而是從事染色行業,但當到了新英格蘭後,他發現這裡對染色行業的需求並不大,很難以此來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所以就改行做了皂燭業。面對父親的安排,我毫無辦法,只有退學,在家裡幫著父親剪燭芯、灌燭模、管店鋪,有時還會照看店面,乾一些跑腿送貨等雜活。
我其實並不喜歡這個行業,而是渴望能去航海,但父親並不贊成。因為住在沿海,我可以經常去海邊與水打交道。我很早就學會了游泳,還會駕船。當我和其他的孩子在船上的時候,無論是大船還是小船,他們一般都會讓我來駕馭,尤其是在遇到困難和麻煩的時候。在其他場合下我一般也是個孩子王,但有時候我也會使他們陷入窘境,我可以舉這么一個例子,因為這件事可以說明我早年突出的熱心公益精神,雖然當時那么做不一定妥當。
在靠近水磨那裡有個鹽鹼灘,漲潮的時候,我們會經常站在鹽鹼灘的邊上釣魚。由於踐踏過度,灘頭已踩成了一片泥漿。為了可以站立在那裡,我建議在那裡建一個釣魚台。我告訴我的小夥伴們:那邊有一大堆石塊,本來是為了在鹽鹼灘邊上建一個房子的,現在正好我們可以拿來用。於是等到了晚上,工人都下班離開的時候,我就召集同伴過來,大家像螞蟻一樣不辭辛勞地搬著石塊,遇到大點的就兩三個人一起搬。最後,我們終於把所有的石塊都搬了過來,建造了我們的釣魚台。
第二天早晨,工人們發現石塊全都沒了,非常奇怪,後來在我們的釣魚台找到了。他們要追究責任,並指責了我們,還向我們的家長告狀,同伴中就有因此受到父親責備的。儘管我竭力申辯搭建釣魚台會有哪些好處,但父親的教導使我相信:乾不誠實的事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我想你也許很想知道有關你爺爺的一些情況。他中等身材,身體健康結實,很是強壯。他天生聰穎,擅長畫畫,略懂音樂,嗓音清脆悅耳。所以,有時候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就拉著小提琴,唱起讚美詩歌,聽起來特別動聽。在機械方面,他也很有天賦,有時候碰到其他行業的工具,他也能一樣的運用自如,得心應手。但是,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無論於公於私,都能有自己深刻的見解,並果斷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公務方面,他不曾有過任何職務,因為一家老小都要靠他養活,家庭的困境使他在生意上無法完全脫身。但是,我清楚地記得,在當地總有些有頭有臉的人經常過來拜訪他,來請教關於鎮上或其他所屬教會的問題,他們非常尊重他的建議和忠告。有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前來找他商量,因此,當有雙方爭執不下時,就請他調解。在家裡,他經常會邀請明事理的朋友或鄉親到家裡來圍桌敘談,在這種時候,他總是想方設法的選出一些明智或有意的話題討論,好增進孩子的智慧,給孩子以啟迪。
我們這些孩子,從中也認識到了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公正,什麼是人生的處世之道。對於餐桌上食物則不會或很少去想是不是時興,花樣是多是少,口味是優是劣,是否合胃口等。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對菜餚十分隨意的習慣,很少去在意每餐都吃些什麼。
以至於到今日,如果有人問我在幾個小時之前都吃了些什麼?我都會無言以對。這種生活習慣給我的日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有時候我的同伴們,因為長期對飲食都比較講究,所以旅遊的時候,就會常常因為食物得不到滿足而弄得心情糟糕,很不開心。同樣,我的母親也是個體格非常健壯的人,她的十個孩子都是用母乳餵養的。除了我父母在臨終時患過病以外,我就沒再見過我父母生過其他什麼病。父親活到八十九歲,母親活到八十五歲,兩位老人的遺體一起被葬在波士頓。幾年前,我在那裡立了一塊大理石墓碑,並在上面刻了碑文,其內容如下:
約賽亞•富蘭克林
和他的妻子阿拜亞
共葬於此。
他們相親相愛,
共同生活了五十五年。
他們既無田產,又無高俸厚祿,
靠著不斷的辛勞和勤勉,
沐浴上帝的恩澤,
維持著一個大家庭,
快樂舒適地生活。
他們撫育了十三個孩子,
和七個孫兒孫女,
深得讚譽。
晚輩們,應從中受到激勵,勤奮自勉。
切記要信仰上帝。
約賽亞是一個虔誠謹慎的男子,
阿拜亞是一個賢明淑善的女子。
他們的幼子
為了紀念,敬立此碑。
約賽亞•富蘭克林,生於一六五五年,死於一七四四年,享年八十九歲。
阿拜亞•富蘭克林,生於一六六七年,死於一七五二年,享年八十五歲。
我嘮嘮叨叨了這么多,感覺說的話有點雜亂無章了,通過這我也覺得自己的確是已經慢慢衰老了,過去寫東西可是比較有條有理的。不過和家裡人相聚,沒必要像出席公共的舞會那樣喬裝打扮,這可能也是我隨意的原因吧。
我的學徒生涯
閒話少說,還是言歸正傳吧。我在我父親的店鋪里繼續工作了兩年,也就是說,我一直乾到十二歲為止。我的哥哥約翰本來是學藝的,卻離開了父親,成家後跑到羅特島安起家來。很顯然,我將要接替他做蠟燭工匠了。但是我還是不喜歡幹這行。父親非常擔心,因為他心裡清楚:如果不能為我找到我喜歡的工作,我很可能會像他的兒子約瑟亞一樣私自離家出走,去航海,這讓他感到十分難過。因此,他會經常帶我去外面走走,散散步,去看看木匠、瓦匠、鏇工、銅匠等工作。好從中發現我會對什麼感興趣,力圖把我的興趣固定在陸地上的某種行業。
從那以後,我也開始很感興趣地觀察手藝高明的工人是如何使用他們的工具的,並且受益匪淺。所以當家裡有什麼零碎的活兒一時半會找不到人做的時候,我就會靠學習的一點東西,自己動手幹起來。當做實驗的興致在心裡還很強烈的時候,我就想著自己做一些小機器。
父親看我這樣子,最後決定讓我從事製造刀具這個行業。由於我伯父班傑明的兒子撒木耳在倫敦學的就是制刀業,並且還在波士頓開了業,所以我被父親送到他那裡去學習手藝。但我在那裡學了一段時間後,他要收取一些學徒費,惹得我父親很不高興,所以就又把我帶回家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