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經傳釋詞初刊於嘉慶三年,有王引之自序。嘉慶二十四年再版,阮元又序,稱“高郵王氏喬梓,貫通經訓,兼及詞氣。昔聆其‘終風’諸說,每為解頤”。胡培翬撰《書後》云:“是書專釋語詞虛字,辟前古未有之途經,薈萃眾解,津逮後人,足補《爾雅》之闕”。

經傳釋詞主要因聲求義,不限形體。其研究方法包括古注推衍、互文同訓、異文互證、同文比例等。本書尤其注重對虛詞的解釋。

基本信息

《經傳釋詞》

正文

解釋經傳古籍中虛詞的專著。清代王引之撰。王引之以前有劉淇所著《助字辨略》一書,專門講解虛詞,王氏似未見到。劉書著於康熙年間,王書成於嘉慶年間,後於劉書80餘年。當王引之時考據之學大興,段玉裁王念孫闊步於前,王引之繼承父業,加以引申,自然容易超過劉書。劉書雖疏略,但引證下至唐宋,王書則僅及西漢而止。這是王書以“經傳”為書名,自不能論及“經傳”以外的書的緣故,雖引《戰國策》《史記》等,大概他的意思這類書可以說是經傳的附庸品。
《經傳釋詞》共收虛字160個,雖以單音虛詞為主,但有同義虛詞連用的,也偶然隨文論及,如“庸”字後,附及“庸何”、“庸安”、“庸詎”、“庸孰”4詞,這是他的高明處。然而《經傳釋詞》仍有缺點,一是闕漏較多,甚至《經義述聞》論過的,《釋詞》也失載。《經義述聞》曾論《左傳》宣公十二年“又可以為京觀乎”,證明“可”即“何”,《釋詞》卻失載。至於“可”也用表數之約略,如《史記·韓長孺傳》:“太后、長公主更賜安國可直千餘金。”王引之大概因為“經傳”沒有這種用法,因此也置而不論。二是偶有誤解古書處,其至因此斷句失誤,如卷二“焉”字,引《莊子·則陽篇》:“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硬把“焉”字解作“於是”,其實“焉”字應屬上讀。還有若干解釋不確切,為楊樹達《詞詮》所不取。然而這書到現在還有相當參考價值。《經傳釋詞》初有家刻本,後有學海堂《皇清經解》本,錢熙祚《守山閣叢書》本。中華書局有排印本,並有附錄數種。湖南嶽麓書社的排印本,又附以黃侃、楊樹達的案語370餘條,印於相應文字的書眉。案語雖未必盡可信,但可以給讀者以啟發。

配圖

《經傳釋詞》《經傳釋詞》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