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雪園古方選注》

《絳雪園古方選注》

又名《十三科古方選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內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於1732年。書中選錄古代醫家方劑予以分類整理。其內容主要有傷寒方、傷寒科、內科、內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傷科、金鏃科、祝由科、符禁科和《得宜本草》。

基本信息

《絳雪園古方選注》絳雪園古方選注》

絳雪園古方選注醫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選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內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於1732年。書中選錄古代醫家方劑予以分類整理。其內容主要有傷寒方、傷寒科、內科、內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傷科、金鏃科、祝由科、符禁科和《得宜本草》。作者除將古書方劑進行分類整理外,並對各方方義、藥味、配伍等予以注釋。

內容概要

《絳雪園古方選注》的精華絳雪園古方選注中卷內科丸方煉真丸煉真丸茅術(去皮,米泔浸,麻油炒)三兩茯苓...男女相媾,功在陰陽氣交,交則神合,合則化形,如露珠之一滴,升于丹鼎之上而為孕,朱子所謂稟於有生之初。《絳雪園古方選注》和《得宣本草》是清代著名醫家王子接的代表作.其《古方選注》分上,中,下三卷,精選歷代名方,分析中肯,說理透徹,頗為實用:《得宣本草》選常用中藥四百餘味,仿《本經》上,中,下三品分類,突出介紹了臨床中藥物配伍規律,很有特色.本書是一部中醫臨床必備的參考書,可供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及中醫愛好者閱讀。

摘要

作者生平及學術成就《絳雪園古方選注》,又名《十三科古方選注》。作者王子接。(共2頁)《絳雪園古方選注》是王子接七十五歲高齡時所著。縱觀全書,所選古方,除仲景之外,博採歷代醫家名方,對《傷寒》及歷代醫家古方,分析透徹,申明其方中之矩、法中之規,剛柔有變,約制有道,切中肯綮。上卷以和、寒、溫、汗、吐、下六劑為綱,將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理順條目,分類編次。
《絳雪園得宜本草》列藥物400餘種,仿《本經》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味藥除扼要敘述性味、歸經及主治功用外,本著臨床實用為主的原則,將藥物配伍的臨床意義加以明確介紹,精煉而通俗,易懂易記,臨證頗為實用。其所列之品,基本上是我們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其中絕大多數配伍方法沿用至今,行之有效,實用指導意義。
由於《絳雪園古方選注》和《絳雪園得宜本草》的實用性很強,因此流傳很廣,各個時期均有刊行,僅筆者所見就達六種版本以上,且所見到的歷代刻本,均合刊行世。這次點校是以景樓藏板為底本,並參以金閶綠蔭堂藏板、行素堂藏板、掃葉山房藏板等版本。

目錄

上卷
和劑
桂枝湯
桂枝甘草湯
芍藥甘草湯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桂枝去芍藥湯
茯苓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苓桂術甘湯
小建中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甘草湯
桔梗湯
半夏散及湯
苦酒湯
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幹薑湯
紫胡加龍骨牡蠣湯
生薑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梔子乾薑湯
黃芩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人參湯
乾薑黃連黃苓人參湯
黃連湯
黃連阿膠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鏇覆代赭石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炙甘草湯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烏梅丸
燒禈散

寒劑
……
中卷
下卷

作者簡介

清代醫學家。字晉三,號滄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順治十五年(1658),約卒於乾隆初年。是清初四大醫家之一,與葉天士、薛生白、徐靈胎齊名。通儒,制舉之餘而深研醫理,研尋古訓,行醫五十餘載,活人不可勝數。習醫二十餘年時,曾撰《脈色本草傷寒雜病》一書,及至年逾五十時,愧悔於從前著書之鹵莽,乃盡付之於火。著作有《絳雪園古方選注》二卷、《絳雪園得宜本草》一卷、《傷寒古方通》六卷、《傷寒方法》二卷等原習儒,所改習醫,對待中醫學術,其治學態度十分嚴謹。如他早年所著《脈色本草傷寒雜病》一書,因後來經驗積累較多而對前所著書深感不足,遂於焚毀,重新研究。後又著成《絳雪園古方選注》、《古方選注》等,均系其半生之臨證心得,結合《內經》、《本草》,由其門人記錄整理而成,其本草方面之著作《得宜本草》(全名《絳雪園得宜本草》),載藥354種,於本草學史上也有一定地位。門徒甚多,葉桂是其中之佼佼者。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四)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金匱要略》
《回回藥方》
《解圍元藪》
《金匱發微》
《金匱鉤玄》
《集驗背疽方》
《活幼心書》
《急救良方》
《回生集》
《濟生拔萃》
《濟陰綱目》
《簡明醫彀》
《絳囊撮要》
《焦氏喉科枕秘》
《潔古家珍》
《惠直堂經驗方》
《活法機要》
《活人心法》
《活幼口議》
《金匱要略簡釋》
《金匱要略淺注》
《金匱要略心典》
《金匱玉函經》
《金匱玉函經二注》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金子久醫案》
《經絡全書》
《經效產寶》
《經驗良方全集》
《景景醫話》
《景岳全書》
《景岳全書發揮》
《彙刊經驗方》
《簡易備驗方》
《簡易醫訣》
《活幼心法》
《絳雪園古方選注》
《會元針灸學》
《活幼珠璣》
《霍亂論》
《霍亂審證舉要》
《金匱方論衍義》
《霍亂新論》
《金匱懸解》
《雞峰普濟方》
《金匱要略編注》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躋壽館醫籍備考》
《金匱要略今釋》
《金匱要略論注》
《洄溪脈學》
《金匱要略述義》
《金匱要略五十家注》
《急救仙方》
《金匱要略譯釋》
《金匱翼》
《急救異痧奇方》
《混俗頤生錄》
《集驗簡易良方》
《集驗良方拔萃》
《近時十便良方》
《經絡彙編》
《洄溪醫案》
《經絡學說的理論及其運用》
《經絡之研究》
《經脈分圖》
《經脈圖考》
《濟世良方合編》
《經驗良方》
《濟世續方》
《經驗奇方》
《回瀾社醫書四種》
《濟嬰撮要》
《家傳醫秘》
《簡易普濟良方》
《潔古老人珍珠囊》
《金匱要略學習參考資料》
《幾希錄良方合璧》
《金鏡內台方議》
《金匱要略方論集注》
《經穴纂要》
《濟世方》
《金匱方歌括》
《金蘭循經》
《簡明中醫學》
《繼志堂醫案》
《金匱教學參考資料》
《景岳新方砭》
《經絡歌訣》
《金匱要略釋義》
《濟陽綱目》
《簡明中醫兒科學》
《腳氣治法總要》
《簡明中醫婦科學》
《簡明中醫內科學》
《金匱要略直解》
《活人事證藥方》
《金創瘈瘲方》
《濟陰近編》
《濟世新編》
《濟世良方》
《金笥玄玄》
《濟世養生集》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