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靈開扇窗》

《給心靈開扇窗》

《心靈小木屋系列:給心靈開扇窗》是心靈小木屋系列叢書之一,作者從自身的日常生活經歷與心靈體驗出發,用充滿哲理意味和文學色彩的文字,為我們這個理想情懷普遍缺失的物質化時代,構建了一片溫馨、珍貴的精神家園。本書的故事有人生感悟,有心靈獨白,也有珍藏的感動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感悟人生,珍藏感動,這是一部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靈讀本。在這裡,作者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在他的教學事業中,親身經歷了無數莘莘學子的成長。他以他一顆金子般的心靈,為你講述了一個個充滿感動的人生故事。

作者簡介

胡建文,青年作家,武術家。中國製造,湖南新化出品。自幼讀書習武,以筆為劍。化劍為筆.走南闖北,人稱胡大俠,亦稱劍客書生。
鬍子不長,經歷倒有一大把。曾在新化老家當過木匠,在湖南師範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修行數載,做過報紙、雜誌、大型入口網站主編及房地產談話節目主持人。現任教於沈從文故鄉的吉首大學。
文壇歪才,筆耕十載,著書逾百萬字;武林怪傑,為師九年,授徒至數千人。命途坎坷,一身豪氣,滿腔赤誠,卻換得辛酸幾許;個性倔強,逆風而行。誓不低頭。總堅信苦盡甘來。個子不高,比武術大師李連杰還矮兩公分,但絲毫不妨礙頂天立地做血性男人;抱負不小,趕得上揮斥方道的偉人毛澤東,但絲毫不影響老老實實當平頭百姓。恪守的人生格言是:踏平坎坷就是路,人生沒有爬不過的山坡。

媒體評論

本書作者、青年作家胡建文從自身的日常生活經歷與心靈體驗出發,用充滿哲理意味和文學色彩的文字,為我們這個理想情懷普遍缺失的物質化時代,構建了一片溫馨、珍貴的精神家園。
譚五昌(北京大學文學博士、著名評論家)
胡建文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好的引導作用。他的確是一個光明的引路人。作為大學教師,在他的教學事業中。他親身經歷了無數莘莘學子的成長。充分了解青春一代的內心歷程。
張紹民(小說家、詩人、出版人)
“心燈”一詞,源自佛語,是無形的智慧,是活潑的回響能力,是能克服煩惱、使人自在的積極心志。理想主義者胡建文以行動為讀者和朋友們,點亮著一盞心燈。
湯凌(青年作家、詩人、攝影家)
文和武是相通的,情感是文學的生命,武術也需要通過動作,進行情感的表達。在吉首大學,學生們非常喜歡上胡老師的課,他文武兼備,加上外表溫文爾雅,更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肖中南(農民工作家、自由撰稿人)

目錄

第一輯 感悟人生
尋找生命的榜樣
心靈的高度
讓過程精彩
打敗另一個自己
流浪歌手
有感於劉翔破世界記錄
走進重症病房
世界盃和NBA
如果我沒上大學
收拾心情
迷茫的時候
樂觀,來自對苦難的超越
學會為自己做主
有夢的地方就有奇蹟
人,必須知道自己是誰
到別處去
分享快樂
走彎路
幫甲蟲翻個身
人生需要折騰
紅塵小語
無情無義的競爭
幽生活一默
綠茵場
在路上
曾經,是永遠的過去
魚與熊掌
擠牙膏
享受生活
關於考研
背自己喜歡的女孩爬山
青春路上
敲門
出奇制勝
第二輯 心靈散步
靜坐窗前
黃昏散
落葉雨
昨天就是昨天
心靈的盛宴
獨自憑欄
考試與爬山
去北京
心旅詩情
五昌兄的“豪宅”
永遠的書香
歸途
牽掛
走進隘口
假如
奔跑
物理學講座
人,詩意地棲居
嘿,寂寞
我是青年
讀曹文軒
何娟題詞
鳥鳴與兒歌
又到一年畢業時
畢業會餐
故鄉的雲
難得瘋狂
愛與不愛都沒有理由
在災難面前
孩子們和我的節日
拼搏是一種經歷
被感動是幸福的
兄弟張紹民
自畫像
鎖住愛情
團結廣場
架子工
謠言
飛翔的夢
世界真小
看話劇《陳涉世家》
鳳凰
昨日的陽光
如果那時學會了寬容……
頑症
遺憾知幾許
傾聽蛙鳴
第三輯 珍藏感動
老冰棒
父親節,我給父親朗誦一首詩
在雨天,想起插紅薯藤的父親
愛的風景
母親的謊言
長沙話
護士節
祝福母親
不是初戀的初戀
清明節的懷念
奇蹟背後的情感故事
沒有愛就沒有世界
我的老師
第四輯左手武術右手文章
感悟人生,珍藏感動
胡建文和他的人生勵志
關於《一盞心燈》,關於胡建文
為心點一盞燈
胡建文其人其文印象
撲面而來的清新的風
我眼中的建文
滿滿的詩情
俠骨柔腸胡建文
胡建文:左手武術右手文章
平凡人生,不凡心面對

精彩書摘

尋找生命的榜樣
成功是沒有止境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現在離真正的成功還有萬里之遙。但我仍然為我的今天感到驕傲,因為我從生活的最底層,一步一步走上來,這個高度是我們村子裡與我同齡的兄弟姐妹們都不敢攀登甚至不敢企望的。
我之所以走到了這裡,擁有了這一片小小的值得驕傲的人生風景,除了自己的努力和機遇之外,還得益於我少年時代的幾位人生偶像。是他們,使我知道了路也可以那樣走;是他們,賜予了我追尋遠大理想的無窮力量。
我的第一個偶像是李連杰。
我的家鄉,古稱“王爺山”,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自古以來盛行習武之風。在民間,至今流傳著這么一句民謠:“王爺山的打,思利溪的耍,夏屋場的棍,牛壩溏的叉。”還有一句更有意思:“關雲長的大刀趙子龍的馬,長沙城的把戲王爺山的打”。“打”即武術的俗稱,通過這些民謠,足見王爺山武術的八面威風。據說以前新化人到外面去做生意,不管是不是王爺山的,都說自己是王爺山人,因為人家只要聽到是王爺山來的,立刻就會肅然起敬或畏之三分。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緣故,加上血管里流著的,原本就是祖先的血液,我從五六歲開始就對武術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10歲以前,我學練的都是傳統功夫梅山拳。而真正了解梅山拳之外的武術,則是從電影《少林寺》開始的。那真是一部讓我為之痴迷的電影,精彩的南拳北腿令我大開眼界。跟許許多多當年的武術愛好者一樣,我把《少林寺》的主演李連杰當作了我心中的偶像。此後只要一有他的電影,我都會想盡千方百計去一睹為快。那時我是窮小子一個,肯定沒有買電影票的錢,而且也不敢開口向爸爸媽媽要。家裡苦得很,我能對爸爸媽媽說要他們給我買電影票的錢嗎?唯一的辦法就是混。當時,四鄉八里就只有一個電影院,平時逢趕集才放電影,春節期間則天天放映。看的人特別多,人山人海。到了快開映的時候,,哼票的沒票的,就一窩蜂似的竭盡全力往裡擠,守門的人力量再大也招架不住,我們這幫小孩子就常常夾在大人的屁股底下被擠進去了。就這樣,我又先後看了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影片。記得《南北少林》在我們鵝塘鄉電影院放映的時候,我一天之內跑去看了兩遍!李連杰表演的“旋風腿”和“烏龍絞柱”,讓我羨慕得心裡痒痒的,只想自己也早點練出這么帥氣的動作來。於是,看完電影后,我就會仔細回憶電影裡的每一個武打鏡頭,然後,反覆模仿,反覆琢磨。很多高難動作硬是被我攻克了下來。學了XIE動作以後,我的野心更大了,我也想當像李連杰一樣的武打演員了。當然後來這個夢想成了永遠的夢想,但我卻因此練好了武術,以致高中畢業後,武術還幫助成績不好的我圓了美麗的大學夢。在我所就讀的體育學院,雖然高手很多,但論基本功的紮實和動作的傳神,我應該是首屈一指的。這完全得益於長期以來李連杰對我的影響。
少年時代,除了痴迷武術之外,我還對文學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在家鄉,稱讚某人厲害時常常用“文武雙全”四個字來形容。但真正“文武雙全”的人是很少有的。天生抱負不小的我,強烈地感受到了“文武雙全”這四個字的神奇魅力,於是在自己臥室的木門上用粉筆寫了一副自勉聯,上聯已經不記得了,但下聯依然印象采刻:勤學文苦練武爭做文武雙全才。後來看到一篇報導,說李連杰也是一個文學迷,以後的理想是自編、自導、自演時,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於是,很自然地,我又有了我的另外兩位人生偶像——曾益德和譚談。
16歲,從鵝塘中學國中畢業後,我考上了湖南新化縣第二中學。該校是一所有著濃厚的文學氛圍的高級中學,曾經誕生過幾個在全國校園文學界頗有影響的文學社。也許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我種植已久的文學夢,悄悄地抽芽發蕊了。當時,有一位叫曾益德的農民作家,在新化文壇影響很大,而他正好是新化二中畢業的。由於他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所以,他的事跡對於我自然是一種有力的鼓舞。據說,曾益德二中畢業後,在家一邊務農,一邊自學寫作,寫過的稿子足足裝了一柜子,終於,隨著中篇小說《太陽從西邊出來》的發表,他開始在文壇浮出水面,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協會。上個世紀80年代是個文學鼎盛、作家吃香的年代,他也因此跳出農門,進入縣裡的文化部門工作。我沒有機會讀到他發表在《清明》雜誌卜的成名作《太陽從西邊出來》,但卻無意中在一本縣文聯的內部刊物《新蕾》上拜讀了他的計畫生育題材的中篇小說《夏妹》,小說中多用方言,生活也是我再熟悉不過的,讀時感到格外親切。就這樣,曾經是那么遙遠而神聖的文學殿堂,因為一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榜樣的出現,而大大縮短了它與我之間的距離。原來,那金碧輝煌的文學殿堂,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堅信,只要努力,我也一定能成為作家!
記得,在新化二中118班,有一位叫伍小莊的同學,與我有著相同的愛好。我倆既是同學,又是同桌,便經常有機會在一起談武術,談文學,談理想,談人生。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小莊家在離二中不遠的山塘鄉寶塔村,故而沒有在學校寄宿,每天天不亮趕到學校來上早自習,晚自習結束後又回家住宿。有一次,應該是周末吧,小莊盛情邀請我跟他回家住一個晚上。我很愉快地答應了。一路上,我們談興很濃,不知不覺就把/乙里路甩到了身後的茫茫黑夜中。雖然趕到他家時,已經夜靜更深,但我倆仍毫無睡意。我們談著談著,就談到了湖南本土另一位自學成才的作家譚談。這位作家比曾益德更加有名。關於譚談,我在鵝塘中學讀書時聽我的好朋友劉華軍談到過,略有印象,知道他是從離新化不遠的冷水江金竹山煤礦的“礦井裡爬出來的作家”。但是他的大作,我還無緣拜讀。小莊遞給我一份破舊的《芙蓉》雜誌,告訴我,上面有譚談的小說。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渴望,迫不及待地把雜誌翻開,一口氣讀了下去。小說的名字叫《小路遙遙》,取材於譚談自己的親身經歷。這篇約兩萬字的中篇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從農村參軍到部隊,又之從部隊轉業當煤礦工人的為理想執著追求、不屈不撓的文學青年影象。那個與譚談的經歷和身份都極其吻合的文學青年,名叫畢小龍。譚談借主人公畢小龍之口在小說里說出的下面兩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沿著自己的路上山吧,讓我們在山頭會合!‘大路、小路,條條道路通峰頂。走小路雖然慢一點到達頂峰,但道路艱難,腳步更堅實些!”這篇小說,直把我讀得如痴如醉,心潮澎湃。那個低矮的小閣樓上的夜晚,給了我人生難得的激動和幸福。從此,我迷上了譚談和他的作品,幾乎買遍和讀遍了他那個時期出版的所有小說和散文著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山道彎彎》、《罪過》、《太陽城》、《你留下一支什麼歌》等,有的篇章甚至一讀再讀,如他作為《罪過》序言的那篇著名的《我的幸與不幸》,那個抨擊時弊的憤怒的聲音,依然振聾發聵:“是的,我沒有讀書,可我寫書給那些讀了書的人讀!”覃談跟曾益德一樣,是我身邊的作家,寫的都是我熟悉不過的環境、人物和事件,他只上到國中二年級,有著鼓舞人心的坎坷又輝煌的成才經歷,因此,他的事跡和言論對我的激勵,他的作品對我的文學和心靈的滋養,都是顯而易見和極其重要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真的,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李連杰、曾益德和譚談,都是莊嚴佇立於我心中的精神的豐碑。我想,如果沒有他們伴我走過一段熱血沸騰的歲月,很可能就沒有我日後的書劍人生。因而我覺得,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在尋找美麗夢想的途中,應該擁有為自己所深深熱愛的人生榜樣,他們為你點亮的心靈的燈盞,將永遠燭照你奮然前行!
人生感悟:
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在尋找美麗夢想的途中,應該擁有為自己所深深熱愛的人生榜樣,他們為你點亮的心靈的燈盞,將永遠燭照你奮然前行!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