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床》[作家阿聞]

《紙床》[作家阿聞]
《紙床》[作家阿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紙床》描述了一個年輕女子在10年間從女孩成為女人的故事。通過主人公動盪的生活和感情經歷,展示了創業的艱難和當代人對愛情的無根感覺。作品較全面描述了海外華人的艱辛與漂泊的苦難,以及漂泊與歸屬的矛盾和不和諧,涵蓋的信息量真實、繁多。時間跨度和地域跨度都很大,衝突和波折在親情、友情、愛情中充分表現,淋漓盡致。阿聞的《紙床》已從同類題材的親歷性、紀實性的圍城中超拔而出,進入了真正藝術和審美思維的境界。

基本信息

(圖)《紙床》《紙床》

基本資料

書名:《紙床

作者:阿聞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780624895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4-10-1

字數:15萬字

主要內容

(圖)阿聞作品阿聞作品

一個受過兩次婚姻創傷的不幸女人草娘,偶然間窺見了赤裸身子洗澡的傻子,便想入非非,難以自持,終於慾火難耐將傻子灌醉後,完合釋放自己……

傻子後來因強烈的精神刺激,經過手術變成了正常人,並因見義勇為贏得了女服裝設計師的愛戀;而渴慕草娘已久的“文化人”肥哥,在草娘臨終表白後不勝唏噓,伴著草娘的屍身睡了一夜,從而獲得了精神的救贖和靈魂的歸宿……一對來自歐洲的年輕情侶,目睹了昆陽都市的風土民情,對那裡的人們在性、受和情等方面與之截然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完全相反的表達方式驚詫莫名……

特色

(圖)《紙床》《紙床》

80年代以來,國門大開,與世界各地的交流逐漸頻繁,而文化上的開放互動帶來了域外題材創作的空前繁榮。從留學生文學的“花果飄零”,到新移民文學的“落地生根”,20多年來,海外留學生及海外華人的拼搏履痕、生存境況被濃彩重抹地反覆呈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阿聞的作品《紙床》,大背景仍是域外,而作者卻用一個自幼脫離母體的他鄉遊子尋根回歸的故事將我們帶進全新的視角。在這裡,愛情、親情、人性、文化的衝突依然處處凸現;傾軋、死亡、意外傷害、愛情重創也貫穿始終。但這一切都不是在激烈中完成,而是一種沉澱後哲……

作者簡介

阿聞,自由作家,上世紀70年代生人報社編輯。從事小說創作十餘年,發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說及報告文學作品。發表和出版中短篇小說《血瑪麗莉》、《人魔傳說》、《坡行西街》、《血盤龍》和新告文學等作品200萬字。首部長篇小說《紙門》榮獲2004年“新浪萬卷杯中國原創文學大賽”最佳長篇小說獎,已出版長篇《紙床》、《滇西刀事》。

目錄

(圖)阿聞作品阿聞作品

第一章 眼睛的日子

第二章 弟弟

第三章 爸爸

第四章 愛情

第五章 陰陽之間

第六章 保姆

第七章 秋天是綠色的

第八章 身體的日子

第十章 萬金家書

第十一章 冷戰

第十二章 奇蹟

第十三章 冷熱之間

第十四章 塌陷

第十五影子的日子

第十六章 飄動平靜

評論

(圖)《紙床》《紙床》

用麵粉原料製成長圓條形的白條,再把兩根白條擰在一起,然後用油炸至恰到好處,就做成了一種簡單且純樸的食品--麻花

《紙床》的作者大概深諳烹飪之道,把這種麻花的製作過程充分地運用在這本小說中。從1994到2004,從15歲女孩的初潮到25歲為人妻的困惑,從與父親的相依為命到獨自一人的情感掙扎,從莫斯科到昆明。作者不斷地以時間的轉換,空間的互換,人物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格交錯,刻劃出一個無根的靈魂種種遭遇,種種變化過程。同時,也對比了兩個時代的環境變遷,兩個國度的差距。

而作者,堂堂一個大老爺們,卻破天荒地變換了性別角色,投入到一個年輕姑娘的心路歷程,並把一個小女孩演變成一個女人的整個過程,演繹得淋漓盡致。不得不懷疑,此種行為的“變態”。要把自己現有的固有的一種心態,一種看世人世事的角度扭轉,真不是一個常人所能為所欲為的,而在《紙床》中的阿聞,做到了。

如果說這張《紙床》成功地描繪了一代漂泊者的成長曆程,倒不如說是作者的精心布局,讓一種平淡的敘述,深入到讀者的內心。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徘徊,讓回憶與現實做出明顯的對比。

這是一次寫作手法的超越。一個大老爺們透過女性的眼睛,用女性的角度所思所想,所看所感,理智而不失真情地闡述所有過程。雖然缺少了女性特有的敏感細膩,但那平淡所帶出來的壓抑卻是讀者們無法釋懷的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