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可作為精益生產相關從業人員的研究、參考資料,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工業工程及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精益生產》《精益生產》

圖書《精益生產》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專家與浙江工業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系教授合作編寫而成。全書由精益生產方式的理論體系、支撐技術和實施過程等三方面組成,以介紹精益生產體系為主線,並主要結合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套用案例,詳盡地介紹了各種精益生產的組成技術及其原理,系統性強,案例豐富。全書共分13章,分別為:概述、準時化生產、看板管理、均衡化生產、流程化生產、準時化物流、自動化、標準作業、現場改善、TPM、品質管理、人才培育、價值流圖。

作者簡介

劉樹華,高級經濟師,工業工程專家,高級職業經理人。曾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兼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工作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特聘兼職教授。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任職32年間,一直從事生產管理工作。為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2006年推行豐田生產管理方式的主要負責人,期間結合生產管理實踐為公司有效地建立了精益生產方式,總結積累了精益生產的豐富經驗,組織編寫了推行精益生產方式的教材,並對集團公司的高級經理、二級經理、班組長進行了系統的相關培訓。
魯建廈,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工業工程與物流系主任,工業工程研究所所長,物流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業工程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物流工程分會理事,浙江省重點專業工業工程負責人,浙江省優秀教材《精益生產》建設項目負責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星火計畫、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5項。為富士康科技集團、萬向集團、海信集團等多家企業開展了工業工程(包括精益生產,廠房布局等)方面的培訓、諮詢和設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精益生產、企業物流與仿真、製造執行系統等。
王家堯,高級工程師,專職企業管理培訓師,中小企業競爭力工程TWI推進辦專家。開發出清晰、有效的部門職能表和流程管理模板,並總結出一套企業“循道而為,以道御術,以術御工”的組織變革、流程再造模式。具有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16年的精益生產管理實踐經驗,對“精益生產”在中國企業的實踐具有獨到的感悟和見解。擔任《機械工業質量管理教程》、《質量管理工人讀本》編委;曾為多家企業提供過培訓和諮詢服務,具有豐富的培訓經驗和高超的諮詢項目推進能力。

圖書前言

眾所周知,豐田汽車公司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生產管理模式——豐田生產方式(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TPS可以說是世界製造史上一大奇蹟,給企業提供了一個最佳解決方案,科學靈活地實行TPS可以設計並生產出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並能快速回響顧客需求,達到以最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產出的目的。現在對於TPS的研究已經遍布全世界,眾多研究與推廣TPS的企業都已獲得相當可觀的成果。1985年,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用了五年時間對豐田公司和豐田生產方式進行研究後,把豐田生產方式總結為精益生產,誕生了精益生產這一名詞。
目前,中國正處於世界製造中心形成的階段。在當今快速多變、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中國製造業面臨著比以往更多的來自低成本、短周期和高品質等方面的壓力。為解決當前的困境,很多企業開始紛紛學習並導入精益生產,其中一些取得了豐碩成果,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一汽)。但更多的情況是,企業管理者渴望掌握精益生產的理論和知識,了解“精益思想”,在企業中導入精益生產,卻又不知從何處入手,或即使硬性導入也難以有效地組織實施。因此,編寫一本系統介紹精益生產原理與套用的書籍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滿足企業更多、更深入地學習和套用精益生產的要求,作者根據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推行精益生產的經驗,特編寫了本書。
本書由精益生產方式的理論體系、支撐技術和實施過程3部分組成,以介紹精益生產體系為主線,並主要結合一汽套用案例,詳盡介紹各種精益生產的組成技術及其原理。全書共分13章,分別為精益生產概述、準時化生產、看板管理、均衡化生產、流程化生產、準時化物流、自慟化、標準作業、現場改善、TPM、品質管理、人才培育、價值流圖等。
本書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專家與浙江工業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系教授合作編寫而成。一汽三次大規模推行豐田生產方式,並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78年,一汽到日本豐田公司學習TPS。1981年,一汽在大野耐一指導下建立。TPS樣板線。20世紀90年代初,一汽再次引進TPS,生產轎車能力由8萬輛提高到12萬輛,降低在制品70%。2002年,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推行精益生產。

精彩書摘

第二章 準時化生產
第二節 準時化生產實現方法
一、準時化生產實現分析
在豐田公司採用準時化生產之前,世界上的汽車公司大都採取福特式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在大批量生產方式下,有時企業的人員、設備和流水線在停工待料;一旦在零件到達後,全體人員總動員,突擊進行產品生產。這種生產方式下,當生產線不運行時,會造成庫存的短缺;如果生產線運行後就大量生產,會產生庫存的積壓。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導致了資源的嚴重浪費。豐田公司認為,在汽車生產過程中,如果能做到準時化生產,就可以使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庫存和財務方面的負擔接近於零。事實上,在環環相扣的汽車生產線上,要實現準時化生產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影響各環節生產計畫的因素有很多,要考慮這些因素,做到各工序都按照“準時化生產”要求進行生產,有很大難度。通常,造成生產計畫出現變化的因素主要有預測誤差、管理失誤、次品返工、設備故障、出勤波動等。
其次,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一環出錯,就有可能造成整個生產線的連鎖反應。如果上述某一些因素導致某一道工序發生問題,那么由於連鎖反應,必然會引起下一道工序出現停工待料。這時,不管主觀上是否願意,這種連鎖反應勢必造成生產線的停工或生產計畫的改變。如果對這種狀況置之不理,各道工序仍按照生產計畫進行,必然會造成生產線上各道工序之間的脫節。其結果是,一方面會發生某些零件短缺,另一方面倉庫中卻堆放著成堆的用不著或不急用的零件。這樣一來,生產效率就會降低,最終導致企業效益下降。
第三,在生產現場,無法區別生產情況是處於正常狀態還是處於異常狀態。這就常常會出現對異常狀態處理不及時,或某一生產線因人手太多而生產過量,造成無法及時改進的局面。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精益生產形成
第二節 精益生產理念
第三節 精益生產體系
第四節 背景資料
第二章 準時化生產
第一節 準時化生產概述
第二節 準時化生產實現方法
第三章 看板管理
第一節 典型生產方式
第二節 看板概念、類型和功能
第三節 工序內看板和工序間領取看板
第四節 信號看板
第五節 外協領取看板
第六節 特殊看板

精益生產形成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位國際汽車計畫組(IMVP)的專家對以日本豐田公司為代表的汽車製造商進行了為期十年的調查,發現日本汽車企業在生產管理方面有許多獨到的生產方式,正是這些生產方式的實施,使日本汽車企業能通過低成本、高品質占領國際汽車市場,將這些生產方式進行總結,並稱之為“精益生產"(LeanProduction,簡稱LP)。
“精益生產方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企業管理和營運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方式。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餘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2。"我國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光京教授曾給精益生產下了這樣的定義:“精益生產是在流水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套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實施以用戶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精簡為手段,採用團隊工作方式和並行設計、實行準時化生產技術、提倡否定傳統的逆向思維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內容的生產方式,最終達到包括產品開發、生產、日常管理、協作配套、供銷等方面最好的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