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是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第二軍醫大學主管、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刊物,1980年6月創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刊名: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AcademicJournalof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
主辦:第二軍醫大學
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中文
定價:15元/冊、180元/全年
發行方式:郵發、自辦發行
郵發機構:上海市報刊發行局
訂閱機構:全國各地郵局、本刊編輯部
郵發代號:4-373

詳細信息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為月刊,A4開本,80g銅版紙彩色雙膠印刷。國內統一刊號:CN31-1001/R,國際標準刊號:ISSN0258-879X。國內郵發代號:4-373,國外代號:M3852。本刊面向全國和海外作者徵稿,主要報導基礎、臨床、預防、軍事醫學、藥學和中國醫學等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由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孟超教授任主編。

主要欄目

院士論壇、專家論壇、專題報導、論著、研究快報、臨床病理(例)討論、病例報告等欄目。

讀者對象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主要為從事醫藥衛生工作的中高級科研、醫療、教學、預防機構人員和高等醫藥學院校的師生。

期刊收錄

本刊一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確認為“中國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被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中國數位化期刊群等在內的國內所有重要檢索系統收錄,並被荷蘭《醫學文摘》(EMBASE)、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CABI)文摘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РЖ)、波蘭《哥白尼索引》等國際檢索系統收錄。

所獲榮譽

自1980年以來,《第二軍醫大學學報》先後多次獲全國、全軍、教育部和省、市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二等獎。2002年獲得“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2005年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6年獲“首屆全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和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2008年被評為首批“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並榮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編委會

吳孟超吳孟超

主編吳孟超

副主編(以拼音字母為序)
曹雪濤梅長林戚中田蘇定馮王紅陽張萬年仲劍平
客座編委(以拼音字母為序)
陳灝珠(上海)程濤(美國)馮根生(美國)黎介壽(南京)
劉新垣(上海)劉允怡(香港)盛志勇(北京)時玉舫(美國)
王正國(重慶)徐小寧(英國)楊勝利(上海)楊義力(美國)
鍾世鎮(廣州)
編委(以拼音字母為序)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蔡建明曹廣文柴逸峰陳宜張叢文銘鄧小明段蘊鈾
方國恩高申郭強郭葆玉何成賀佳侯鐵勝
胡以平賈連順江華姜安麗姜曉鍾焦炳景在平
李強李兆申凌昌全劉厚奇劉振全劉志紅盧建
盧亦成盧兆桐繆曉輝閔銳閔志廉倪鑫潘衛慶
秦路平秦永文沈鋒沈茜孫樹漢孫穎浩陶恆
田建明田增民王烈王強王傑軍王雅傑衛立辛
吳宗貴夏照帆肖湘生肖振忠謝渭芬邢新徐志雲
楊甲梅楊興易殷學張傳森張黎明張鷺鷺張天寶
趙忠新鄭宏良周曉平

歷年獲獎情況

2009年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2008年被評為首批“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08年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006年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
2006年獲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005年獲“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稱號
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2004年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
2004年獲第四屆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優秀獎
2002年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
2000年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評優活動執行優秀獎
按1999年科技期刊影響因子排序獲獲高校學報科技期刊第三名
1999年獲上海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評比一等獎
1999年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
1997年獲上海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
1995年獲上海市高校自然科學學報評比優秀學報獎
1995年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優秀學報評比二等獎
1992年獲上海市優秀自然科學技術期刊
1989年獲上海市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編輯質量評比一等獎
1989年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質量評比一等獎
1989年獲全國高等醫藥學院學報質量評比優秀學報一等獎

投稿指南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是由第二軍醫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以從事醫藥衛生工作的中高級科研、醫療、預防機構人員和高等醫藥院校師生為主要閱讀對象,主要刊登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軍事醫學、藥學和中國醫學等領域的學術論文。本刊為月刊,面向校內、校外徵稿,設有專家論壇、述評、專題報導、論著、研究快報、綜述、臨床病理(病例)討論、技術方法、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等欄目。
1撰稿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團隊《第二軍醫大學學報》團隊

1.1文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和研究的特色,文題要恰如其分,不可誇大,儘可能具體、明確,避免使用“……的研究”等沒有實質意義的詞語,不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縮寫字元和代號等;一般不用副題名。來稿均須附有中英文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
1.2作者署名和單位署名作者應為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貢獻、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作者署名(限承擔本文工作的責任人)一般不宜超過6名,置於題名下方,全部作者的姓名(包括漢語拼音姓名)均應列出,作者單位需寫全稱並註明城市和郵政編碼(單位的英文名稱還應註明省份),置於作者署名下方。如作者單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標註序號,單位全稱前標上相同序號。漢語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寫)名後(第一個字首字母大寫),複姓連寫,雙名間加連字線。應提供第一作者個人資料(學位,職稱,是否為碩士生導師或博士生導師,E-mail地址等)及通訊作者(主要責任人)的電話、E-mail地址。
1.3摘要除病例報告外,其他文稿均須附中英文摘要。論著、研究快報及技術方法類文稿的摘要採用結構式,400~500字為宜。結構式摘要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4個部分。目的部分簡要準確地說明研究的直接目的或所闡述的問題;方法部分應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即:研究對象及分組,干預手段或措施,以及檢測方法等;結果部分應給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以及統計學結果;結論部分簡要說明經過驗證、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其理論價值或套用價值,結論應有直接依據,避免推測和過於籠統含糊。專家論壇、綜述類文稿的摘要為非結構式,但不宜寫成引言式,字數不超過350字。英文摘要主要信息應與中文摘要保持一致,並符合醫學英語表達習慣,儘量使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方法和結果部分用過去時態,結論部分用現在時態,英文拼寫用美式拼寫。請務必認真撰寫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質量太差的論文將直接退稿。
1.4關鍵字所有文稿均需標引關鍵字。關鍵字標引應從MeSH詞表(http://www.ncbi.nlm.nih.gov)中選用規範詞,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詞如確有必要也可作為關鍵字標註。關鍵字數目一般為3~8個。
1.5中圖分類號請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第4版)標註論文的[中圖分類號]。
1.6正文格式專著研究類報告一般分為“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4個部分;病例報告一般分為”臨床資料”和“討論”2個部分。各部分以下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
1.6.1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立題的目的、理論依據和歷史背景、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研究的構想、方法和意義,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必展開討論。
1.6.2材料和方法應準確、詳略得當,使他人有重複驗證的可能性。凡是已有文獻記載的方法,一般簡述加引文獻即可;如系改進的方法,應詳細寫明改進之處;如果是創新的方法,更應詳盡描述。此外還應具體交代實驗設計(包括統計學處理)的方法。當研究對象為人時,應說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並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受試者在受試前是否知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調查設計應交代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於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或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經公共試驗註冊機構註冊的臨床試驗報告應寫出註冊機構名稱和註冊號,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應給出研究對象篩選流程圖。應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1.6.3結果應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所有數據必須經正確的統計學處理並完整表述其內容;具體寫出描述性統計量、檢驗統計量和P值;使用統計軟體包者應具體寫明軟體包的名稱及版本,並對其計算結果中一些符號所代表的統計量加以說明。結果的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和圖、表,應合理選用,內容不要重複。在“結果”中,不必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1.6.4討論討論是結果的闡述,必須緊扣研究目的,圍繞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質、意義,並與前人有關的結果進行比較論證,作出恰如其分、有資料依據的客觀結論。
1.7文字和名詞文稿力求主題明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數據真實可靠。文稿內使用的名詞術語應前後統一,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縮略詞首次出現時應寫出全稱。新名詞尚無統一譯名時,首次出現時應在名詞後面括弧內註明原文。簡化字以《簡化字總表》為準。藥品名稱以國家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公布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
1.8圖表圖和表應簡潔明了,結構完整,有自明性。圖、表均應有簡明的中、英文標題以及英文註解;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圖、表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1.8.1圖圖題、圖注應置於正文內。線條圖的標值線放在坐標軸線內側,橫軸和縱軸尺度都從“0”開始,圖示依次用○、●、□、■、△、▲,對照組用○表示。顯微照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患者的正面照片必須對其面部做特殊處理。
1.8.2表表插入正文相應處,按統計學制表原則設計,力求結構簡潔,主、謂語位置合理;一律採用“三線表”,表內不設備註欄,如有需說明的事項(如P值等),以簡練英文寫於表的下方。應給出表內參數的單位,放在表的右上方或各欄的表頭。均值±標準差用表示,統計學處理結果依次統一用*、△、▲、▽、▼表示P<0.05;**、△△、▲▲、▽▽、▼▼表示P<0.01;ns表示P>0.05。多項比較時應以不同符號標示,並在表注中說明該符號的比較對象。
1.9計量單位文稿應正確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與符號。量符號以斜體拉丁或希臘字母表示(pH用正體除外),如m(質量)、t(時間)等。單位符號一律以正體拉丁或希臘字母表示,例如g(克)、L(升)等。文稿的圖表中,表示數值的量和單位時,應採用“量/單位”的標準化形式,例如“t/h”,“m/g”等。表示量濃度或質量濃度時,一般使用L(升)作為人體檢驗組分含量單位的分母。
1.10數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間,必須用阿拉伯數字。數值的修約不採用“四捨五入”法則,應為4舍6入5看後,5後有數進上去,5後為零看左數,左數奇進偶捨棄。檢驗結果構成比統一用小數表示,不用百分數。如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75%應為0.75。
1.11志謝志謝是對給予本研究技術、資料、信息、物資或經費幫助,或者參加了部分工作但不能作為作者的團體或個人致以謝意,要求文字簡練,評價恰當,用語準確。志謝置於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
1.12參考文獻作者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要列出參考文獻註明出處,以證實其真實性和客觀性。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創新程度,作者應仔細挑選引用文獻中書刊的層次、數量、出版年份,近3年的文獻應多於30%。非正式發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一般不引用文摘、綜述等二、三次文獻。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應齊全,包括:作者姓名、文題、雜誌名稱、出版年、卷、起-止頁碼。文獻作者6名以內全部列出,6名以上則列前6名,其後加“等”或“etal”。文獻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後(名用首字母大寫)。正在印刷或即將付印的文章引用時,應在刊名後註明“(在印刷中)”或“(inpress)”。參考文獻採用順序編碼標註法,編號標註在文獻作者姓名之後或引文內容之後,文獻作者為兩位時,文內引用處應列出兩位作者的姓名,之間用“和”連線,在第二位作者姓名右上角標註文獻角碼。(投稿前,請務必核實清楚,文獻引用、著錄錯誤將影響稿件處理速度,甚至刊用。)
舉例:
專著中析出的文獻
梅長林,張彤.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M]//黎磊石,王志紅.中國腎臟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015-1023.
連續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獻
WangC,ChenT,ZhangJ,YangM,LiN,XuX,etal.TheE3ubiquitinligaseNrdp1‘preferentially’promotesTLR-mediatedproductionoftypeⅠinterferon[J].NatImmunol,2009,10:744-752.
蘇定馮.科學研究的創新問題[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9,30:1101-1105.
2投稿
2.1請作者投稿前仔細閱讀本稿約。一旦投稿,即視為全部作者已閱讀本稿約,並已理解和接受本稿約的內容和要求。
2.2請作者登錄本刊網站進行線上投稿。首次投稿需先註冊,然後按提示步驟投送稿件。來稿須經作者所在單位或導師審核並開具介紹信(確認論文真實可靠、無一稿多投、無署名爭議、不涉及保密等),並將介紹信、基金項目任務書首頁(若有)掃描後同時上傳。本刊設有創新論文發錶快速通道,對於審稿認定有重要創新的論文將以最快的速度刊出;對於國家級基金資助課題論文,審稿通過後將優先發表。作為“中國臨床試驗註冊與發表協作網”的發起單位之一,本刊優先發表經過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臨床研究報告。
2.3編輯部收到稿件後3個月內發出稿件處理意見。超過3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意見的作者請及時向編輯部查詢。如欲另投他刊,請及時和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將立即退稿;如果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兩年內拒絕該論文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來稿。
2.4來稿一經接受,作者需簽署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來稿文責一律由作者自負。依照我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凡涉及對原意的修改將徵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視作自動撤稿。
2.5本刊已全文入編中國知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被中國知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等資料庫收錄。不同意將自己的稿件納入光碟版或網際網路傳送交流的作者,請在投稿時書面聲明,否則將視為同意收錄。
2.6確定刊用的稿件將依所占版面與插圖數量收取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請在收到付費通知後半個月內付款;文稿刊出後酌致稿酬(已含光碟版、網路版稿酬),並贈送當期雜誌2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