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與富人的距離0.05厘米》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0.05厘米》

0.05厘米見證了開始差之毫厘,結果距之千里的事實!讀1本書領8個證,窮人變富人,8位超級富豪告訴你:富人-窮人=0.05厘米。作者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書中真有黃金屋!”只有無法改變的窮腦袋,沒有無法改變的窮口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貧窮不是上帝賦予一個人的義務,不是命中注定而是行為注定的結果,富有才識一個人活著的目的和權利,而不是一個人或一些人的專利和特權。
本書為讀者丈量了從窮人到富人的真實距離,找到了窮的原因,發現了富的理由。從而得出,從一個窮人變成一個富人,必須擁有本書提供的“8個證件”。也只有具備這“8個證件”,你才能創造財富,擁有財富,駕馭財富,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富人。
本書以8個白手起家的世界級大富豪的創業經歷為線索,逐點分析,例證結合,找出窮人和富人的真正距離——0.05厘米,見證了開始差之毫厘,結果距之千里的殘酷現實。告訴人們如何理解財富、發現財富和駕馭財富。
本書寫給:一窮二白但卻有志成為富豪之一;無門無路無方向但卻想成就大事業之人;沒錢沒資本卻想創大業之人……
告訴你:財富如何才能從無到有、能力如何才能從弱到強、事業如何從小到大……;怎樣才能從貧窮的地獄爬到富有的天堂……;這一切再簡單不過——只要你擁有本書提出的從窮人到富人的“8個證件”。
作者贈言:
在無力改變生存環境的時候,那么就去改變自己,生存環境也會隨你改變而改變,是英雄又何必在乎出處?
在沒有機會的時候,那就去完善自己,機會在於自己的發現和把握,而不是等待別人的獎賞和恩賜,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只要我們還沒有真正富有,那么我們就沒有任何藉口接受貧窮。世界上只有無法改變的窮腦袋,不存在無法改變的窮口袋!

作者簡介

砍柴人,知名圖書策劃人,自由撰稿人和編輯。曾用筆名老巴。大學本科畢業後,因無關係無錢,淪落為貧困山區第一個重點大學本科生教國中的老師。因不滿教書半年拿不到一分錢的尷尬,辭職後拿著家裡僅有的80元錢來到陌生的北京。經十年打拚,終於發現了窮人與富人之間距離的真正奧秘所在。著作:《心靈整容》(台灣版名為《放棄也是一種美麗》)、《何必上哈佛》(台灣版名為《不一定要上哈佛》)、《第二次復活》、《青蛙嘴唇上的正義》。編輯及策劃:《商經》(該書在韓、日、台灣地區分別出版)、《給心靈洗個澡》、《觀念》、《3秒鐘看準對方性格》、《人性的弱點》等暢銷書。

媒體評論

 
窮人說:我曾經沒錢,我也曾經有過很多錢,但最後我還是沒有錢,因為我就是一個窮人,與富人有著0.05厘米的距離。
富人說:財富是屬於你的,也是屬於我的,但最終還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就是一個富人,我與窮人有著0.05厘米的距離。
這是《給心靈洗個澡》作者的最新力作。作者對李嘉誠、王永慶、李秉哲、沃淪·巴菲特等8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成長、創業經歷進行了生動真實的介紹與眼光獨到的評點,首次提出窮富差距“0.05”厘米。

目錄

第一章一切可行從窮人到富人的許可證
1窮人學習為了飯碗富人學習為了力量
2窮人把責任當作累贅富人把責任看作動力
3窮人靠斷自己的脊樑富人走出自己的前途
4窮人看不到希望就放棄富人看不到希望就準備
5窮人把一個行業做砸才跳槽富人把一個行業做透才跳槽
6窮人等待機會富人製造機會
第二章信用無價從窮人到富人的身份證
1窮人忍受天災富人難耐人禍
2窮人因循守舊富人打破常規
3窮人安於貧窮富人渴望富有
4窮人把機會當作石頭富人把機會當作璞玉
5窮人樂於挖井富人善於修路
6窮人只能把自己做死富人只願把自己做大
第三章審時度勢從窮人到富人的駕駛證
1窮人被別人經營富人去經營別人
2窮人在乎賺錢的多少富人在乎賺錢的方法
3窮人選擇走死路富人選擇走活路
4窮人要的是小而康富人要的是大而康
5窮人會糟蹋錢富人會使用錢
第四章膽識過人從窮人到富人的健康證
第五章永不言敗從窮人到富人的資格證
第六章經營細節從窮人到富人的工作證
第七章超前規劃從窮人到富人的通行證
第八章野心勃勃從窮人到富人的出生證

精彩書摘

這些都是大比爾對洛克菲勒所進行的專門訓練。大比爾看清了在美國這個社會金錢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洛克菲勒從小就學習對金錢的經營,並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最突出的表現在以下兩件事情上。
一次,大比爾問兒子,瓷罐里有多少錢。洛克菲勒說已經有50元了,但是他把這些錢全部貸給了附近的農民,利息為7.5%。結果第二年在50元的基礎上,洛克菲勒又多了3.75元。
還有一次,大比爾看見妻子正把洛克菲勒綁在柱子上狠狠地打。原來是洛克菲勒在樹林裡意外地發現了火雞的窩,於是他便在附近埋伏。當發現大火雞暫時離開去覓食時,就輕輕地跑過去,把小火雞抱回家。他把那些小火雞關在自己的房間裡精心地飼養,等到感恩節的時候,拿出來賣給附近的農民,從中賺了一筆錢。
洛克菲勒的母親是個虔誠的浸禮會教徒,她認為兒子這樣做褻瀆了神靈,所以一定要接受懲罰。但大比爾卻不這樣看,相反他對兒子的做法極為讚賞,他斷定洛克菲勒日後的成就一定會超過自己許多。
洛克菲勒的舉止肯定會被我們當中的許多人認為是荒唐或者是庸俗,認為他小小年紀就和金錢較勁是個十足的金錢至上者或是個葛朗台式的唯利是圖的傢伙。
無論怎樣看待洛克菲勒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但有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那就是我們沒有像比爾·蓋茨一樣打造一個軟體帝國或者像洛克菲勒一樣打造一個石油帝國
窮人可以出生在富有的家庭,甚至在錢堆里過著富足的生活,這樣的人在歷史上和現在都大有人在。他們大把大把地花錢,卻不知道錢是從哪裡來,就算他們知道,也僅僅知道是從父母的口袋裡來。
這樣的人即使有錢,也不是富人,僅僅是個錢的奴隸而已。錢,只能使他們越來越貧窮,而不是讓他們越來越富有,哪怕他們還在過著富人的生活。
洛克菲勒從小就知道,錢來自自己的勞動或是自己的智慧,換言之,就是他懂得尋找金錢的源泉。一旦這個金錢的“泉眼”被挖大,隨之而來的金錢就會形成小溪、大河、大海甚至汪洋。他的眼睛經過磨練能看到沙子裡的黃金,他的手經過打造也會成為“點金棍”。
大比爾的預言最終成了事實。洛克菲勒憑藉著從小就養成的富人最應具備的經營意識,在以後的發展中不斷地健全自己的經營手法,終於經營起了自己的石油帝國。
我們常常以一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社會地位的高低來劃分窮人和富人,其實這是錯誤的。富人和窮人的劃分在內在上,要看他的意志品質,思想境界,意識形態,心胸和魄力。在手法上區分就看他是否會經營,是否善於經營,經營的手法如何。
在商品經濟時代,在市場決定一切的時代,這在某種程度上就要求每個人都要有審時度勢的頭腦與眼光。有句話說得好:“你能看多遠,你便能走多遠。”一個公司的成長,需要規劃經營,一個人的成長,也需要規劃經營。會規劃會經營的人在社會市場化中可能由窮人變成富人,但不會規劃和經營的人,一定是個窮人,即使他原本是一個富人,也會變成一個窮人。
窮人要想成為真正的富人,僅靠努力工作是不行的,他必須要有經營的意識,經營的理念,並逐漸地掌握各種經營的技巧,也就是說自己必須懂得經營,會經營。
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因為他不會經營自己,更不會經營別人,只能讓自己成為別人經營的對象,也習慣於被別人經營、安排。
企業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在潛意識裡,窮人首先是放棄了對自己的經營權,走單位、集體、別人給自己規定好的路,使自己淪為奴才而不是帥才。
窮人往往會成為富人的經營對象,成為富人賺錢的工具。窮人並不是對此無動於衷,認為這是剝削壓迫甚至是敲詐,然而窮人不承認自己不會經營,把自己被經營歸罪到環境、社會、人際關係等因素上,從而弱化了自己的地位和主觀能動性。窮人不懂得經營,害怕經營,往往會使自己淪為富人棋盤上的棋子。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