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為元代教育家程端禮(約127l一1345)所撰,簡稱《讀書分年日程》。全書分為3卷,約6萬餘字。該書是程端禮根據朱熹“讀書明理”的思想,針對當時人“曾未讀書明理,遽使之學文”“失序無本,欲速不達”的弊端而編撰的,目的是讓讀書人注重讀書程式和方法,“使理學與舉業畢貫於一”。

基本信息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正文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中國元代一部論述家塾的教學程式的著作。史稱"讀書工程"或"進學規程"。編撰者程端禮(1271~1345),字敬叔、敬禮,號畏齋、慶元,鄞縣(今浙江鄞縣)人。曾任廣德建平縣(今安徽郎溪縣)、池州建德縣(今浙江建德縣)儒學教諭,台州路(今浙江臨海)、衢州路(今浙江衢州)儒學教授,集慶路(今江蘇江寧)江東書院山長。生徒甚眾,學宗朱熹。他作此書的目的,是依朱熹“讀書明理”思想,糾正當時讀書人“曾未讀書明理,遽使之學文”、“失序無本,欲速不達”的缺點,認為注重教學程式,才能“使理學與舉業畢貫於一”。書首錄朱熹等所訂學規作為綱領。全書共三卷。第一卷依朱熹讀書法,規定讀經的程式: 8歲入學之前,讀程逢原增廣的《性理字訓》; 8歲入學之後,讀朱熹的《國小》,次讀《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孝經》,再讀《易》、《書》、《詩》、《儀禮》、《禮記》、《周禮》及《春秋》並三傳;15歲後再“以朱子法讀四書注”,並抄讀以上經書。 第二卷規定在讀經的基礎上學史學文的程式:先看《通鑑》,讀韓愈文章,讀《楚辭》;之後“以二三年之工專力學文,既有學識,又知文體,何文不可作”,練習“科舉文字”,準備應試。二卷末附五種表格,註明每日功課綱要。第三卷錄王柏輯《正始之音》,以明辨音義之方法;最後闡明朱子讀書法六條:循序漸進、 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當時國子監曾將此書頒行郡邑學校,明代諸儒讀書亦奉為準繩,清代陸隴其曾刊刻此書以資流傳。此書可說是中國古代家塾的一個詳細的讀經學文的教學計畫。它注意教學程式,重視基本功訓練,強調經常複習和考查,這對當時及後代的家塾教學有一定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