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大俠傳》

《神龍大俠傳》,作者鏡湖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品資料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鏡湖人

內容簡介

武俠小說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小說,其中國式的藝術手段,童話般的藝術想像力,起伏跌宕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現實和超現實地為我們展示了中國特有的三教九流光怪陸離的“江湖社會”,反映了善與惡、忠與奸、正與邪、公與私、進與退的衝突歷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相當大一部分讀者的心理需求。其覆蓋面之大,影響力之廣,也是其他小說樣式無法比擬的。

但是,長期以來,中國武俠小說遠離時代、遠離社會、遠離生活,思想陳舊落套,內容胡編亂造,手法老而又老,因此,武俠小說登不了大雅之堂,被認為是“低俗文化”的代名詞。所幸,五十至六十年代,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作家的崛起,遏止了武俠小說不斷下滑的趨勢。這些大家有相當深厚的文化素養文學修養,熟悉中國的文化、歷史、哲學,對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也有廣泛的涉獵,他們總結了以前武俠小說的經驗和得失,並自覺汲取了優秀的中國文學和西方文學的創作經驗,把一些新的思想觀念和創作手法引進了武俠小說創作,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郭靖黃蓉楊過張丹楓、玉羅剎、肖十一郎、楚留香等,都給人以很深刻的印象。中國新武俠小說的發展邁上了藝術的新時期。金庸等大家的作品一度占領了相當廣闊的書刊市場。

但是,在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後,新武俠小說也由高峰往下跌落。新武俠小說偽劣產品泛濫成災……《神龍大俠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就是在新武俠小說大滑坡之際,在大量平庸作品充斥市場之際,湧現出來
的一朵頗為耀目的鮮花。《神龍大俠傳》的故事是以南宋寧宗時期的開禧北伐(105年—1207年)這一重大歷史背景為依託展開的。寧宗時期主戰派權臣韓胄,不忘靖康恥,不顧以禮部侍郎史彌遠為首的主和派的反對,重用抗金名將辛棄疾、愛國志士西門志純等一批主戰老臣,準備北伐。就在北伐的緊鑼密鼓聲中,西門志純突遭當年投靠金國的武林敗類的追殺。西門志純被害後,他的兒子———一個滿口之乎者也的迂腐儒生西門嘯天,被逼進了深山絕谷,並由此展開他豐富多彩的、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小說的最大特點,就是以細膩多彩的筆墨,塑造了愛國志士西門嘯天從迂腐、善良、滿腹經綸的儒生到一代武傑、駭世驚俗的“神龍大俠”的藝術形象。

《神龍大俠傳》無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新武俠小說。它之所以成功,我想,起碼具備了著名作家黎白在論述金庸的新武俠小說時提出來的幾個基本條件。第一,作者有相當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歷史修養。“鏡湖人”是安徽省蕪湖市兩位年輕業餘作者的筆名。一個叫王宏鐸,畢業於蕪湖師專中文系,一個叫米文鴻,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他們倆刻苦努力、勤奮、好學,“盛夏,揮汗如雨,為了不讓汗水濕了稿紙,就在手下墊了報紙,不知濕透了多少報紙。冬夜,寒冷難耐,甚至用棉被將自己包起來……”“手指上的子削了生,生了削,反反覆覆……”第二,它不是一般的歷史小說,它具有武俠小說這個獨特的藝術形式中才可能有的獨特人物,豐富的想像,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大起大落的獨特情節。第三,它和其他小說一樣,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有人說,寫武俠小說可以不要生活,可以胡編亂造。這是一種誤解。這也是長期以來武俠小說被人嗤之以鼻的一個重要原因。小說中的西門嘯天、武痴、邵倩雲、獨孤雪等人都是社會生活中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過於離奇,過於怪異,不可理解的脫離生活的“怪人”。

《神龍大俠傳》的編輯出版,雖然對當前不景氣的新武俠小說抹上了一道亮麗的色彩,但並沒有止住武俠小說下滑的勢頭,止住下滑,走出低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作為《神龍大俠傳》的編輯,我想,當務之急,就是要有一支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修養的作者隊伍;其次,要有“創新”意識,要走自己的路,沒有“創新”就沒有文學,沒有“創新”就沒有武俠小說的“新生”。武俠小說同樣不能走“固定”的“模式化”的套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