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

《病原性球菌》是由北京大學醫學部病原生物學系所著的一本書籍,於200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病原性球菌》《病原性球菌》
球菌是細菌中的一大類。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coccus)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症,又稱為化膿性球菌(Pyogeniccoccus),其中革蘭氏陽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革蘭氏陰性菌包括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病原性球菌》由北京大學醫學部病原生物學系製作,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主要闡述了常見病原性球菌的一些生物狀態以及檢查方法和防治,適合醫學院師生以及臨床醫師使用。

基本信息

名稱:《病原性球菌》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學醫學部病原生物學系
日期:2002年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ISBN:ISBN798004343X
定價:¥116.00
基本介紹:本光碟為衛生部醫學CAI課件。本課件通過簡明清晰的文字和大量的圖像、聲音、動畫、視頻講述葡萄球菌、鏈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並附錄習題。內容豐富,講解生動。本課件由北京大學醫學部製作,適合醫學生教學、輔助教學和自學使用;也適合臨床醫師臨床工作參考使用。

簡介

病原性球菌是一大類對人類有致病作用的球菌,有G-、G+。G+球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G-球菌主要有腦膜炎球菌、淋球菌
1.形態及染色性(5min)

《病原性球菌》《病原性球菌》
葡萄球菌:球形,典型呈葡萄狀排列,無鞭毛,無芽胞,G+鏈球菌:球形,典型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4---8至20---30個,無鞭毛,無芽胞,早期有莢膜,G+肺炎鏈球菌:雙球菌,菌體矛頭狀,寬端相對,尖端向外,有莢膜,革蘭染色鏡下無色,無鞭毛,無芽胞,G+腦膜炎球菌:G-,腎形或豆形雙球菌,兩菌接觸面平坦或略向內陷,無鞭毛,無芽胞,新分離的有莢膜,位於中性粒細胞內外淋球菌:G-,與腦膜炎球菌相似,成雙排列,接觸面平坦,似一對咖啡豆,無鞭毛,無芽胞,位於中性粒細胞內外

2.葡萄球菌的鑑別
根據色素、生化反應的不同,葡萄球菌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色素金黃色白色,α-溶血素+-、血漿凝固酶試驗+-、耐熱DNA酶試驗+-、甘露醇發酵試驗+-、
3.鏈球菌區別與AS“O”試驗
(1)甲型、乙型、丙型鏈球菌血瓊脂平板
共性:菌落灰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直徑0.5--0.75mm
特性:
a甲型鏈球菌菌落直徑1--2mm,草綠色溶血環,α溶血,紅細胞
b乙型鏈球菌菌落直徑2--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
c丙型鏈球菌無溶血素,無溶血環(故又稱為不溶血性鏈球菌)
致病性:甲型鏈球菌條件致病菌
乙型鏈球菌致病菌
丙型鏈球菌無致病性
(2)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病理形態

《病原性球菌》《病原性球菌》
主要病原性球菌的形態、培養特徵
【形態示數】
1.葡萄球菌(革蘭染標本)︰革蘭染色陽性,為正圓形,呈葡萄串狀排列,亦有單個散在分布。
2.鏈球菌(革蘭染色標本)︰革蘭染色陽性,圓形或卵圓形,呈鏈狀排列。
3.肺炎雙球菌(小鼠腹腔液狺龤AHiSS染色)︰革蘭陽性球菌,矛頭狀成雙排列,平端相對,尖端相背。莢膜染色片中,菌體呈紅色,菌體周圍的莢膜呈淡紅色或無色。
4.腦膜炎雙球菌(腦脊液革蘭染色)︰革蘭陰性球菌,腎形成雙排列,凹面相對,菌體呈淺蘭色,多位於中性粒細胞漿內,胞漿外也有少數散在分布。
【培養特徵】
1.葡萄球菌在血液瓊脂平板上的生長表現︰菌落為圓形,中等大小,表面光滑,邊緣整齊,不透明;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呈現金黃色,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菌落呈白色或檸檬色(如菌落色素不易區別時,用白紙片沾菌落少釵扣U觀察);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周圍多有透明溶血環,而其它葡萄球菌一般無溶血環(僅少數新分離白色葡萄球菌可呈現微溶血現象)。
2.鏈球菌在血液瓊脂平板上的生長表現︰除丙型鏈球菌外,菌落均較微小,如針尖大,圓形,灰色,半透明。根據溶血性將鏈球菌分為三類。甲型鏈球菌的菌落周圍有小的草綠色溶血環,乙型鏈球菌有較大的透明溶血環,丙型鏈球菌不溶血。
二、葡萄球菌血漿凝固霉試驗(操作)
【原理】
血漿凝固霉試驗是區別致病性葡萄球菌與非致病葡萄球菌的最重要指標。致病性葡萄球能產生血漿凝固霉,此霉的作用類似凝血霉原,在血漿中激活劑的作用下,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性的纖維蛋白,從而導致血漿凝固(呈現塊狀或顆粒狀)。非致病性葡萄球菌不產生此霉,因而不能凝固血漿。此霉有兩種存在形式︰結合於細胞壁上血漿凝固霉,採用玻片法測;游離形式的血漿凝固霉,採用試管法檢測。
【材料】
1.金黃色、白色葡萄球菌瓊脂斜面18~24小時培養物。
2.1:2人或兔血漿。
3.生理鹽水、玻片、接種環等。
【方法】
1.取載玻片一張,用蠟筆分成三等份。
2.於第一、二格內滴加入血漿各1滴,於第三格內滴加生理鹽水1滴。
3.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斜面培養物少部A分別混懸於第三格及第一格內,取白色葡萄菌混懸於第二格內,分別研磨混勻。靜置2~3分鐘。
【結果】
第三格和第二格中細菌呈出均勻混濁,而第一格中細菌呈現塊裝或顆粒狀凝固現象,即判定為血漿凝固霉陽性。
三、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原理】
鏈球菌“O”溶血素是A族溶血性鏈球菌的代謝產物之一,能溶解人或兔的紅細胞,對氧敏感,如與空氣中的氧接觸;能使蛋白質上的-SH基氧化成-S-S基,失去溶血活性。在實驗中可借還原劑的作用,使它重新恢復溶血活力。
溶血素“O”具有很強的抗原性,人感染該菌後,2~3周產生相應的抗體,此種抗體能中和溶血素“O”的溶血活力。因此,測定患者血清中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的效價,可作為風濕熱等疾病的輔助診斷。抗“O”試驗的效價是指完全不溶血之血清最高稀釋度。
【材料】
1.患者血清︰1︰50稀釋
2.溶血素“O”及還原劑片劑(按說明配製)
3.1%兔紅細胞
4.生理鹽水,試管、吸管,37℃水浴箱等。
【方法】

1.取清潔小試管5支,依次排列編號。
2.於第一管注入生理鹽水1.8ml,第二管0.1ml,第三管0.2ml,第四管0.3ml,第五管0.5ml。
3.於第一管注入0.2ml1︰50稀釋的患者的血清,反覆吹吸三次,混勻。吸出0.4注入第二管,吸出0.3ml注入第三管,吸出0.2ml注入第四管,吸出0.6ml棄去,第五管不加,作為對照管,此時,各管的血清稀釋度為1:500、1:625、1:833、1:1250。
4.於每管注入還原溶血素“O”0.25ml,置37℃水浴15分鐘。
5.取出後於每管注入1%紅細胞懸液0.25ml,置37℃水浴45分鐘,觀察結果。
抗“O”試驗操作表
【結果】
先觀察對照管,再依次觀察試驗管,溶血者上清呈透明紅色為抗“O”抗體陰性。不溶血者呈均勻混濁為抗“O”抗體陽性。以完全不溶血之血清最高稀釋度作為抗體的效價。
效價在1︰500單位以上者表示病人曾經受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多次試驗逐步增高者可作為活動性風濕病的輔助診斷。逐漸下降者,多處於緩解期。;恆定不變者,多為非活動期。
四、肺炎雙球菌小鼠毒力試驗
肺炎球菌中,有少數菌不產生莢膜,故無致病力,具有莢膜的肺炎球菌致病力強,小白鼠對肺炎球菌很敏感,故可用作肺炎球菌的毒力鑑定,同時可用以純化肺炎球菌。
【材料與方法】
1.取20g左右重的健康小白鼠1隻,腹腔或皮下注射肺炎菌菌液0.2ml,飼養觀察。
2.待瀕臨死亡時,及時解剖,取心血接種血平板作細菌培養。
3.取其腹腔液狺龤A作莢膜染色鏡檢。
【結果】
1.有毒力的肺炎球菌,能使小白鼠在注射菌液後12~36小時瀕臨死亡。
2.血培養可獲得肺炎球菌純培養物。
3.有毒力的肺炎球菌,莢膜染色鏡檢,可見有明顯的莢膜。
【注意事項】
1.在實驗中要特別注意無菌操作。
2.實驗中,可用無毒力的肺炎球菌作對照實驗。
五、臨床標本中化膿性球菌的分離鑑定
從臨床標本中分離鑑別化膿性球菌時,可根據各種化膿球菌不同的生物Livingbeings學Biological特徵,直接狺驨飺芊B分離培養等方法,鑑定出未知的化膿球菌,不僅可為化膿性感染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而且可進行藥物敏感試驗,為臨床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提供參考。
1.標本的採集和處理
(1)膿標本用無菌棉簽,蘸取患處深部膿液少部A置入無菌小試管內,送檢。
(2)痰標本、用無菌棉簽,挑取病人膿稠痰塊,置放無菌小試管內,送檢。
(3)咽喉部標本令病人把口張大,用壓舌板壓住舌根部,用無菌棉簽,迅速蘸取咽喉部分泌物,置入無菌小試管,送檢。
(4)血標本疑為化膿性球菌敗血症患者,在嚴格無菌操作下,靜脈採血5ml,直接加入50ml的肉湯瓶內,立即搖勻,送檢。
(5)腦脊液標本在嚴格無菌操作下,作腰椎穿刺取腦脊液,送檢。
2.檢驗程式根據檢查的目的要求,按下圖所示,進行檢查。
【注意事項】
1.上面只表明一般的檢查原則,在實驗檢查中,還需要根據臨床提供的可能診斷,作定向的檢查。
2.若疑為流腦或淋病患者。其標本送檢時,要注意保溫,所用的培養基要提前放入孵箱內預溫。
3.欲檢查腦膜炎球菌或淋球菌,其標本應接種於朱古力色瓊脂平板。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