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論》

《當行論》,是由相聲名家劉寶瑞所說,已發行的相聲作品。

《當行論》

台詞

甲:相聲需要商業的包裝。
乙:說相聲的不懂商業。
甲:有懂的呀
乙:誰呀
甲:我呀
乙:你懂商業?
甲:我對商照最有研究。這買賣啊,有打折的買賣,有不打折的買賣。有他找你的買賣,有你找他的買賣。有抬頭的買賣有低頭的買賣,有和氣的買賣有不和氣的買賣。
乙:什麼買賣打折?
甲:商場。尤其這日子口,哪個商場都打折,新春回報用戶八折、服裝換季七折、春節五折。春節五折,還有一種變相打折,返券。買一百返四十,買二百返一百。我們門口有一商店,買二百返八百。
乙:買二百塊錢東西返八百塊錢。
甲:買二百斤切糕返八百個棗核。
乙:我以為返五百塊錢呢。
甲:這買賣都是你開的啊。
乙:我也不開。什麼買賣不打折?
甲:醫院。永遠不打折。手術費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從來不打折。可是也新鮮,買什麼的都有要求打折的,唯獨去看病的就沒有要求打折的。沒見過在手術台上,這病人在這切開晾著了,還跟大夫砍價。“大夫這手術費太貴了。兩千多塊。您給打個八折吧。”大夫:“這可不行,我們國家單位不讓價。”“您多少給便宜點,說實在您這刀功兒也不老好的。”“得了那你少給五塊吧。”一回頭跟護士:“把那腰子留下。”
乙:沒聽說過。
甲:醫院不打折。
乙:什麼買賣他找你呀
甲:飯館。您進飯館什麼都別說,往那一坐,服務員就過來了。您一位啊,這是菜譜,您吃點什麼。喝酒不?來條魚吧。飯館他找你。
乙:那什麼買賣你找他啊
甲:快餐。什麼肯德基啊麥當勞啊。都是你找他。你一進門服務員站台里就喊上了,歡迎光臨。可你吃什麼都得找他說去。邢老師從來都沒去過,有一回去了,一進門就找地兒坐下了。“怎么沒人過來招乎我呀,服務員,服務員,一位。”“一位怎么了?”“拿菜譜來啊。”“先生點菜請去那邊。”“喝?你們這飯館兒譜不小啊?還得過去。”過去一看還得排隊,“這么大譜這生意還挺好。”好容易排到了,人家問他,“歡迎光臨您用點什麼。”他一看,後邊花花綠綠寫滿了,全是吃的。薯條?新地? 雞腿漢堡? 香辣雞翅?麥香雞?喔,做雞肉擅長。“有宮爆雞丁嘛?”(搖頭)“番茄雞片呀?”“您來個雞米花吧。”“雞米花?你們這特色菜啊?”“特色菜。”“那就來一個吧,少擱醋。”什麼肯德基啊麥當勞啊,都是你找他的買賣。
乙:那抬頭的買賣是什麼?
甲:糊頂棚的。無論跟您說什麼,都不低頭,這樣。“先生,你這房子真不錯,多亮堂啊,我給您糊完了你看,絕對漂亮。”不能低頭。
乙:低頭說話才顯得有禮貌。
甲:低頭說話。“先生,你這房子真不錯,多亮堂啊,我給您糊完了你看,絕對漂亮。這天怎么黑了? ”沒法不黑,把腦袋糊頂棚裡邊了。
乙:低頭的買賣是什麼?
甲:修腳的。無論跟您說什麼,都不抬頭。“我同您老說,您這個腳啊,也就是我給您修啊,要是換個修腳的給您修啊,把腳指頭給您修下一個去。”不能抬頭
乙:抬頭說話顯得熱情
甲:抬頭說話。“我同您老說,您這個腳啊,也就是我給您修啊,要是換個修腳的給您修啊,把腳指頭給您修下一個去。您瞧我這個,五個全沒了。”
乙:有和氣的買賣。什麼買賣和氣?
甲:是好買賣全和氣,和氣生財。
乙:那什麼買賣不和氣啊?
甲:那就不能說了,是凡不和氣的買賣,敢氣人的買賣。都有勢力。我也不敢說,人家不讓說。
乙:說說沒什麼關係。
甲:就拿邢老師常去的那個髮廊來說,那門口老站著幾個戴墨鏡的。
乙:別說了。
甲:您看,人不讓說吧
乙:誰老去髮廊啊。
甲:這兩月沒去。
乙:以前也沒去過。
甲:這事去過也得說沒去過。
乙:根本就沒去過。
甲:無論誰去過你要問他他絕對得說沒去過。
乙:那沒錯。
甲:你去過沒去過。
乙:沒去過。你繞我。
甲:開個玩笑,不和氣的買賣過去有,過去的買賣有三種氣人。 “錢”、“糧”、“當”。錢莊,糧莊,當鋪。尤其是當鋪,吃窮人喝窮人恨窮人外帶氣窮人啊。是噹噹的人都急等錢用,不著急誰也不噹噹,可不管你這當的人多著急,他也不著急。值十塊的東西,給你寫兩塊就不錯。再好的東西,到他們嘴裡也離不開褒貶,能挑出一萬多毛病來,兩句話就能把你氣死。可是當鋪這行人沒有外行,外行幹不了。
乙:那是為什麼?
甲:無論人家拿什麼東西來當來,你都得懂,不懂收進來假的,或者不值的東西,就該陪了。在解放前有這么一位,他二大爺開當鋪,他去幫忙去。他什麼都不懂,就會打個水掃個地什麼的。有一天有一個人來噹噹來,他正站欄櫃邊上,人家以為他是掌柜的,就把東西遞給他了。他覺得有意思,我也當一回掌柜的,就接過來了。旁邊寫當票的先生一看著急了,這人怎么這樣啊,這要是收進來假東西不值陪錢了怎么辦啊。可是是東家的親戚,又不敢說什麼。這位打開包一看啊,壞了,這件東西他不認識。
乙:人家當的什麼呀?
甲:這位是個京劇演員,當的是一件樂器,鐃鈸:“先生您受累給我寫這個。”這位看了半天,不認識,就知道是銅的,挺沉。心想:這可怎么辦啊,說不認識不行,多丟人啊,乾脆,我往少了說價,把他氣走就完了。 “當多少?”
乙:怎么個味?
甲:當鋪都這味。這位一想我這東西能值四十塊。無論什麼時候樂器都值錢。你看彈的弦子,值三千多塊。可彈一場才掙三塊多。天天有演出三年這弦子錢都回不來,回來了也沒用,該換新的了。值四十他給不了,乾脆少說點,“您給寫十塊兒吧?”“十塊不值,五毛。”這位一聽,五毛啊?嘖,我等著用錢,得了五毛五毛吧。

乙 唉,當啦?
甲 這位一想:“壞啦,這怎么辦呢。”他倒會出主意,他胡給起名兒。
乙 他到底怎么喊的。
甲 那兒說:“寫!”先生把筆拿起來等著寫票兒。“缺箍短袢兒救火用的銅草帽兒一對!”先生心說:你趕緊躲開那吧,怎么銅草帽兒也要哇。我來到這兒十七年了還沒收過這路東西哪。到是銅的到是草的啊?這可新鮮!“多少錢哪?”“五毛!”寫好了遞給那位啦,噹噹的這位也樂啦:“喲!這位掌柜的有點兒意思。我自己的東西都不知道它叫銅草帽兒。這是外行,乾脆回家再找點東西拿你開開心。”過會這位又來了,拿著一個京劇里用的單皮。進來一瞧 “噢,銅草帽沒在啊。那我先不當呢,我等會他。”過會那位回來了。這位把單皮往上一舉:“先生您給我看看這個?”一瞧還是你呀,這是什麼呀,挺沉,一麵皮子蒙著,邊上釘著一圈釘子,翻過來一看有好些碎木頭。不認識。“當多少?”“您給寫一百吧。”“一百不值,五毛”
乙:認準了五毛了。
甲:這位說:“五毛就五毛,我聽聽這叫什麼名兒。”這位一翻個兒,又給編了一個名兒:“寫!”先生拿起筆來等著:“嗯,這回不定又是什麼東西。”“亂釘攢緊碎木頭兒不少,旅行用的小洗臉盆一個!”先生那兒一聽:“嘿!小洗臉盆也要哇?多少錢哪?”“五毛。”寫完交給那位噹噹的了。噹噹的一瞧真行你可,還告訴我旅行用的。再找點東西去。回家一瞧,桌子上有個大帽鏡,玻璃磚,硬木座,花梨的。搬著就來了,“好,先生您再看看吧?”這位起來一看,這是什麼呀?這位往那兒一放,鏡子面兒沖外,木頭板兒沖裡邊。這是什麼啊,就知道是硬木的,一問:“當多少?”這位一想,我別要價,讓他說。“我就往旁邊,街坊,您看著寫。”“看著寫啊?五毛。”這位說一毛我都當,就為聽聽這個叫什麼。“寫!”這兒提寫,先生一瞧: “你為什麼還不躲開那啊!這不定又是什麼東西哪?”這位一抬頭,看見門口的影壁牆了,有主意了。“缺磚短瓦木頭小影壁兒一個……”先生那兒一聽:“怎么木頭小影璧兒也要?有沒有塑膠四合院啊?”剛要問多少錢,外行往裡一搬,可壞了。
乙:怎么?
甲:他把面兒轉到裡邊來了,把櫃檯裡邊的東西都給照進去了,他還當是一事哪,又把先生攔住了:“別忙還有,內有八仙桌子一張,椅子兩把,膽瓶一個;內有一人好像是我,我怎么瞧他,他怎么瞧我!喔,這是鏡子。”
乙:這才看出來。

演員簡介

侯寶林(1917-1993):先後拜常寶臣、朱闊泉為師,並長期與郭啟儒、郭全寶合作,1940年赴天津演出後成名。侯先生被尊為相聲界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並被譽為語言大師,其對相聲藝術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帶頭淨化相聲說演的語言,提高相聲的審美趣味,拋棄了過去粗俗低級的非藝術成份,改編了許多傳統節目上演,使之“化腐朽為神奇”,面貌煥然一新;其次是在創作和表演的同時,注重相聲的理論研究,與知識界和學者交朋友,並與人合著了《相聲溯源》、《相聲藝術論集》等專著,使相聲藝術朝著藝術自覺的方向發展;第三是創作、整理和演出了30餘段堪稱精品的經典性相聲節目,如《醉酒》、《改行》、《戲迷》、《相面》、《北京話》、《猜謎語》、《跳舞迷》、《空城計》、《買佛龕》、《賣包子》、《學大鼓》、《學越劇》、《陽平關》、《講帝號》、《夜行記》、《文昭關》、《歪批三國》、《武松打虎》、《規矩套子》、《戲劇雜談》、《關公戰秦瓊》、《婚姻與迷信》、《戲劇與方言》、《離婚前奏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