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日記》[北大宣傳片]

《男生日記》[北大宣傳片]
《男生日記》[北大宣傳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生日記》 時長約10分鐘,是北大為紀念5月4日114周年校慶新拍的宣傳片。講述一名普通理工科男生何小冬在離開北大前的最後時光里,在過去戀愛的回溯與追尋中,得到心靈成長的故事。它一改此前風格,不談歷史只談愛情,在短短兩天內,網上點擊量就超過50萬次。這是部長約10分鐘的影片,片子裡高高大大,長相憨厚的韓國留學生何小冬即將畢業,他扛著相機,先後與學校保全、未名湖、“仇人”《高等數學》、“星空”腳踏車、流浪貓的小墳冢等學校景象合影。拍攝過程中,何小冬想起了和女友江小夏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基本信息

簡介

《男生日記》 《男生日記》

這是部長約10分鐘的影片,片子裡高高大大,長相憨厚的韓國留學生何小冬即將畢業,他扛著相機,先後與學校保全、未名湖、“仇人”《高等數學》、“星空”腳踏車、流浪貓的小墳冢等學校景象合影。拍攝過程中,何小冬想起了和女友江小夏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背景

該片導演、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稱,宣傳片中的很多情節都是真實的,比如不少學生不喜歡高等數學,於是與“仇人”《高等數學》合影記憶大學生活。由於時間緊急,他寫劇本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通過走訪學校師生、進行調查採訪等,積累了不少真實素材,然後用大約十天的時間進行拍攝和後期處理。

首映

2012年5月5號晚,《男生日記》在北大114周年校慶晚會上首映。

引起反響

2012年5月5號晚,《男生日記》在北大114周年校慶晚會上首映,獲得全場掌聲。學生們表示,不僅台詞經典,“更重要的是愛情的真實性能觸碰心靈”。
在網上,三千多網友發帖稱讚。不少人表示“看到一半的時候心疼了,深有感觸”。
正如導演所說,這部片子並不“只是談情說愛”,愛情是北大等高校學生不容錯過的“必修課”,它能教人成長。比如何小冬不理解江小夏“埋葬流浪貓並痛哭兩天”,但當他獨自來到流浪貓的墳冢前,突然有“流浪貓也有生命,需要每個人關愛”的領悟。從“知道該不該做”到“懂得如何去做”,這才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成長曆程。

幕後花絮

校慶宣傳片為何起名《男生日記》,是否“離題”?
該片導演、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宇稱,學校只給自己拍攝“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建議,其他如何拍攝完全由
2012年北大宣傳片:陳宇作品《男生日記》他發揮,這體現出北大的包容。陳宇導演之前曾拍過藝術學院的宣傳片《女生日記》,受到網友好評,這次想延續《女生日記》里的故事,拍出其“姊妹篇”,《男生日記》中男主角的女友江小夏就是《女生日記》里的女主角。導演想通過細膩的故事,走入大家的心靈。
為什麼選一個韓國留學生做主角?
陳宇表示,選一個韓國留學生做主角其實是無心之舉。北大留學生較多,他物色演員也沒有所謂國籍的概念。只是希望找一個看似憨憨的“後知後覺”的理工男,拍攝前發現自己的學生金韓的形象很符合條件,於是選擇了他。金韓是藝術學院大三學生,很質樸,笑起來很溫暖。
影片取材於哪裡?
陳宇稱,宣傳片中的很多情節都是真實的,比如不少學生不喜歡高等數學,於是與“仇人”《高等數學》合影記憶大學生活。由於時間緊急,他寫劇本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通過走訪學校師生、進行調查採訪等,積累了不少真實素材,然後用大約十天的時間進行拍攝和後期處理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