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準則》

《生活的準則》

《生活的準則》備受各大名人如林肯、張愛玲的推崇,作者愛默生的思想更是深刻影響了戴爾·卡耐基、拿破崙·希爾等著名作家。就如林肯所說:“在浮躁的社會裡,我們需要真正的聲音;在卑瑣的生活里,我們需要警醒和鼓勵。讀一讀愛默生吧!你一定會有新的感覺,你會看見希望,感到幸福與滿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一部經久不朽的經典暢銷名著,一本改變千百萬人命運的書籍。由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編著的《生活的準則》探討了人類該怎樣直視命運,走向成功,並通過揭示人性的弱點,激勵人們去改變現狀,爭取精神層面的提升。

作者簡介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1803-1882)
美國散文家、思想家、詩人。因其著述和言論關注人類的命運、力量、修養等問題,被稱為“美國的孔子”,同時也被認為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目錄

《生活的準則》《生活的準則》
第一章命運
第二章力量
第三章財富
第四章修養
第五章風度
第六章崇拜
第七章隨想
第八章美
第九章幻想

作者的思想

在康考德這個地方定居之前,愛默生並未急於將自己的思想整理髮表,而是有意識地擴展自己的思維空間使其更加趨於深入、縝密、合理。他喜歡西門尼(Simonides)的名言:“假若給我兩次機會,我會更加深思熟慮。”在此獨處期間,愛默生經常獨自一人在林間漫步沉思,他覺得自己的學識及思維能力如同這林中的樹木花草一樣得以滋長強壯起來。愛默生按他自己的方式理解生命,他具有這樣的天賦,即可以在眾人面前揭開帷幕將神的魅力展現給我們。他在瓦爾登湖邊買下一塊林地,一塊荒無人煙的岩架地帶,放眼望去是漫漫的湖景,夏日午後他在此游泳休閒,他喜歡漫步徘徊於林間湖畔,閱讀柏拉圖和歌德的著作,為刊物撰寫文章。他覺得自己仿佛是這林中的國王,摒棄了一切人間的牽連而成為這石灰岩和花崗岩的同類。青蛙在歌唱、樹葉在低吟,他也從人類社會裡死而後生來到這另一片天地。在這樣的境界裡,愛深得其樂融融陶醉,他思維的視野早已超乎一般人類世界的現實水準,如同當年尼採在Sils-Maria所感覺到的一樣,今天愛默生亦得以親身體驗,這便是神與人合二為一的力量。康考德是一個平靜、閒逸的地方。這裡的鄉鎮與外界相比並沒有任何差異,而那些善於經營生意的美國佬很輕易地舍其而去,因為這裡的山山水水並不能帶給他們任何激情。可是從另一方面看,對康考德則不失為一所研究人性的學校。在此你可以通過與鐵匠、雜貨店主和管道工們閒談並能獲得各種新鮮的知識。從印度和中國運來的各種貨物源源不斷地從輪船轉到卡車上,再由此駛往佛門特(Vermont)和新罕布夏州(NewHampshire)。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就會發現原來這裡人們一天的工作其實連線著東方和西方,過去與未來。

精彩書摘

最強烈的思想體現在大眾和民族之中,體現在最健康和最強壯’的人之中。也許選舉是依據重量來運作,如果你可以把小鎮裡的輝格黨和民主黨的上百個成員一一過磅,用迪爾伯恩彈簧秤稱一稱他們的總重量,你就可以準確地預知哪一個黨派會贏得選舉。總的來說,決定選票的最快的辦法就是把市政委員、市長、市參議員放到乾草磅秤上去稱一稱。
在科學上,我們必須考慮到兩件事:力量和環境。根據人類持續不斷的探索,我們知道雞蛋是另一種的囊泡——即使在五百年後出現一台更先進的觀測儀器,或者一種更精密的顯微鏡,也會在最後觀察到的雞蛋里發現另一個。在蔬菜和動物的結構組織里,情況都是如此相似!一切的原始力量或痙攣發揮的所有作用只是囊泡!囊泡!確實如此!但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環境。德國博物學家奧肯認為,一個處於新環境裡的囊泡,一個生存在黑暗中的囊泡,將會變成動物;而在光亮中生存的囊泡,將會變成植物。生存在動物的親代中的囊泡要經歷種種變化,最終產生出奇蹟般的力量,衍化為魚、鳥,或者四足獸,衍化為它們的手、腳、眼、爪。環境即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即什麼東西你可以做,什麼東西你不能做。我們有兩樣東西——環境和生命。過去一旦我們思考,積極的力量就是一切。現在我們知道,消極的力量,或者說環境,也占其中的一半。自然是個暴虐的環境、粗糙的顱骨、潛藏的毒蛇、笨重如岩石般的頷。它是日常必須的活動,是暴力的傾向,是工具的限制;它像火車頭一樣,在軌道上強大有力,可是一旦脫離軌道,它只能引發災難;它又像滑雪,在冰面上自由飛翔,卻被束縛在地面上。
自然之書是一部命運之書。她翻動著巨大的頁面——一頁接著一頁——從不回頭。她放下的一頁是一片段預告崗岩的地面,一千年後,那兒變成一片石板床;又過一千年,那兒成了一層煤炭;再過一千年,那兒又成了一層泥灰和泥土:出現了植物的形狀。她創造了第一批發育不完全的動物、植形動物三葉蟲類和魚;然後是蜥蜴——粗糙的形體。在它們身上,她只塑造了她未來雕像的輪廓,把她未來君主的美好形象隱藏在笨拙的怪獸的面目之下。這個星球的表面變得寒冷乾燥,物種進化,人類產生。可是當一個物種的生命極限到來時,它也一去不復返了。
世界上的種群是歷經淘汰的種群,他們不是最佳的物種,但卻是現在可以生存的最佳物種。在大規模的種群中,某個種群總是能夠抵制住自然的考驗,穩定地發展,而另一種群則經受不住自然的考驗,這就同社會階層的更迭相一致。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一個民族擁有怎樣的影響力。我們看到英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牢牢地紮根於美洲和澳洲的每一片海岸和市場,壟斷了這些國家的商業貿易。我們熱愛種族中我們自己這一支系的精力充沛、富於進取的習性。我們尾隨著猶太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足跡。我們看到多少人費盡心機,妄圖滅絕猶太民族卻無功而返。看看諾克斯在《種族殘篇》中令人不快的結論吧——這個作家同然草率衝動,令人覺得不滿意,但他指控的卻是尖銳而令人難忘的真理:“自然尊重純粹的物種,不是雜種”,“每一種群都有它自己的‘棲息地’”,“把一塊聚居地從其所屬種族中隔離開來,那么它就會日漸衰落,就像一棵孤零零的野生蘋果樹一樣”。看看地圖上的一片片陰影吧,數百萬的德國人和愛爾蘭人像黑人一樣,命運中充滿了坎坷。他們乘著輪船越過大西洋,在美洲的大地上顛沛流離,開溝渠,做苦工,使糧食變得便宜,然後過早地躺倒在土地上,化為大草原上一簇青青的野草。
統計學這一門新科學是極其堅硬的枷鎖中的又一種桎梏。它是一種法則,即只要人口的基數足夠大的話,最為偶然最異乎尋常的事情也會成為一個得以準確計量的材料。人們很難確切地說什麼時候波士頓會誕生一個波拿巴式的上校、一個詹尼·林德式的歌唱家,或者一個鮑迪式的航海家。但是,如果有兩百萬或兩億的人口基數,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精確度。
……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八)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每天晚走10分鐘》
《菜根譚 圍爐夜話 小窗幽記》
《先交朋友,再做生意》
《朱子家訓 顏氏家訓 孔子家語》
《中華經典名句》
《水知道的智慧》
《鑽石就在你家後院》
《生活的準則》
《心開路就開》
《沒人教你的11個職場生存法則》
《品讀人生全集》
《換個角度看人生》
《說話辦事樣樣通》
《做人要低調做事要中庸》
《成就一生的好心態》
《教孩子成功成才故事全集》
《為人處事贏在分寸》
《推開虛掩的門》
《不抱怨的心態》
《抖出鞋裡的沙》
《英雄書》
《智慧與命運》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中央民族大學學生安全知識手冊》
《中華智謀故事全集》
《菜根譚品讀》
《佛談人心,道解人性》
《讀懂人生》
《辦公室心理學》
《一邊打工一邊創業》
《態度決定高度》
《感動人生的最後一課》
《大學四年要記住的101個忠告》
《大學四年要做的101件事》
《怎樣當員工》
《你為誰工作全集》
《成功是個什麼玩意兒:職場達人生存黑皮書》
《讓國學引導工作》
《員工的100種行為準則》
《成功—從優秀員工做起》
《人生大策略:如何讓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心理學》
《做人要聰明做事要精明》
《中國人的智慧》
《1分鐘讀懂對方心理》
《與孤獨者聊天》
《這些習慣是必需的》
《秘密活學活用》
《為人處世博弈學》
《卡耐基大全集》
《中華語言寶典》
《人物誌 冰鑒 曾國藩家書》
《女人的修養與智慧全集》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情商決定人生》
《苦難是一種財富》
《每天鼓勵一點點》
《人生且慢論輸贏——青年人成功的75個關鍵因素》
《看誰在說謊——身體語言密碼高級解讀手冊》
《女人這樣說話最動人》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智慧書》
《換工作不如換思維——職業常青必備的8種贏家鐵津》
《改變人生的12種能力》
《只需改變自己一點點》
《發現一個全新的自我》
《女人四十:一份淡然,一份感悟》
《25上下,創業的黃金時間》
《人生中的取與舍智慧全集》
《30歲女人的生活之道》
《不疲勞的生活》
《有些事永遠不要等——一生必須從容面對的50件事》
《大學四年要讀的101本書》
《會幽默的人最智慧》
《成就一生金口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