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孩子》

《火星的孩子》

《火星的孩子》(Martian Child),美國電影,由曼諾·梅耶斯執導,改編自一部同時獲得雨果文學獎和星雲文學獎的短篇故事,由約翰·庫薩克和當年只有10歲的鮑比·科爾曼主演。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孩子不是玩物,可能沒辦法照你想像般任意擺弄,卻有可能成為最能撫慰你受傷心靈的良藥……大衛·戈登是文學界一位知名的科幻小作家,最近卻遭受了失去愛人的致命打擊。失魂落魄的大衛總覺得生活似乎一下子變得異常空虛,於是他決定收養一個名叫丹尼斯的孤兒。

當大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身邊的人後,卻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確實,孩子不是寵物,絕對不能因為一時新鮮就接回家。可是大衛卻是鐵了心,他既聽不進他姐姐莉斯的那一套有關貿然走進親子關係的危險的理論,也對兒童家庭行為指導員索菲的疑慮視而不見。大衛已經想好了,他覺得自己完全做好準備成為一名合格的父親了。而且,他真的很喜歡古靈精怪的丹尼斯,只是這個小孩有點怪,他一直堅稱自己是來自於火星的外星人。不過大衛並不為忤,反倒覺得自己的科幻小說家身份正好和這個天馬行空的孩子是絕配。好在大衛還有好朋友哈莉的支持,兩個人也因為丹尼斯而越走越近……不過,這個一時頭腦發熱的“半路”父親很快就發現,他把自己扔進了一個什麼樣的糟糕局面里。

作為一個啥啥不會的“新人”爸爸,大衛還面臨著有可能錯過最終的截稿日期的危險,而他那個過於神經緊張的經紀人傑夫總是不無擔心地“提醒”他最後的期限。另外,還有一個名叫萊夫科維茨的社工也捲入到這場混亂中來,他甚至在自己的點評中,毫不客氣地抨擊了大衛作為一個父親的合格程度。

然而最讓大衛百思不得其解的,還是小丹尼斯時不時展示出的古怪行為,看來他自稱火星人並不是一時調皮興起胡謅的,而是他真的如此認為,態度還異常地強硬。在經歷了一系列說不清道不明的混亂後,大衛卻對這個奇怪的小人兒產生了無法抑制的興趣,他想知道,為什麼丹尼斯會將想像固執地認為是事實?也許,他最終也沒辦法了解,是什麼樣的根源和環境,促成了像丹尼斯這種引人注目的小不點,不過,大衛還是決定仔細地探索一下丹尼斯過去的生活以及他成為孤兒的經歷,他發現自己對丹尼斯越來越喜愛,終於開始體驗到那種從父愛轉變過來的全新力量了。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關於主演

本片最大的明星唯約翰·庫薩克莫屬。此君雖相貌平平、肌肉有限,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早早地在好萊塢各類男星雲集的星河裡占得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無論是《空中監獄》里的有勇有謀的警官,還是《失控陪審團》中的睿智狡猾的陪審員,或是《徵婚廣告》中為情所困的中年男人……似乎好萊塢電影中各種各樣的角色都難不倒他。如今,已是四十一歲的約翰·庫薩克仍片約不斷,在經歷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輝煌之後,再次迎來了自己的演藝生涯的佳期。先前的一部驚悚片《1408幻影凶間》便在業內外廣受好評。眼下,繼去年的《徵婚廣告》之後,約翰再度深入平凡人的家庭生活,演繹一個平凡的中年男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家庭,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在此之後,約翰·庫薩克於今年還將有兩部部影片上市:《史特拉默:未來尚未確定》和約翰兼任製片人的《格雷斯走了》同樣精彩,值得期待。……

關於導演

今年五十三歲的荷蘭導演曼諾·梅耶斯,曾經是好萊塢著名的編劇。經他的手寫出的劇本,雖數量不多卻大多成了“富豪導演”斯蒂文·史匹柏不斷賺錢的機器。《紫色》、《太陽帝國》以及《奪寶奇兵3:聖戰奇兵》這三部名頭響亮的影片想必在世界影壇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曾叱吒好萊塢影壇多年的動作巨星尚格·雲頓主演的《鐵拳無敵》,還有黑人影帝丹澤爾·華盛頓領銜的《天危絕網》的劇本皆出自這位荷蘭“神筆”之手。可謂令人嘆為觀止!
新世紀來臨之後,年近中年的曼諾·梅耶斯似乎也不甘在幕後的沉寂。也開始學習人家,拿起導筒親自執導自己的影片。他的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就是2002年的《風雲變色》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影片為觀眾講述了希特勒和他的繪畫老師之間的一段關係,巧合的是該片也由約翰·庫薩克主演。眼下,在暫時擱置了自己的爭議性創意之後的曼諾·梅耶斯開始將自己獨到的思維運用到了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這部《火星的孩子》便處處體現了他別樣的觀點和視角。不過,令人擔憂的是,曼諾·梅耶斯在編劇方面雖技藝超群,但其略現生澀的導演能力似乎很難令其在這一行當有太過驚人的表現……

相關評論

雖然那些堅持要將《火星的孩子》搬上大銀幕電影人們製作了一部並不完美的影片,但是他們卻找到了一對完美的父子組合,那就是約翰·庫薩克和只有10歲的鮑比·科爾曼。

——《好萊塢報導》

只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尋常之作,任何講述家庭關係的故事,差不多都能拍得大同小異。

——《院線之窗》

近年來,“另類老爸”的故事逐漸在好萊塢走俏,比如文·迪賽爾和巨石強森,或是再久遠點的加州州長史瓦辛格等男人味十足的硬漢們都和各種各樣的小孩子們有過種種“激情”的相處。而且,大多都以喜劇類型片的模樣出現在觀眾面前。但這部《火星的孩子》卻顯然與那些惡搞的喜劇有著天壤之別。況且穩重且略現文靜的約翰·庫薩克怎么也無法讓人看到惡搞的跡象。約翰周身散發的中庸氣質也時刻讓人產生懷舊的感覺,與喜劇二字多少有那么點格格不入。況且,在片中與約翰搭戲的小朋友也並非《三個奶爸一個娃》式的“搗蛋孩子”。看來,荷蘭人曼諾·梅耶斯在這裡也並非單純的搞笑,而是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手段,來展現“家庭、父子”的別樣風貌……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幕後製作

火星的別名是“孤獨”】

《火星的孩子》改編自一部同時獲得雨果文學獎和星雲文學獎的短篇故事,作者則是在科幻領域知識非常淵博的大師級人物大衛·傑洛德(David Gerrold),他還曾經創作過《星際旅行》中一個非常經典的篇章,名叫《The Trouble with Tribbles》,講述的是一種叫“Tribble”的外星生物因為繁殖能力驚人,而帶來的一系列麻煩。

差不多10年前,製片人大衛·科許納(David Kirschner)和科莉·塞尼加(Corey Sienega)就在另一位製片人艾德·艾爾伯特(Ed Elbert)的推薦下,看到了這個名叫《火星的孩子》的短篇故事,科許納回憶道:“塞尼加讀了這個故事之後,簡直有點愛不釋手,她給我打電話說,‘你應該讀讀,它太完美了。’”

而事實就像科莉·塞尼加說的那樣,這個短篇故事確實就是那類有慧眼的製片人通常會選擇的文學作品,大衛·科許納繼續說:“我們都喜歡這種以某種方式處理關於童年故事的文學作品,同時還有那些交織在其中的夢幻元素。”

對於大衛·科許納,他對《火星的孩子》的情感,還參雜了一些比較特別的個人因素:“當我讀到大衛和丹尼斯是如何慢慢建立起父親和兒子之間的那種關係時,真的被感動了--我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不過這裡真正引起我興趣的部分,還是那些對童年經歷的描述,因為那段時期,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這個短篇故事卻用幽默與情感,奏出了一部和諧的鏇律。”科莉·塞尼加也回憶道:“我們曾經為這個故事的著作權努力過,可當時沒有成功,幸運的是,它最終又回到了我們手中。然後,一個漫長的10年的等待,我們終於就要達成所願了。對於我和科許納來說,影片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歷時很長的痛苦的愛,而看到它終於瓜熟蒂落,沒有比這個更讓人興奮的事了。”

就連大衛·科許納自己都承認,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確實會給人一種“獨行俠”的感覺,同時他還指出,這是孩子對於“疏遠”通常會有的行為,相信每一個人,應該都經歷過這種用冷漠抵抗孤獨的時期:“丹尼斯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種無法融入現實世界的表現,相信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時候都有過類似的感覺,會把自己看成‘異類’,比如說‘火星人’。因為沒辦法適應所處的環境,我們就將自己想像成來自於另一個星球。雖然很矛盾,卻也無比真實,有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可是有的時候,你卻發現自己仍然是個小孩,天天如此。”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各就各位】

當製片人開始為《火星的孩子》物色演員時,約翰·庫薩克從一開始就是他們手中演員表里最合適的人選,因為在他們看來,大衛·戈登這個角色的確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大衛·科許納解釋說:“兩位編劇塞思·巴斯(Seth Bass)和喬納森·特林斯(Jonathan Tolins)告訴我們,當他們改編劇本的時候,腦袋裡就是把庫薩克想成了大衛的扮演者,因為他就有那種本事,讓每一個都相信他是一個普通人,一個來自於我們生活著的世界的普通人--雖然有的時候會神經質、會偏執,但總地來說,是非常富有幽默感而且聰明機智的。”

大衛·科許納繼續說:“約翰·庫薩克除了擁有非凡的魅力和出眾的表演才能之外,其實他真正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在於他在多部影片中的甜蜜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對於我們來說,他最終是否能夠接受這個角色,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一直不確實他願不願意飾演一位父親,一個他從未嘗試過的角色。對於他的事業來說,這也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了,也就是說,他已經成長到足以成為一名父親的年齡了。”

不過約翰·庫薩克倒是沒有那么深層次的考慮,只是單純地看中了影片本身擁有的呱噪和創造力,他完全是憑著一位演員的敏銳嗅覺,才選中了這個角色的,庫薩克說:“我認為這個故事不但生動迷人,還保持住了相對小眾和隱蔽的個人觀點。這裡有一個男人,嘗試著想要領養一個小男孩,他們努力地試探彼此,想要從中尋找到合適的相處之道。從表演的角度出發,我喜歡類似的角色,因為這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挑戰。而且我也認為,這裡還具備了一個非常現代且引人注目的故事背景,有一個很難適應環境的小男孩,對於如何融入到這個世界中感到很迷茫……這才是影片中真正會讓人興奮的結構支點,小男孩將自己想像成是一個外星人,就是一種對孤獨無所適從的具體表現,是因為沒辦法給自己找到合適的位置。某種感覺上,大衛和丹尼斯都認為在幫助彼此,其實他們是真的需要對方。因此,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將會是一個充滿了美麗情感和戲劇效果的好作品。”

至於隨後而至的導演門諾·邁依傑斯(Menno Meyjes),則是由約翰·庫薩克介紹給各位製片人的,他們二人因為在那部廣受好評的《風雲變色》中有過非常愉快的合作而成為了好朋友,那同時也是邁依傑斯的導演處女作。好在製片人對於邁依傑斯得到非常高評價的編劇工作還是略有耳聞的,大衛·科許納甚至還記得他們在大約20年前的一次會面:“我第一次見到邁依傑斯時,他留著長長的頭髮,一直披到腰部,我記得那是1984年,是斯蒂文·史匹柏介紹我們認識的……那個時候的他剛剛完成《紫色》的劇本,而我也剛好在為《美國鼠譚》當編劇和製片人。誰也沒想到,在20多年後我們會再度相遇,而且還是以這種合作夥伴的關係。”

而門諾·邁依傑斯自己也為故事中那獨特的吸引力所著迷,因為它講述的是那種親人和家庭之間的關係:“你甚至可以將它稱之為是一個發生在孩子與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歌頌,要知道,人們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出成為父親或母親的決定,因為這之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無私地奉獻自己。”

為了尋找能夠飾演丹尼斯的合適小演員,負責挑選演員的瑪麗·蓋爾·阿茲(Mary Gail ARTz)幾乎走遍了整個北美,從多倫多、紐約到費城、舊金山和西雅圖,看了幾千盤試鏡的帶子。製片人科莉·塞尼加回憶道:“那真是一份難以置信的艱難工作,同時可能也是為這部影片做前期準備時需要經歷的最恐怖的部分。幾年來,我們一直夢想著將這個短篇故事變成影像,我們創作了劇本,我們幸運地找到約翰·庫薩克,一切終於即將變為現實……然後,我們突然意識到,現在成敗與否的關鍵,竟然都落在了能否尋找到和庫薩克演對手戲的獨特男孩身上,因為他們兩個人的身影幾乎占據了整個故事的每個畫面。”

當鮑比·科爾曼走進試鏡的房間時,製片人們就知道他們那漫長的尋找終於可以畫上休止符了,科莉·塞尼加描述道:“科爾曼身上有一種非常獨特卻又很完美的氣質,我們都說‘哇,他沒有在表演,他就是那個名叫丹尼斯的小男孩。’”大衛·科許納對塞尼加的話表示同意:“有的時候,人格,能反射出這個人正在經歷的生活,科爾曼不屬於好萊塢製造的那類童星,我很少會說一個人的心智過於成熟,因為那會帶給我困窘,但這樣的形容真的適合科爾曼,他對這個角色帶著某種直覺和理解,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可思議,當他坐下來,和門諾·邁依傑斯進行討論時,就好像是兩個大人在交談。科爾曼就像是那種至少額外多活了30年、表面卻停留在10歲光景的‘小大人’。”

據說,導演傑里·朱克(Jerry Zucker)為影片進行了一些補拍工作。

精彩對白

David: [as Dennis enters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Just think of it as a bigger box...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大衛(當丹尼斯第一次走進房子的時候):只需要把它想像成一個更大一些地盒子……

David: Why did they send you here? You know, the Martians?

Dennis: To join a family and to learn human beingness.

大衛:為什麼他們要把你送到地球上?你知道的,我指的是火星人。

丹尼斯:他們希望我能夠加入一個家庭,然後好好研究人類。

Dennis: Was I bad?

David: I don't care about any of that stuff. Look, this is just stuff.

[Drops a bowl]

Dennis: [Drops a bowl softly]

David: Come on! Break it like you mean it!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Throws another bowl]

David: [Dennis throws some plates] Now that! Come on!

丹尼斯:我壞嗎?

大衛:我不在乎這種東西,看,這只是一樣東西而已。

(扔下一隻碗)

(丹尼斯也輕柔地扔下一隻碗)

大衛:來吧!就按照你的意思把它打碎!

(使勁扔下另一隻碗)

大衛(丹尼斯正在摔盤子):現在!就這樣!快點!

David: I do know, there's no one on this planet that loves Dennis anymore than I do.

大衛:我只知道,這個星球上,沒有人比我更愛丹尼斯。

David: I don't want to bring another kid into this world. But how do you argue against loving one that's already here?

大衛:我不想再帶另一個孩子進入這個世界,但是,你怎么能反對我去愛一個已經出現在這裡的孩子呢?

精彩劇照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火星的孩子》《火星的孩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