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以這個假定作為研究基礎,主要比較了國語和粵語的雙;賓語結構、與格結構和被動句,並且揭示了漢語方言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得的發現對了解現代漢語語法的整體面貌和窺探人類語言的深層特點,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研究漢語句法,哪怕是方言間小小的差異,都可以對一般語言學理論作出貢獻,讓漢語研究加入世界語言學理論的行列。《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利用生成語法學的參數理論分析漢語方言語法的差異。提出了“顯性參數化假定”,對參數理論作出嚴謹的限制於顯性的成分,除此以外,其他成分應該是一致的。《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以這個假定作為研究基礎,主要比較了國語和粵語的雙;賓語結構、與格結構和被動句,並且揭示了漢語方言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得的發現對了解現代漢語語法的整體面貌和窺探人類語言的深層特點,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書籍信息

作者:鄧思穎
叢書名:語言學前沿叢書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061077
出版時間:2003-03-01
版次:1
頁數:248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語言文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國際輔助語

編輯推薦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鄧思穎,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及哲學碩士加州大學爾灣校區哲學博士。現執教於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擔任香港語言學會第九任會長。目前主要從事句法理論、漢語句法學和比較語言學的研究:透過語言的比較,探索語言的經濟原則和參數差異,從而認識人類語言的普遍性。

目錄


自序
第一章緒論
1.1語言、語言學和方言的研究
1.2漢語方言的形式化研究
第二章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理論基礎
2.1“方言”的內涵
2.2從生成語法的觀點看漢語方言語法的研究
2.3對漢語方言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設
2.4題解:“漢語方言語法”
第三章語言差異的參數分析
3.1語言差異的研究基礎:原則與參數理論
3.2最簡方案
3.3顯性參數化假定
3.4原則與參數理論對漢語方言研究的重要性
3.5附錄:一些基本的句法學假設
第四章語音/音韻的問題:倒置雙賓語的形成
4.1引言:粵語的倒置雙賓語
4.2粵語雙賓語句的動詞分類
4.3雙賓動詞的題元角色
4.4粵語倒置雙賓語和介詞省略說
4.5與格結構介詞省略和動詞題元角色的互動關係
4.6與格結構介詞省略的參數差異
第五章詞序的問題:與格結構的差異
5.1語言移位的事實和理論分析
5.2移位與詞序差異的關係
5.3國語和粵語的詞序差異:差格結構的詞序差異
5.4與格結構的介詞短語移位
5.5動詞移位的問題
5.6漢語和英語的詞序差異和漢語的句法結構
5.7移位的參數差異
第六章辭彙的問題:雙賓語和詞項的存在與否
6.1漢語雙賓語結構的分析
6.2漢語雙賓語結構
6.3雙賓語結構和與格結構的關係
6.4雙賓語結構:間接賓語移位
6.5F的形態
6.6缺乏雙賓語結構的理論分析
6.7餘論:如果你擁有,你不一定能給
第七章辭彙的問題:被動句和詞項特徵的性質
7.1引言:國語被動句的分類
7.2“被”的詞類地位
7.3被動句施事主目的省略問題
7.4方言差異:被動動詞的次範疇化
7.5詞類特徵的參數化
第八章結語
8.1對漢語方言差異的觀察
8.2對漢語方言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語言學術語英漢對照表
語言學術語漢英對照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