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內容簡介:為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巨觀管理和指導,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2002年6月教育部決定建立5年為一周期的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評估制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主動適應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及我校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2004年學校研究制定了2004-2007年本科教學改革和建設規劃,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工作方針,在較高的起點上不斷推進教育創新與教學改革,構建與完善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體系,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在評建過程中,各學院、直屬單位、機關部處在學校評建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求真務實,共同努力,緊張而有序地完成了各項評建工作任務。2007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教授為組長、重慶大學校長李曉紅教授為副組長的教育部評估專家組一行14人,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充分肯定了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績和鮮明的辦學特色。2008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確定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論為優秀。這是我校繼199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成為全國首批本科教學優秀學校以來,再次獲此殊榮。
展望未來,我國將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核心,加快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的步伐。學校本科教育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新的目標、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華南理工大學2007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紀實》收錄了評建期間上級領導、學校領導和評估專家的講話,學校自評報告,校長報告,各學院、相關直屬單位、相關機關部處的匯報材料等評建材料,既是對學校多年評建工作很好的總結與概括,也為學校今後開展評估整改、進一步建立與完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鑑。

目錄

專家組評估期間重要講話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匯報會上的講話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匯報會上的講話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匯報會上的講話
教育部專家組對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考察意見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考察意見反饋大會上的致辭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考察意見反饋大會上的講話
在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考察意見反饋大會上的講話
迎評促建工作重要講話
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建立和完善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體系
——在2004年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以迎評工作為主線,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在2005年本科教學迎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以評促建,努力提高我校本科教學質量
——在2006年全校本科教學評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統一思想認識,推進教育創新,全面提高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在2006年暑期學校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
認真學習《江澤民文選》,以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在2006年暑期學校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
創建優良教風,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在2006年“優良教風學風活動月”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全力衝刺,確保以優異成績通過本科教學評估
——在2007年暑期學校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
同心協力,振奮精神,確保我校評建工作取得優秀成績
——在2007年全校迎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嚴陣以待,以最佳姿態迎接本科教學評估
——在2007年全校迎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
——在2007年師德師風建設動員會上的講話
學校報告
華南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自評報告(節選)
以建設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
——在2007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匯報會上的報告
部處評建工作與匯報材料
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努力實現本科教育工作新的跨越
——在2004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填谷建峰,奮力攻堅,全面推進迎評促建各項工作
——在2006年全校本科教學評建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認真踐行“20字”方針,全面提高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
——在2006年暑期學校工作研討會上的工作報告
育人崇高,教學神聖
——教務處工作總結材料
教務處匯報材料
學校辦公室匯報材料
學生工作處匯報材料
研究生院匯報材料
科技處匯報材料
人事處匯報材料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匯報材料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匯報材料
財務處匯報材料
社會科學處匯報材料
校團委匯報材料
學院匯報材料
機械工程學院
工業裝備與控制工程學院
建築學院
交通學院
電力學院
電子與信息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化工與能源學院
資源科學與造紙工程學院
輕工與食品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化學科學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
體育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子商務學院
經濟與貿易學院
法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
藝術學院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部分直屬單位匯報材料
圖書館
信息網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技術中心

文摘

教學管理機制需要創新,教學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校教學管理制度還沒有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些方面還不盡完善,柔性化設計還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學校和學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教學管理重心還未真正下移至院(系),教學的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教學質量監控和保證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隊伍素質以及教學管理手段、方法、水平、質量和效益尚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要求。3.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我校專任教師約2000人,生師比為15:1,達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所規定的優秀水平。按照學校“既要做大,更要做強”的要求和近期發展規劃,到2007年我校在校本科生將達到25000人,在校研究生將達到13000人。在在校生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若保持目前的生師比,意味著教師數量要達到3000~3500人,而且還要保持良好的師資隊伍結構和發展潛力,在這方面我們將面臨較大的壓力。按《評估方案》要求,教授和副教授近3年必須為本科生授課(A級標準),我校對照這一標準尚有差距。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尚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仍需進一步提高。4.教風、學風和校風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強目前仍有少部分教師敬業精神不夠,對教學工作敷衍了事,教學事故也偶有發生;少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刻苦鑽研精神,經常遲到缺課,沉溺於上網遊戲等等,這些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5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需要創新
我校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有:核心課程構成不合理,課程內容相對陳舊,重複率高,綜合度低,學科交叉課程薄弱,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不夠,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教學手段的信息化和現代化需要進一步推進。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校的雙語教學狀況不盡如人意。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雙語授課課程(指採用了外文教材並且外語授課課時達到該課程課時的50%及以上的課程)占必修課程比例的A級標準要超過8%,按照這個要求,預計到2007年我校必修課程將達到1800~2000門,我校的雙語教學課程門數至少應達到150門以上。因此,我們要加大雙語教學改革的力度。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七)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辦社實力不斷提高

《啟示與借鑑》
《美國企業的非經濟環境》
《信息情報與檢索》
《青春風雅頌》
《遠程教育學——學與教的理論和方法》
《管理創新能力訓練實驗教程》
《書香流韻:廣東省出版科研論文集》
《財經套用文模型寫作》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
《大亞灣水生貝類彩色圖集》
《品牌學概論》
《電子商務安全保密技術與套用(第二版)》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概論》
《務實·創新·發展》
《青春創想曲》
《套用數值分析》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粵東客家生態與民俗研究》
《品牌戰略管理》
《華南理工大學校園建築與人文景觀》
《2008——華工人》
《廣東瑤族舞蹈與音樂藝術》
《走進美國音樂》
《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築與城市物理環境》
《客家詩詞三百首》
《政治經濟學原理(第二版)》
《羽毛球》
《高等學校入黨教程》
《高新科技產業化管理》
《數據、模型與決策》
《模具製造工藝》
《廖安祥研究》
《無機生物材料學》
《羅香林研究》
《足球》
《運動人體科學基礎教學》
《民事訴訟法》
《走進歌劇(樂譜部分)》
《電工技術》
《尚禮》
《市場攻畋:滿意度測評》
《申論寫作全析(第二版)》
《旅遊市場行銷》
《模具材料與熱處理》
《在城院聽講座》
《電子技術套用基礎》
《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概論》
《智慧財產權法學》
《田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