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是現代詩人毛澤東的作品之一。

詩詞原文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1950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鬼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1950年10月 

詩詞譯文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中國的天黑夜茫茫,
一百年來妖魔鬼怪肆意狂歡,
五億各族人民卻無法團圓。
雄雞終於高鳴祖國得了光明,
東西南北盡歌舞其中還有新疆人,
詩人們欣喜唱和興致無邊。

詩詞賞析

這是新中國建國一周年後的第一個國慶日。是年10月3日晚,全國各少數民族代表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歡聚向毛主席及其他黨、政、軍領導人獻禮、獻旗,以表各族人民對毛主席和共產黨的熱愛。獻禮儀式結束後,各少數民族文工團聯合演出了文藝節目。觀看演出時,柳亞子先生正好坐在毛主席的前排。毛主席興致勃勃地對他說:“這樣的盛況,亞子為什麼不填詞以志盛呢?我來和。”於是柳亞子即席賦《浣溪沙》一首,“用以紀大團結之盛況云爾!”(柳亞子這首《浣溪沙》一詞的題序之末句)呈送後排的毛主席。第二天,毛主席果然用毛筆在宣紙上手書了這首和詞,回贈柳亞子。
毛主席這首詩有很高的藝術濃縮性。僅用一首小令,共四十二個字就把中國近百年的過去和今天寫了出來。上闋寫舊中國,下闋寫新中國,兩相對比,異常鮮明。雖是實寫,但也用了藝術的象徵手法。上段的“長夜”(即:黑暗)象徵壓在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下段的“天下白”(即:光明)象徵共產黨所創立的新中國乾坤朗朗的氣象。
上闋三句,從黑暗寫到百年來橫行肆虐的壞人、惡人、敵人再到全國各族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不得團聚的慘景。一口氣勾勒了中國百年的近代史。
下闋筆鋒一轉,詩人心情大變,景物豁然明朗。第一句化用李賀《致酒行》中“雄雞一聲天下白”,雖典出唐人之詩句,但心意更為壯闊高遠,僅改一個“聲”字為“唱”字,不僅意境更美,而且詩人將自己的情懷及感受以革命浪漫主義的形式植入其間。猶如郭沫若所說:“這點石成金的飛躍性點化,表現著時代的飛躍、思想的飛躍、藝術的飛躍。”(見郭沫若《一唱雄雞天下白》一文)
接著是“萬方樂奏有于闐”,于闐古時指西域的國名,這裡代指新疆各民族。毛主席用“于闐”二字不但押了一個很難押的韻腳,而且也表現出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地理等知識,運用起來輕鬆自如,自然流利。緊接著又引出最後一行大歡樂、大開懷的心情:台上是歌舞不斷,台下是詩人唱和,一幅樂陶陶的歡欣鼓舞的畫面不禁躍然目前。 這首詩還有一個藝術特色值得注意。即全詩字數不多,但使用的數詞卻有三處,“百年”、“五億”、“萬方”這些數詞表現了毛詩一貫偉岸的特徵,同時在這首具體的詩中也起到布局安排上完整性、統一性及意義上的歷史性。

作者簡介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1966年,由於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這個運動因受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而變得特別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續十年之久,使中國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也制止和糾正過一些具體錯誤。他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不讓江青、張春橋等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
在對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和中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並且開始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澤東在他的晚年雖然犯了嚴重的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不可爭論的功績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中國共產黨在他逝世5年以後,對他的全部革命活動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評價。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 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 (四卷)、 《毛澤東文集》 (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