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

《流浪者之歌》[小提琴曲]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基本信息

簡介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以吉卜賽人情感、生活為背景的樂曲。在這樣一首短短不足十分鐘的樂曲中,薩拉薩蒂以其精妙的筆觸把吉卜賽民族的本質與特性表現出來,那感人肺腑的旋律使人聽後久久難忘。

主題

《流浪者之歌》是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表現了吉普賽人的流浪生活和熱情奔放的性格。樂曲一開始由樂隊在強音上奏出一個狂放而又悲涼的主題,繼而由小提琴歌唱下去,在這個有悲憤意味的曲調上加入大幅度起伏的華彩,預示全曲華麗的一面。接下去小提琴繼續唱出哀婉悲傷的調子,音樂一再玩味悲涼感情,悲傷得幾近纏綿。突然精神一振,變成生氣勃勃的快板,哀傷與悲涼一掃而光,代之以狂放的熱情,音樂極為歡樂,其中夾雜著快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左手撥弦,音樂在亢奮熱烈的情緒中推向高潮,在兩個乾淨利落的撥弦上嘎然而止。

賞析

《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
《吉卜賽之歌》從音樂表現的角度看分為四段。第一段是引子,中速。一開始就用小提琴G弦拉出悲劇性主題,把人的思維引入吉卜賽人特有的命運氛圍中;第二段是慢板,速度自由,在演奏上獨具特色,也表現出吉卜賽人的特殊情調;第三段速度更慢,作者將一首匈牙利吉卜賽歌加以改編點撥,使之表現力更強,旋律更優美。第四段是非常活潑的快板,樂曲突然轉入粗曠、豪放的舞曲,與第三部分形成強烈的對比。象徵著吉卜賽人的另一面——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樂曲從感情表現的角度看,分為兩大部分,即前三段為第一部分,第四段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相對第二部分,速度較慢,表現了吉卜賽人悲愴的人生經歷。

吉卜賽民族是一個古老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人們不知道四處流浪的吉卜賽人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現代學者們多認為他們源出於印度次大陸,但對於他們向西長途遷徒的時間卻難以斷定。一般認為是在公元1000年前後。他們歷盡艱難,飽受滄桑,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一代又一代。大蓬車是這些流浪者最常見的棲身之所,飢餓、寒冷和疾病時時困擾著他們。他們的漂泊史又是他們的血淚史。吉卜賽人在若干世紀以來曾多次遭到屠殺。二戰時期,被希特勒屠殺的吉卜賽人不少於50萬。  

有一首吉卜賽人的詩歌寫道:“吉卜賽人的真理在哪裡?/就我的記憶所及,/我帶著帳篷走遍世界各地,/尋找真摯的愛,/尋找幸福和正義。/我隨歲月而蒼老,/卻仍未見到真誠的愛,/也未聽到正義的聲音。/我不知道,吉卜賽人的真理在哪裡。"

第一部分哀怨的樂曲,如泣如述,催人淚下,充分表現了吉卜賽人的悲慘命運。

第二部分的音樂一起,給人的感覺煥然一新。人們一下就體會到樂曲的歡快和熱烈。悲慘的命運、艱難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吉卜賽人樂觀向上、熱情奔放的性格。他們熱愛生活,富於創造性。這部分樂曲表現了他們樂觀、向上的一面。夜晚,吉卜賽人在營地前燃起篝火,彈起樂曲,跳起歡快熱烈的舞蹈,盡情地歌舞。  

吉卜賽人天生能用歌聲使人快活,喚起人們激情。他們的歌聲甜美悅耳,引人入勝;他們的舞蹈婀娜多姿,節奏分明。法國大作家雨果(1802——1885)在《巴黎聖母院》中有細緻的描寫,埃斯米拉達的美也是吉卜賽人的美。法國小說家梅里美(1803——1870)筆下的卡門也早已被全世界所知曉,法國作曲家比才(1838——1875)根據梅里美小說改編的歌劇《卡門》唱響了五洲四海。

作曲家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PablodeSarasate,1844-1908)幼年就開始學習小提琴。十歲開始登台演奏。1856年薩拉薩蒂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他的演奏技藝精湛,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與他同一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魯赫、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創作小提琴作品題獻給他。

薩拉薩蒂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獨奏曲和協奏曲。代表作品有小提琴獨奏曲《吉普賽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哈巴涅拉舞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