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旭

孟曉旭

孟曉旭,1983年出生於遼寧省海城市,我國青年二胡演奏家,現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二胡教師。曾出訪美國、日本、台灣、荷蘭、澳門、奧地利等數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一致好評。從教兩年多的時間裡其學生在國內外比賽中獲獎,被評為國際優秀導師獎。被業內譽為近年來我國崛起的新一代青年二胡演奏家。

(圖)孟曉旭孟曉旭

青年二胡演奏家孟曉旭自小便是以學習二胡為志向,從中央音樂學院的附小,直至2000年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得到了多位二胡界前輩們的悉心指導。在讀期間曾獲多個重要獎項,近年來曾多次出訪美國日本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演出,獲得不俗評價,被譽為是近來我國崛起的新一代二胡演奏家。

介紹

(圖)孟曉旭孟曉旭

在專輯《二胡高傳真》當中,孟曉旭演奏了幾首耳熟能詳的名曲,包括從小提琴曲目移植的“流浪者之歌”、“江河水”、“洪湖人發的心愿”、“紅梅隨想曲”、“金珠瑪米贊”及嗩吶曲改編的“一支花”。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高難度的炫技式作品 -即使是移植至二胡之後,由於樂器之間物理特性的不同,用二胡來演奏起來別具韻味,難得的是,孟曉旭不但輕易地征服了技術上的難點,還表現出濃濃音樂味,貼切於作品中所描繪的吉普賽人的自由奔放。東北民間樂曲“江河水”根據管子曲目改編而成,一向是二胡大師閔惠芬的“招牌作”,論表現作品的“悲”,孟曉旭顯然還未到前輩大師的水準,但她亦能用較慢的速度奏出一份內在的沉痛。在錄音中擔任伴奏的張帆(鋼琴)、王婷婷(揚琴)水準亦不俗。

“雨林”的這張二胡專輯,讓我們又認識了一位二胡新秀 -孟曉旭。這位二胡才女自幼隨父學習二胡,1994年就讀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以後陸續升入附中、學院民樂系深造。從2000年以後,她參加過多種民樂大賽並獲獎無數,並多次出訪美國、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區,其表演得到各界好評。孟曉旭現任星海音樂學院附中二胡教師,她也曾出過獨奏專輯以及教學示範專輯等。這張新專輯的選曲,沒有走小品化的路子,所輯錄的六首樂曲,基本上都是高難度的作品。專輯的策劃製作者意在展示這位二胡女傑的高超技巧與出色的表現力。首曲“流浪者之歌”是從薩拉薩蒂的小提琴曲移植,原曲就是考驗獨奏者綜合功力的名曲,用二胡演奏,其難度可想而知。孟曉旭在演錄中,充分運用了二胡的特殊音色和各種技巧,幾乎將這首世界名曲詮釋得完美無缺。當然,這是使用經過無數次改良後的“現代二胡”才能完成的錄音。欣賞這樣的二胡曲,的確使人耳目一新。“紅梅隨想曲”是整張專輯裡最長的一曲。樂曲是根據“紅梅贊”改編,它以飽滿的熱情,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對梅花崇高品格的讚頌。二胡在曲中施展了各種技巧,鋼琴伴奏也寫得非常豐富。整首樂曲的表現力也格外豐富強烈,有的樂段具有協奏曲的風範。六首作品中,“流浪者之歌”和“紅梅隨想曲”兩首是鋼琴伴奏。其餘四首樂曲用揚琴伴奏的樂曲,小孟的演奏也十分精彩。

評價

(圖)孟曉旭孟曉旭

當今的中國音樂樂壇,獨奏家林立,要站得住較高的地位,不但要技藝出色,而且要能兼顧音樂上的情操。一位出色的演奏家不但有傳統的技巧,亦要擁有向現代超難度挑戰的勇氣。雨林音樂製作的陳老闆除了監製出很多靚唱家班的唱片,中國音樂的製作也同樣相當出眾,以前出版的中樂作品唱片聆聽之後都令我讚嘆不已,今次又來挑選一位技高貌美的年青二胡演奏家孟曉旭擔任演奏六首從傳統的曲目以至西洋樂曲。“流浪者之歌”用小提琴演奏已經是十分有難度,換上只有兩根弦線的二胡,難度就更見真章,孟曉旭的快弓慢弓都控制自如,每個音符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拿來與西樂相比,確實互有優點,“江河水”、“洪湖人民的心愿”、“紅梅隨想曲”都是閔惠芬大師的首本經典名曲,落在孟曉旭的二胡上,聽出另一番韻味、另一份感情,要與閔大師相比,只欠一點人生的經歷,可是筆者喜歡她的演奏,卻是喜歡奏來的樂感,加上音色特別清簡明亮,聆聽得十分舒暢,將她的潛質隱現於樂曲中,“金珠瑪米贊”與“一支花”,都是改編過來的曲目,奏來亦十分有味道,聆聽效果是大師級的水準,再配合靚聲錄音製作,音樂音色都是靚得精彩,盡顯人胡合一的超凡技藝,雖然是一位新進演奏家,可是絕對聆聽出一份極有潛質的內在魅力。

專輯曲目

01 流浪者之歌
此曲是根據小提琴曲目移植過來的,通過連續換把,琶音等高超的技術來詮譯吉普塞人的豪放和熱情。

02 江河水
東北民歌樂曲江河水根據管子曲目改編而成,樂曲的鏇律委婉,淒涼。描述了一個時代的背景以及人的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掙扎。

03 洪湖人民的心愿
樂曲圍繞著“洪湖赤衛隊”主題曲改編而成。

04 紅梅隨想曲
此曲是根據紅梅贊改編,樂曲以飽滿的熱情,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對梅花崇高的讚頌,激勵著人們不斷戰勝困難,奮力進取。

05 金珠瑪米贊
樂曲通過歡快的鏇律讚頌可愛的解放軍。

06 一支花
樂曲是根據嗩吶曲目改編的,運用了滑揉,壓弦等技巧表現了特有的北方地域風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