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洪水》

《洪水》,自然災害的一種,洪水常威脅沿河、濱湖、近海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沒災害。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多危害。

洪水

一、自然災害

《洪水》《洪水》

【洪水】
河、湖、海所含的水體上漲,超過常規水位的水流現象。洪水常威脅沿河、濱湖、近海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沒災害。自古以來洪水給人類帶來很多災難,如黃河和恆河下游常泛濫成災,造成重大損失。但有的河流洪水也給人類帶來一些利益,如尼羅河洪水定期泛濫給下游三角洲平原農田淤積肥沃的泥沙,有利於農業生產。
洪水一詞,在中國出自先秦《尚書·堯典》 。該書記載了4000多年前黃河的洪水。據中國歷史洪水調查資料,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間,有1092年有較大水災的記錄。在西亞的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羅河關於洪水的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

洪水分類

雨洪水:在中低緯度地帶,洪水的發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積大,且有河網、湖泊和水庫的調蓄,不同場次的 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匯集到幹流時,各支流的洪水過程往往相互疊加,組成歷時較長漲落較平緩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積和河網的調蓄能力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漲落迅猛的洪峰。

山洪:山區溪溝,由於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較陡,降雨後產流、匯流

《洪水》《洪水》
都較快,形成急劇漲落的洪峰。

土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連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緯度嚴寒地區,冬季積雪較厚,春季氣溫大幅度升高時,積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緯度地區內,由較低緯度地區流向較高緯度地區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節因上下游封凍期的差異或解凍期差異,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壩而引起。

潰壩洪水:水庫失事時,存蓄的大量水體突然泄放,形成下遊河段的水流急劇增漲甚至漫槽成為立波向下游推進的現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後突然潰決時,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體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劇上漲,當堵塞壩體被水流沖開時,在下游地區也形成這類洪水。

湖泊洪水:由於河湖水量交換或湖面大風作用或兩者同時作用,可發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當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嚴重頂托時常產生湖泊水位劇漲,因盛行風的作用,引起湖水運動而產生風生流,有時可達5~6m,如北美的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和休倫湖等。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產生的海洋水體的長周期波動現象。海面一次漲落過程中的最高位置稱高潮,最低位置稱低潮,相鄰高低潮間的水位差稱潮差。加拿大芬迪灣最大潮差達19.6m,中國杭州灣的澉浦最大潮差達8.9m。

風潮:颱風、溫帶氣鏇、冷峰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水面異常升降現象。它和相伴的狂風巨浪可引起水位漲,又稱風潮增水。

海嘯: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發所引起的巨浪。

洪水是指特大的徑流而言。這種徑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納而泛濫成災。根據洪水形成的水源和發生時間,一般可將洪水分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兩類。

一般洪水:重現期小於10年。
較大洪水:重現期10~20年。
大洪水:重現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現期超過50年。

洪水與災情

(一)長江洪水

《洪水》《洪水》

1998年汛期,長江上游先後出現8次洪峰並與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1.洪水過程

6月12~27日,受暴雨影響,鄱陽湖水系暴發洪水,撫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後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資水、沅江和湘江也發生了洪水。兩湖洪水匯入長江,致使長江中下游幹流監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漲,從6月24日起相繼超過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區移至長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現第一次洪峰,流量為54500立方米每秒。監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於7月4日超過歷史最高水位。7月18日宜昌出現第二次洪峰,流量為55900立方米每秒。在此期間,由於洞庭湖水系和鄱陽湖水系的來水不大,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長江中游地區再度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漢市及其周邊地區連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發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門水文站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為本世紀第二位大洪水。與此同時,鄱陽湖水系的信江、樂安河也發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現第三次洪峰,流量為51700立方米每秒。長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漲,7月26日之後,石首、監利、蓮花塘、螺山、城陵機、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長江中下游及兩湖地區水位居高不下,長江上游又接連出現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內,連續出現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斷升高。8月7日宜昌出現第四次洪峰,流量為63200立方米每秒。8月8日 4時沙市水位達到44.95米,超過1954年分洪水位0.28米。8月16日宜昌出現第六次洪峰,流量63300立方米每秒,為1998年的最大洪峰。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進過程中,與清江、洞庭湖以及漢江的洪水遭遇,中游各水文站於8月中旬相繼達到最高水位。幹流沙市、監利、蓮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別為45.22米、38.31米、35.80米和34.95米,分別超過歷史實測量高水位0.55米、1.25米、0.79米和0.77米;漢口水文站20日出現了1998年最高水位29.43米,為歷史實測記錄的第二位,比1954年水位僅低0.30米。隨後宜昌出現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於第六次洪峰。

洪水量級

洪峰流量和洪水總量是衡量洪水量級大小的主要指標。長江中下游防洪特點是:城陵肌以上長江幹流河段防洪主要以洪峰流量控制;城陵機以下河段由於有洞庭湖鄱陽湖等通江湖泊的調節作用,防洪主要以洪量控制。

1998年長江上游洪水總量大,但洪峰流量小於1954年,宜昌洪峰流量相當於6~8年一遇(詳見表1)。長江中下游主要水文站洪峰流量與1954年、1931年比較(詳見表2),1998年螺山、漢口、大通等站洪峰流量均小於1954年,漢口洪峰流量大於1931年。

表1宜昌站洪水頻率表

(年) 重現期 1000 500 100 50 20 10 5
(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 98800 94600 83700 79000 72300 66600 60300

表2 1998年、1954年、1931年洪峰流量對比表 單位:立方米每秒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宜 昌 63300 66800 64600
螺 山 67800 78800  
漢 口 71100 76100 59900
大 通 82300 92600  

1998年宜昌的最大30天洪量和60天洪量與1954年、1931年比較(詳見表 3),30天洪量與1954年相當,比1931年多314億立方米;60天洪量比1954年多97億立方米,比1931年多652億立方米,從洪水總量看,洪水重現期約為100年。

表3洪水總量對比表
單位:億立方米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宜昌 實測 1379 2545 1386 2448 1065 1893

漢口 實測 1754 3365 1730 3220
還原 1885 3536 2182 3830 1922 3302
大通 實測 2027 3951 2194 4210
還原 2193 4174 2576 4900
1998年長江中下游洪水情況與1954年不同。1954年長江中下游堤防多處潰口和分洪,分蓄洪水總量高達 1023億立方米; 1998年主要是洲灘民垸潰決,僅分蓄洪水100餘億立方米。如果都將潰口和分洪的水量還原到河道中去,再進行對比,漢口1998年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7億立方米,比1931年少37億立方米,洪水重現期約為30年;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4億立方米,比1931年多234億立方米,洪水重現期約為50年。大通站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383億立方米,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726億立方米。如果不考慮潰口和分洪的水量還原,漢口實測最大30天和60天洪量分別比1954年多24億立方米和145億立方米;大通站分別比1954年少167億立方米和 259億立方米。

綜上所述,1998年長江荊江河段以上洪峰流量小於1931年和1954年,洪量大於1931年和1954年;城陵磯以下的洪量大於1931年,小於1954年。從總體上看,1998年長江洪水是本世紀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僅次於1954年。據1877年以來宜昌水文站實測資料統計,長江宜昌曾出現大於6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27次。據歷史調查資料,1860年、1870年,宜昌洪峰流量分別達到9.25萬立方米每秒、10.5萬立方米每秒,遠大於1998年和1954年。

水位高的原因

1998年長江洪水量級小於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卻普遍高於1954年,有360公里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過歷史最高記錄。水位高的主要原因是:

——潰口和分洪水量比1954年少。1954年長江中下游潰口和分洪總水量高達1023億立方米,1998年只有一些洲灘民垸分洪、潰口,分蓄水量只有100多億立方米。如果1954年分洪和潰口的水量與1998年相當,則當年城陵礬附近水位將比1998年實際水位還要高1米左右。

——湖泊調蓄能力降低。歷史上我國江河兩岸地勢低洼地區分布著眾多的湖泊,是調蓄洪水的天然場所。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人與水爭地的現象日趨嚴重,大量的湖泊被圍墾,調蓄容積急劇減少,加重了洪澇災害。1949年長江中下游通江湖泊總面積17198平方公里,目前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陽湖仍與長江相通,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近40多年來,洞庭湖因淤積圍墾減少面積16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100多億立方米,鄱陽湖減少面積14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80多億立方米。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調蓄容積對1998年實際洪水量進行演算,洞庭湖、鄱陽湖及長江中游1998年的洪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

——長江與洞庭湖的水流關係發生變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長江的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後,荊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加大,上游來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減少,而其下遊河道過流能力沒有相應增加,從而造成城陵磯附近水位壅高。

長江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重了中下游地區防洪的壓力。據宜昌水文站近50年資料統計,年平均輸沙量約5.2億噸,年際變化不大,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漢口河段年平均輸沙量為4.3億噸,宜昌與漢口間的年輸沙量差值約1億噸左右,主要淤積在洞庭湖區。近40多年來,洞庭湖淤積量約40億噸,淤積減小了湖泊容積,抬高了洪水位。長江中下游幹流河床相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其中城陵礬至武漢之間部分河段較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前有所淤積。

松花江洪

1998年入汛之後,松花江上游嫩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先後發生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發生在6月底至7月初,洪水主要來自嫩江上游及支流甘河、諾敏河。第二次洪水發生在7月底至8月初,洪水以嫩江中下游來水為主,支流諾敏河、阿倫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發生了大洪水。第三次洪水發生在8月上中旬,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支流諾敏河古城子水文站、雅魯河碾子山水文站、洮兒河洮南水文站水位均超過歷史記錄,洪水重現期為100~1000年。受各支流來水影響,嫩江幹流水位迅速上漲,同盟、齊齊哈爾、江橋和大賚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別為170.69米、149.30米、142.37米、131.47米,分別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25米、0.69米、1.61米、1.27米。在嫩江堤防6處漫堤決口的情況下,齊齊哈爾、江橋、大賚站的洪峰流量都超過了1932年。

松花江幹流哈爾濱8月22日出現最高水位120.89米,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84米,流量16600立方米每秒,洪水重現期約為150年,大於1932年(還原洪峰流量16200立方米每秒)和1957年(還原洪峰流量14800立方米每秒)洪水,為本世紀第一位大洪水

西江、閩江洪水

6月份,珠江流域的西江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西江支流桂江上游桂林水文站6月份連續出現4次洪峰,最高水位達147.70米,為歷史實測最高值。受上游乾支流來水和區間降雨的共同影響,西江幹流梧州最大流量52900立方米每秒,水位26.51米,為本世紀第二位大洪水。

6月中下旬,福建閩江支流建溪、富屯溪流域出現持續性暴雨,致使閩江幹流發生大洪水。閩江幹流水口電站最大入庫流量37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經水庫調蓄後,幹流竹岐水文站最高水位16.95米,最大流量33800立方米每秒,為本世紀最大洪水,洪水重現期約為100年。

1998年大洪水的災情

1998年洪水大、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洪澇災害嚴重。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廣大軍民奮勇抗洪,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水利工程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減少了災害造成的損失。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據各省統計,農田受災面積2229萬公頃(3.34億畝),成災面積1378萬公頃(2.07億畝),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省(區)受災最重。

1998年長江的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樣,都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但洪水淹沒範圍和因災死亡人數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少得多:

——洪水淹沒範圍小。1931年乾堤決口300多處,長江中下游幾乎全部受淹。1954年乾堤決口60多處,江漢平原和岳陽、黃石、九江、安慶、蕪湖等城市受淹,洪水淹沒面積3l7萬公頃(4755萬畝),京廣鐵路中斷100多天。1998年長江乾堤只有九江大堤一處決口,而且幾天之內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幹線沒有受淹。長江中下游幹流和洞庭湖、鄱陽湖共潰垸1075個,淹沒總面積32.1萬公頃(482萬畝),耕地19.7萬公頃(295萬畝),涉及人口229萬人,除湖南安造垸為重點垸,湖北孟溪垸為較大民垸,湖南灣南垸、西官垸為蓄洪垸外,其餘均屬洲灘民垸。

——死亡人數少。在本世紀長江流域發生的三次大洪水中,1931年死亡14.5萬人,1954年死亡3.3萬人, 1998年受災嚴重的中下游五省死亡1562人,且大部分死於山區的山洪、土石流。

防 汛 與 抗 洪

1998年的抗洪鬥爭,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中央明確提出了確保長江大堤安全、確保重要城市安全、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抗洪目標,作出了大規模調動人民解放軍投入抗洪搶險,軍民協同作戰的重大決策。廣大軍民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奮力抗洪搶險,成功地抗禦了一次又一次洪水的襲擊,取得了抗洪搶險鬥爭的全面勝利。防汛抗洪的主要措施是:

——充分準備,全面部署。汛前,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提早作出了長江可能發生全流域型大洪水的判斷;較往年提早一個月召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對防汛抗洪的各項準備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檢查了大江大河特別是長江的防汛準備工作,督促落實各項措施;公布大江大河行政首長防汛責任制名單,加強社會輿論監督;組織修訂印發了大江大河洪水調度方案,落實了各項防洪預案;加大汛前投資,應急加固了一批險工險段險庫險閘;實搶險隊伍,儲備了防汛搶險物資,為戰勝洪水奠定了基礎。各級水利部門認真抓好各項防汛準備工作。按照國務院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各地對防汛準備工作作了周密安排。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按照防禦1954年全流域型大洪水的要求,加大了防汛準備工作力度。其他各省區也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做了大量防汛準備工作。

——統一指揮,正確決策。在整個抗洪搶險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時刻關注汛情的發展,高度重視災區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直接領導抗洪鬥爭。8月7日,在長江抗洪的緊要關頭,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作出了《關於長江抗洪搶險工作的決定》,對抗洪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親赴第一線指揮抗洪搶險救災。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定,8月11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湖北荊州召開特別會議,針對長江防汛極為嚴峻的形勢,決定採取嚴防死守長江大堤的8條具體措施,要求各地加大巡堤查險力度,突擊加高加固長江大堤,做好搶大險尤其是潰口性險情的準備,及時排除險情,及時補充搶險料物,合理部署和使用抗洪搶險力量,做好洪水科學調度。

8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大堤4-5號通航閘之間基礎發生重大管涌險情,導致大堤決口。險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國務院領導親臨現場視察,立即組織各方面力量全力堵口,中央軍委緊急調動部隊迅速趕赴現場。由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技術顧問組在現場研究制定了堵口方案,決定在決口處沉船外側搶築圍堰,減小決口處的流量;在決口處由部隊搶築鋼木組合結構壩進行封堵;在決口下游側再修築第二道圍堰,防止災情擴大。經過軍民奮勇拼搏,8月12日堵口成功。此次決口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8月16日,宜昌出現第六次洪峰。根據預報,沙市水位將超過45米。按照防洪預案,荊江分洪區有可能啟用,湖北省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前轉移了荊江分洪區內的民眾,做好了分洪準備。黨中央、國務院對荊江分洪區運用問題極為重視,提出明確要求。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現場召集有關專家分析了當時的抗洪形勢:第一,荊江分洪區的作用主要是保護荊江大堤的安全。荊江大堤十多年來已按防禦45米的設計水位進行了加固,大堤在設計水位之上還有2米超高。水文部門預報沙市洪峰水位為45.3米,距堤頂尚有1.7米安全超高。荊江大堤經過幾十天高水位實際考驗,無重大險情。因此,對荊江大堤來講,只要進一步加強防守,不啟用荊江分洪區,安全是有保障的。第二,長江上游和三峽區間降雨已暫時停止。據水文部門計算分析,這次洪水過程需要分洪的超額洪量只有2億立方米左右,為此而啟用有54億立方米分洪容積的荊江分洪區損失太大。第三,從當時長江防守最緊張的洪湖、監利河段堤防防守情況看,該河段遠離荊江分洪區,荊江分洪區分洪對降低這一河段的洪水位作用不大。當時水文部門預報,第六次洪峰推進到洪湖,其洪水位比煎一次洪峰低。洪湖地區軍民團結抗洪,已經連續戰勝了五次洪峰,只要繼續嚴防死守是可以戰勝洪水的。根據以上分析,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不啟用荊江分洪區,繼續嚴防死守長江大堤;加強科學調度,湖北、湖南、四川、重慶境內的有關水庫盡全力攔蓄洪水,削減洪峰流量。經廣大軍民奮力抗洪搶險,長江第六次洪峰8月17日通過沙市,水位45.22米,避免了運用荊江分洪區帶來的損失。

——軍民聯防,全力搶險。1998年大洪水,使長江、松花江相當一部分堤防超設計水位擋水,有300多公里堤防低於洪水位,靠搶修子堤擋水。長江乾堤出現各類險情9000多處,松花江乾堤出現各類險情6000多處。在抗洪關鍵時刻,黨中央及時作出了大規模調動人民解放軍投入抗洪搶險的重大決策。1998年汛期,解放軍、武警部隊投入長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搶險的總兵力達36.24萬人,有110多位將軍、5000多名師團幹部參加了抗洪搶險,動用車輛56.67萬台次,舟艇3.23萬艘次,飛機和直升機2241架次。他們以對國家和人民無限忠誠和勇於獻身的精神,承擔了急難險重的抗洪搶險任務,在防守洪湖江堤、搶堵九江決口、保衛大慶油田和哈爾濱市等一系列重大抗洪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抗洪搶險鬥爭中,人民子弟兵同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的地方廣大幹部民眾一道,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戰勝了一次又一次洪水,保住了大堤。據統計,全國參加抗洪搶險的幹部民眾在8月下旬達到高峰,共800多萬人,其中長江流域670萬人,東北地區110萬人。

——齊心協力,全民抗洪。全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克服一切困難,全力支援災區做好抗洪救災工作。國務院決定動用總理預備費,增撥抗洪搶險資金數十億元。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民政部及時下撥資金、物資。鐵道部門安排抗洪救災軍用專列278對,運送部隊官兵12萬餘人,緊急運送救災物資5萬多車皮。民航系統安排抗洪搶險救災飛行1000多架次,運送救災物資和設備560多噸。交通部及時決定在長江中游江段實施封航,以利大堤安全。通信部門保證了防洪抗洪的通信暢通。電力部門保障了抗洪搶險的電力供應。公安部門大力加強災區的社會治安工作。新聞宣傳部門及時、全面地報導汛情和抗洪搶險情況,大大激勵了抗洪軍民的鬥志。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從全國務地緊急調撥了大量搶險物資,共調撥編織袋工億多條、編織布1400萬平方米、無紡布286萬立方米、橡皮船2415隻、衝鋒舟760艘、救生衣59.92萬件、救生圈7.74萬隻、帳篷4650頂、照明燈3082台、鉛絲455噸、砂石料6.79萬立方米、防汛車136台、搶險機械46台,調出物資總價值4.94億元。據統計,在1998年抗洪搶險鬥爭中,各地調用的搶險物料總價值130多億元。全國各族人民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災區。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和各地民政部門收到的各界捐款35億元,捐物折款37億元。香港特別行政區各界人士、澳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十分關心受災民眾,為災區踴躍捐款捐物。友好國家、國際機構、外國企業以及國外友好人士也熱情支援中國的抗洪救災。

——科學調度,科學搶險。在抗禦1998年長江大洪水過程中,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慶等5省市的763座大中型水庫參與了攔洪削峰,攔蓄洪量340億立方米,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抗禦長江第六次洪峰時,隔河岩、葛洲壩等水庫通過攔洪削峰,降低了沙市水位0.40米左右;漢江丹江口水庫最大入庫流量1830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僅1280立方米每秒,削減洪峰93%,避免了武漢附近杜家台等分洪區分洪,減輕了武漢市防守的壓力。據統計,1998年全國共有1335座大中型水庫參與攔洪削峰,攔蓄洪量532億立方米,減免農田受災面積228萬公頃(3420萬畝),減免受災人口2737萬人,避免200餘座城市進水。

在1998年抗洪搶險鬥爭中,各級水利部門及時掌握並認真分析研究汛情,及時提出指揮調度意見,氣象部門及時作出天氣預報,為指揮調度提供依據。水利、氣象等方面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對雨情、江河水情、大堤險情和防守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和判斷,及時提出建議和意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水利部先後派出30多個工作組和專家組,奔赴抗洪第一線進行指導。據統計,長江流域的抗洪搶險人員中共有各級工程技術人員5萬多人。在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各地採取了正確有效的搶險措施,使大量的工程險情轉危為安,確保了人民民眾生命安全。

——依法防洪,嚴格執法。在1998年汛情緊急時刻,江西、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規定,相繼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黑龍江省宣布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等沿江市縣進入緊急防汛期。各級防汛指揮部依法徵用物料、交通工具等防汛搶險急需物資,清除江河行洪障礙,嚴肅懲處失職的防汛責任人。依法防洪在1998年抗洪鬥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及時做好救災和衛生防疫工作,保障災區人民生活。黨中央、國務院和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對救災和衛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視,各級民政和衛生部門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受災民眾得到了妥善安置,其吃、穿、住、醫等基本生活條件得到了保障。災區民眾的過冬生活也得到了妥善安排。衛生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大災之後沒有出現大疫。受災地區傳染病疫情總體呈平穩趨勢,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報告的26種甲、乙類傳染病累計發病率低於前5年的水平。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乙型腦炎和瘧疾發病數低於1997年。與災害相關的皮炎、紅眼病、腸炎等疾病得到了及時治療。

關於防汛抗洪工作的具體經驗,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水利部也作了認真總結。

災後重建與江河治理

我國是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1949年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初步建成了防洪體系和農業灌溉系統,為保障國民經濟發展、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隨著人口增加,經濟快速發展,防洪標準低、人與水爭地問題日益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也逐漸暴露。洪澇災害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水資源短缺越來越成為我國農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1998年大洪水過後,黨中央、國務院對災後重建、江湖治理和興修水利工作極為重視。199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五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進一步加強水利建設;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並重、防汛抗旱並舉的方針。隨後,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災後重建、整治江湖、興修水利的若干意見》,對災後水利建設作了全面部署。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方針和部署,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實施封人植樹、退耕還林,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改善生態環境。全面停止長江、黃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採伐。重點治理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地區,大力實施營造林工程,擴大和恢復草地植被,逐步實施25度以上坡地退耕還林,加快25度以下坡地改梯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開展森林植被保護工作,強化生態環境管理。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嚴格執行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批制度,建設項目必須與水土保持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依法劃分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治理區、重點監督區,落實防治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堅決控制新的水土流失。以小流域為單元,實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蓄水保土拼作措施相結合,形成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

——做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和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對在1998年洪水中潰決和影響行洪的江河湖泊洲灘民垸,清除圩堤,移民建鎮,恢復行蓄洪能力。一些條件較好的民垸,實行“退人不退耕”的辦法,一般洪水年可正常耕作,遇較大洪水時,進洪調蓄洪水。加快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因地制宜地採取建安全區、築安全台和移民建鎮等方式,安置好蓄滯洪區內的居民;區內修建必要的道路和通信設施,並抓緊研究制定因分蓄洪水而遭受損失的補償辦法,建立保險機制。

——加高加固堤防。把堤防加高加固作為災後江湖治理工作的重點,通過實施綜合防洪措施,使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能防禦建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重點地段達到防禦百年一遇洪水的標準。重點做好堤防基礎防滲和堤身隱患處理,以及高程不足堤段的加高培厚。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確保防洪工程質量。

——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設。對洪澇災害頻繁,尚未修建控制性工程的主要江河,繼續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抓緊修建乾支流水庫。抓緊三峽、小浪底等在建水庫工程的建設,儘快發揮防洪作用。繼續抓好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

——加強河道的整治。加強長江、黃河等江河下遊河道的河勢控制和崩岸治理。在洞庭湖區及其四水尾閭、鄱陽湖區及其五河尾閭、松滋口等長江三口洪道,對因淤積影響行洪的河段進行清淤疏浚。黃河結合堤防淤背進行清淤疏浚。海河、淮河、松花江等江河淤積嚴重的河段,也要進行清淤,增加泄洪能力。堅決清除河道行洪障礙,保持行洪暢通。

——提高防洪現代化技術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用5年左右的時間,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的原則,逐步建成覆蓋全國重點防洪地區的防汛指揮系統;加速發展氣象衛星和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網,配備現代化水文觀測設施,加強暴雨洪水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抗洪搶險方面的科研工作,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技術、堵口技術、堤防防滲技術和隱患探測技術的攻關,研製抗洪搶險急需的、實用的新設備和新材料;積極組建抗洪機械化搶險隊,加強搶險人員技術培訓,建設一批現代化搶險隊伍。

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決定增加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資,加強江湖治理,興修水利,儘快提高我國抗禦洪澇災害的能力,並同時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水利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紮實做好各項工作,保障國民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人名

① 洪水(1906-1956) 原名武元博。生於越南河內一個地主家庭。15歲考入師範學校,17歲赴法考察時結識胡志明,1924年到廣州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改名洪水。1932年,以師職幹部身份到瑞金紅校任教。1934年,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同年參加長征。抗戰爆發後在山西、河北等地開展抗日工作。1945年回到越南,改名阮山,任軍區司令員,授少將軍銜。1950年再到中國,任中央統戰部越南科負責人。後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任中央軍委條令局副局長、《戰鬥訓練》雜誌社社長兼總編。1955年,被授予解放軍少將軍銜,1956年患癌症後回越南,在河內病逝。

人民解放軍於20世紀50年代授銜的一千多名將軍中,只有一名外籍人。這位在中國名叫洪水的將軍,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銜,是世界少有的兩國將軍之一。毛澤東曾評價說:“洪水的性格是執著、透明的。這樣的幹部使用得好,是馳騁千里的駿馬,否則就是愛尥蹶子的馬。”這段話,最好地概括了他光輝而又曲折的戰鬥一生。

科普讀物(三)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是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
《歷史》
《趣味物理學》
《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
《洪水》
《我們的選擇:氣候危機的解決方案》
《基因科學簡史生命的秘密》
《地理常識全知道》
《綿長的海岸》
《海洋水文知多少》
《美國最新圖解百科·昆蟲的生活》
《50件關於保護動物的小事》
《人與動物的故事:猿啼如歌》
《世界之最大全集》
《原子與材料》
《中國野生動植物觀賞指南》
《糾纏態:物理世界第一謎》
《野生動物:人類的朋友》
《空中動物》
《陸地動物》
《人類的猿性》
《科學原來如此:千姿萬態的動物》
《美麗的珊瑚礁》
《海洋動物》
《美國最新圖解百科——植物的世界》
《6度一個愈來愈熱的星球》
《全球變暖》
《宇宙簡史》
《地球人看到的火星發現》
《科學原來如此:宇宙的狀態現代宇宙學入門》
《科學原來如此:無限寥廓的宇宙》
《科學原來如此:生生不息的植物》
《遼闊的大陸架》
《天氣改變了歷史》
《人類始祖》
《美國最新圖解百科——地球與地貌》
《史前生命》
《科學原來如此:滄桑變化的地理》
《科學原來如此:傳輸力量得能源》
《生命初始》
《科學原來如此:萬方縱橫的交通》
《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
《美國最新圖解百科水生生物》
《乾旱》
《美國最新圖解百科——太空與行星》
《霧煙霧酸雨》
《氣候變化》
《海洋權益知多少》
《富饒的鹽水濕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