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花樣年華》

《法國花樣年華》

《法國花樣年華》是一部由迪戴·豪德品執導,埃洛迪·布歇主演的倫理劇情片,本片講述的是在巴黎的一所學校里發生的事情,上映於1995年。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法國花樣年華》《法國花樣年華》
《法國花樣年華》《法國花樣年華》

在法國一所學校里,預備班學生克勞德跳樓自殺,德爾菲娜是唯一見證人,於是她展開調查,並因此認識克勞德的前男友阿塞爾,一種不正常的吸引力在二者之間開始產生。這是一部繼承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神韻,飽含法國電影特質的影片,即使換掉原聲,抽離溶鏡、黑場、插入鏡頭等技巧,它都是一部文藝氣質濃烈的法國電影,這種氣質既傳承自杜拉斯的主題堅持,也來源於侯麥的女性視角,它是憂傷的、它是敏感的。

《墮落的天使》(或譯《花樣年華法國激情篇》)分為眩暈、陰謀同盟、我是懦夫、盟約、L’historiedeclaude、ChosepromiseChosedue等六個章節進行,這六個關鍵字概括了每一章節的主題。

影片是以德爾菲娜作為敘事主線的,她是巴黎一所高等師範學院文學系預備班的學生,在教學樓,她偶然見證了克勞德的死亡,而後介入調查。克勞德是敘事副線,她是阿塞爾的女友,經常思考一些形而上的東西。兩條線索匯聚於圖書館,兩人面對面看書,一個過肩鏡頭後,兩位女主角開始交談,克勞德對德爾菲娜說“怕死不能自殺,看完這本書會更了解”,一語成讖,這句話隱喻了克勞德的死亡,她的死亡是那么的突然,顯然事關愛情。

克勞德死後,受驚的德爾菲娜開始調查,因此認識了阿塞爾。在德爾菲娜看來,阿塞爾是個風度翩翩的富家子弟,於是她迅速愛上阿塞爾。儘管阿塞爾與克勞德的死不無關係,但女性會很容易陷入一種狂熱的愛情,結果通常是不被顧及的,最後德爾菲娜又棄阿塞爾而去,整個過程她都占據著優勢地位。導演的這種處理符合我們對於法國式愛情的印象:缺乏由頭、迅速、濃烈。侯麥的電影是這一類型的典範,侯麥的電影習慣於設定一個聰慧、強力的女主角,她們敏感、內向,卻固執堅定。女主角會先知般審視男主角、最終知曉事實的真相。德爾菲娜不離不棄地追尋著克勞德的死因,在電影最後查明真相,並蹂躪了阿塞爾,令他痛哭流涕,儘管此中,德爾菲娜曾依戀於阿塞爾,也許,一段戀情,只需要抵死纏綿一次,過後便橋歸橋、路歸路。

溶鏡、黑場、插入鏡頭等技巧加深了電影的法國氣質,這種氣質輔以鏡頭語言、色彩,最終形成了本片的文藝氣質。使用溶鏡、黑場,目的都在於過場、跳轉情節,影片使用的一個溶鏡、四個黑場,把德爾菲娜從情節、情緒里抽離出來,最終指向電影的結局,這種新浪潮電影習慣的技巧被導演Dider·Haudepin在1995年使用,頗有一絲古典主義和向新浪潮致敬的味道;插入鏡頭則更加的法國化,本片的插入鏡頭則均有目的。克勞德的錄像在影片中不時插入,建構了另一個敘事文本,這個文本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對德爾菲娜的調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蒙克的名畫《吶喊》的插入完全符合德爾菲娜不安、苦悶的心境,《吶喊》的意象和德爾菲娜的情緒在這裡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在鏡頭色彩上,電影多採用暖色調,這種愉悅的色調與整個電影憂傷的氣質構成強烈的對比,就像杜拉斯的小說。

更有意思的是,德爾菲娜的氣質像極了杜拉斯電影《情人》中的珍·瑪琪,都有著纖細的外貌,敏感、內向的性格,內里則藏著一顆憂傷的心。

影片榮譽

獲獎記錄1995年坎城電影節提名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