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們的世界》

《沒有我們的世界》

《沒有我們的世界》作者艾倫·韋斯曼,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屬科普類書籍。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沒有我們的世界》沒有我們的世界

★本書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實驗,是極富想像力寫作的偉大創舉。--比爾。麥克吉本 《深度經濟》《自然的終結》作者
如果人類明天消失,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學者艾倫·韋斯曼在其新書《沒有我們的世界》中描述了人類消失後的地球。從該本書中,人們可以懊悔於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慨嘆於世事變遷的無奈,但更會感悟於人類文明的意義。
《沒有我們的世界》向我們展現了這樣的圖景:人類消失後沒幾天,在紐約捷運系統中泛濫的洪水將開始腐蝕城市的根基。此外,隨著各個城市的分崩離析,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將讓位於真正的叢林。它描述了充斥著化學物質的農場將如何退回原始狀態,不計其數的鳥類將獲得新生、興旺繁盛,而蟑螂則會面臨滅頂之災,因為在沒有我們的城市中再也沒有供熱系統。
 《沒有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想像力,引人入勝,幾乎能讓人像受了催眠術一般迷醉徜徉。在你坐下來讀書之前,你可得確保你有足夠的時間,因為你會被艾倫·韋斯曼“劫持”到另一個世界裡,久久地沉迷其中。這本書或許能夠改變人類,讓這個星球發生真正意義上的變化。
——查爾斯·沃爾弗斯, 《 洛杉磯時報》圖書獎作品《鯨魚和超級計算機》的作者
艾倫·韋斯曼勾勒出我們作為一種既顯赫又恐怖的物種所處的境地。他與讀者進行交流;他對地球和人類的愛顯得真摯而透明。
——巴里·洛佩茲,《北極夢想》的作者
這部作品精確地描繪了事物變得支離破碎的過程,所涉及的領域之寬泛不禁令人吃驚……文字清晰透徹、飽含情感。認識到人類的處境之後我不止一次地瞠目結舌。我相信這本書會成為經典之作。
 ——丹尼斯·柯文頓,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最終角逐的《拯救與沙山》的作者
引人入勝,尖銳犀利,見解深刻,文筆優美,《沒有我們的世界》展現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滄桑的筆調和帶有悲劇色彩的辭藻遠遠超越了乾澀而枯燥的科普著作。對於一個正在玩弄自身命運的物種而言,這是本極其重要的書。
——詹姆士·霍華德-昆斯特勒, 《漫長的緊急狀況》的作者

內容簡介

《沒有我們的世界》里,艾倫·韋斯曼以全新的視角探討我們人類對這個星球的影響:他引導我們在腦海中勾勒一個沒有我們的世界。
在這部影響深遠的作品中,韋斯曼向我們闡述了以下內容:人類銷聲匿跡以後,我們的基礎設施建築是如何土崩瓦解,最終又如何消失殆盡的;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許會像化石一樣萬世永存;銅管和配線會在地質運動的作用下擠壓成透著紅色的岩石懇為什麼我們最早期的樓房可能成為世界上保存時間最久的建築,而塑膠、青銅雕塑、無線電波和一些人造的物質又將如何成為我們留給宇宙的最永恆的禮物。
《沒有我們的世界》向我們展現了這樣的圖景,人類消失後沒幾天,在紐約捷運系統中泛濫的洪水將開始腐蝕城市的根基。此外,隨著各個城市的分崩離析,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將讓位於真正的叢林。它描述了充斥著化學物質的農場將如何退回原始狀態,不計其數的鳥類將獲得新生、興旺繁盛,而蟑螂則會面臨滅頂之災,因為在沒有我們的城市中再也沒有供熱系統。
他還告訴我們,人類的哪些破壞活動是永不磨滅的,我們最傑出的藝術和文明中哪些將留存最久。這是一部筆觸細膩的敘述性寫實文學,科學性和可讀性的完美結合使讀者易於接受書中的現點。它深刻剖析了我們對這個星球的影響,視角新穎獨到,不同於其他作品。

作者介紹

艾倫·韋斯曼,屢獲殊榮的新聞記者,他的報導在《哈珀斯》 、《紐約時報雜誌》、《大西洋月刊》、《發現》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等地方發表或播報。他曾是《洛杉磯時報雜誌》的特約編輯,現在新聞從業者團體Homelantls Productionsrp擔任資深出品人,並在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國際新聞學課程。《沒有我們的世界》是他對一篇文稿《沒有人類的地球》(發表於2005年《發現》雜誌)的擴充,被評選為“2006年度美國最佳科學寫作”。

科普讀物(十四)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新編選答式十萬個為什麼:科技篇》
《新編選答式十萬個為什麼:生活篇》
《神秘的高山》
《水中動物》
《木乃伊超級恐怖檔案》
《太空探險》
《最大的動物:藍鯨》
《自然觀察日記》
《千古魔鏡:化石》
《動物建築師》
《珍禽異獸》
《神秘的科學王國》
《海洋探秘》
《狂野地球》
《戴面具的怪星》
《探索正未有窮期:21世紀科學難題》
《火車:1825年以來生產的900多種不同類型的蒸汽汽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
《美麗的鳥》
《百事通萬年曆》
《人類未解之謎:中國卷》
《花卉·作物》
《超級恐龍總動員:白堊紀2》
《超級恐龍總動員:開篇》
《超級恐龍總動員:侏羅紀2》
《超級恐龍總動員:侏羅紀1》
《超級恐龍總動員:白堊紀5》
《超級恐龍總動員:白堊紀4》
《超級恐龍總動員:白堊紀1》
《超級恐龍總動員:白堊3》
《超級恐龍總動員:三疊紀》
《超級恐龍總動員:侏羅紀3》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4:鯊魚與海狗》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6:瓢蟲》
《植物保護學》
《科學名著賞析:地理卷》
《諜報密碼》
《中國歷史大洪水調查資料彙編》
《BOX系列6——科學幽靈》
《地圖上的故事》
《地圖上的故事:地域篇》
《神童知識樂園海底兩萬里課外讀物》
《神童知識樂園人類未解之謎課外讀物》
《神童知識樂園世界未解之謎課外讀物》
《神童知識樂園十萬個為么課外讀物》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螢火蟲》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5:螃蟹》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2:蟋蟀》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8:深海魚》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6:海龜》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1:螞蟻》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2:蝴蝶》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10:蚜蟲》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20:魷魚與章魚》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8:金甲蟲》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9:螳螂》
《紫森林》
《你的腦袋幾斤幾兩:101個你想不到的問題及有趣答案》
《金絲猴部落》
《揭開動物的秘密:走進科學》
《電梯驚魂》
《致命一吻》
《乾屍復活之謎》
《恐怖的山村》
《怕癢石之謎》
《中國水怪調查》
《生死置換》
《誰在害我》
《時空之謎》
《解密江湖騙術》
《水的警示》
《談天說地》
《趣味邏輯》
《死亡之旅:揭開死神的神秘面紗》
《植物(精):咪咪書》
《人體漫遊:解讀人體的神奇密碼》
《與人共舞:展現細菌的秘密生活》
《新世紀小小百科:人體運動》
《愛麗斯漫遊數學奇境》
《恐龍歷險記》
《爬蟲歷險記》
《人體歷險記》
《鳥類·昆蟲》
《新法布爾自然觀察法24:龍蝦與蝦》
《世界國名的故事》
《大猩猩》
《植物世界中的100個魔法問號》
《體部磁共振成像》
《認認想想上冊》
《動物的故事》
《原子寶寶的奧秘10(人造的太陽核聚變)》
《探秘地球100問》
《科羅拉多河探險記》
《江湖海洋:極限英雄》
《地理科學之窗》
《趣談:200個人們普遍忽略的問題》
《企鵝的腳為什麼不怕凍?》
《細說未知世界36大懸案》
《誰說男人不會懷孕》
《兇猛酷動物——X使命3D系列》
《身邊的經濟學》
《天機真的不可以泄露嗎:帶你走進“平衡”之門》
《神奇的“死光”:雷射寫真》
《何方飄來兩朵烏云:攜手相對論與量子論》
《昆蟲征服世界》
《摩登原始人》[書籍]
《西沙群島珊瑚礁考察記》
《細說世界萬物由來全集》
《動物知識翻翻書:噴火的龍》
《動物知識翻翻書:奇異的獨角獸》
《動物知識翻翻書:兇猛的鯊魚》
《BOX系列5:骨中罪》
《數學的奧妙》
《田祖有神:明清以來的自然災害及其社會應對機制》
《哲人石》
《獸行記》
《尋蟲記》
《北極圈裡尋恐龍——絕地科考筆記》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
《100個速算謎題:助你成為計算高手》
《動物·家畜》
《大自然的精靈:電的故事》
《力與弧的交融:運動中的科學圖說》
《千奇百怪的動物》
《古本山海經圖說》
《抓住引力》
《拿破崙的紐扣:改變歷史的16個化學故事》
《趣味語文》
《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
《元素的故事》
《撒哈拉沙漠》
《趣味地球化學》
《沒有我們的世界》
《太空歷險記》
《古獸真相》
《中國未解之謎》
《海洋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
《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
《陸地動物》
《世界未解之謎》
《超級英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