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與財產權》

《污染與財產權》

《污染與財產權》,作者是(美)科爾 著,嚴厚福,王社坤 譯 ,由 北京大學 出版社於 2009 年出版。描述的是該書評估了基於公共財產權的方法、基於共有財產權的方法以及基於私人財產權的方法在環境保護中的效用,發現它們都是有用的,同時也都存在著局限。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勢和缺陷,在不同的生態、制度、技術以及文化條件下,這些優勢或缺陷可能會最大化或者最小化。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美)科爾 著,嚴厚福,王社坤 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2-1
開本:16開
污染與財產權污染與財產權

ISBN:9787301160633
定價:¥29.00

內容簡介

該書評估了基於公共財產權的方法、基於共有財產權的方法以及基於私人財產權的方法在環境保護中的效用,發現它們都是有用的,同時也都存在著局限。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勢和缺陷,在不同的生態、制度、技術以及文化條件下,這些優勢或缺陷可能會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沒有任何一種財產權體制可以被證實在所有的情況下,考慮到政策的各個層面時都優於其他所有的財產權體制。通過案例分析和經驗研究,本書認為,污染與財產權之間的關聯,最終取決於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起支配作用的經濟、制度、技術以及生態條件。因此,在一個依賴於多種(經常是混合)財產權體制的社會,環境保護很可能會更加有效。
該書適合於高等法學院校和經濟院校師生、政府官員以及熱心於環境保護事業的人士閱讀,也可作為高等法學院校和經濟院校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污染與財產權:概念框架
第一節 無主物所獲照料最少
第二節 如果財產權制度的缺位是污染的原因,那么財產權制度缺位的原因又是什麼
第三節 理想(不存在的)世界中的污染與財產權
第四節 現實、次優世界中的污染與財產權
第五節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解決自由獲取悲劇的公共財產權/管制方法
第一節 環境物品的公共所有權
第二節 證明公共/國家所有權正當性的表面上確鑿的理由
第三節 國家管制:一種隱含地確立的公共財產權
第四節 環境物品的公共/國家財產權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解決自由獲取悲劇的混合財產權/管制體制
第一節 理論上的可交易的排污權
第二節 實踐中的可交易的排污權
第三節 評估作為一種環境管制方法的排污權交易體制
第四節 通過自然保護地役權和土地信託的部分公有化
第四章 混合財產權/管制體制的制度與技術限制
第一節 環境保護工具選擇中制度與技術方面的決定性因素
第二節 環境工具選擇的“經驗”研究
第三節 美國《清潔空氣法》的工具選擇(1970—1990年):制度和技術的視角
第四節 制度和環境政策的含義
第五章 自由市場環境保護主義的理論與局限(私人財產權/非管制體制
第一節 世界範圍內的私有化趨勢
第二節 私有化如何構成
第三節 自由市場環境保護主義的理論
第四節 公共所有權、官僚的管理失誤和政府失靈
第五節 完全私有化的“解決方案”
第六節 自由市場環境保護主義的局限
第七節 現實的私有化
第六章 共有財產權體制在環境保護中的有限效用
第一節 什麼是共有財產
第二節 用共有財產權體制避免自由獲取悲劇
第三節 共有財產權解決方案的局限
第四節 艾莉諾·奧斯特羅姆的共有財產權理論
第五節 最後的忠告:“成功”並不總是它被宣稱的那樣
第七章 基於環境保護的財產權體制選擇的複雜性
第一節 構建財產權體制選擇的模型:如何判斷“最優”
第二節 認真對待覆雜性
第三節 本質上仍然是社會實驗
第八章 財產權體制的衝突:徵用問題
第一節 徵用法簡介
第二節 公共財產權體制和私人財產權體制衝突時的徵用
第三節 法學和政策內涵
第四節 結論
第九章 最後的思考
參考文獻
索引
英語姓名譯名sk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