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偶談》

《池北偶談》

《池北偶談》又名《石帆亭紀談》,共二十六卷。清代筆記小說集,部分內容由作者兒輩記錄整理而成。

簡介

《池北偶談》又名《石帆亭紀談》,共二十六卷。清代筆記小說集,部分內容由作者兒輩記錄整理而成。全書近一千三百條,分成四目:一,談故:記敘清代典章與科甲制度、衣冠勝事等;二,談獻,主要記敘明中葉至清初名臣、畸人、烈女等事;三,談藝,評論詩文,採擷佳句;四,談異,記敘神怪傳聞故事。四目中,前三目以史料價值受人重視,唯第四目較富文學色彩和小說特點,所記故事亦頗能引人入勝。

內容

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老屋數椽在其北。餘宦遊三十餘年無長物,唯書數千卷庋置其中,輒取樂天池北書庫之名名之。池上有亭,形類畫舫曰石帆者,予暇日與客坐其中,竹樹颯然,池水清澈,可見毛髮,游儵浮沈,往來於寒鑒之中,顧而樂之,則相與論文章流別,晰經史疑義,至於國家之典故,歷代之沿革,名臣大儒之嘉言懿行,時亦及焉。或酒闌月墮,間舉神仙鬼怪之事,以資嗢噱;旁及遊藝之末,亦所不遺。兒輩從旁記錄,日月既多,遂成卷軸。因憶二十年來官京師所聞見於公卿大夫之間者,非甚不暇,未嘗不筆之簡冊,散在篋中,未遑編劃。一日,乃出鼠蠹之餘,盡付兒輩,總次第為一書,區其條目:曰談故,曰談獻,曰談藝,曰談異;其無所附麗者,稍稍以類相從,凡二十六卷。藏之家塾,示吾子孫,大之可以畜德,小亦可以多識,賢乎博奕,昔聞諸聖人之言矣。康熙辛未秋,漁洋山人王士禛序。
第一卷談故一
◎鑾儀衛
本朝鑾儀衛鑾儀使,秩二品。朝制,武臣不乘肩輿,康熙六年鑾儀使王鵬沖上疏陳請,奉旨:「王鵬沖著與尚書等。」遂張蓋肩輿,視六卿矣。鵬沖,精鑒別書畫古器,直隸長垣人,前塚宰永光子也。
 ◎特賜進士及第
戊戌春,世祖親覆試江南丁酉貢士,以古文詩賦拔武進吳珂鳴第一。是年禮闈榜後,上諭特賜珂鳴進士,與中式舉人張貞生等一體殿試,尋改庶吉士。同時崑山葉方藹試瀛臺,賦甚工,上深喜之;逾年己亥秋復行會試,葉中式,賜一甲第三人及第。
 ◎部曹入詞林
郎中與司業較俸,升內院侍讀,自張允欽始。內院詞臣與臺省一體,年例外轉監司,自宋之繩始。尋皆罷不行。吏部自十八年停內升,與五部一例,選郎金拱敬以加銜僅得太僕寺丞,康熙九年始復,故云。
◎二程後
康熙八年,車駕幸太學,後允御史傅世舟請,求二程子後於河南。撫臣以明道二十一代孫宗昌、伊川□□□代孫延祀名上,俱為五經博士,如朱坤例。坤,歙文公裔也。十二年,衍聖公孔毓圻疏請以子張子裔孫顓孫好賢為博士,某年湖南巡撫請以濂溪裔孫周冕為博士,部議皆格不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