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保護規劃理論方法與實踐》

《水資源保護規劃理論方法與實踐》系統介紹了水資源保護規劃的框架、水功能區劃、現狀調查及預測評價、總量控制和分配、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及規劃方案的最佳化或優選等內容。

基本信息

圖書介紹

封面封面

本書是在作者從事水資源保護教學、科研工作成果基礎上,結合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具體要求,同時吸收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編著而成的。以水資源保護規劃核心內容為主線,融匯系統分析、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總量控制等觀點、方法及實用現狀,較全面地闡述了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全書共16章,包括總論、基礎理論、技術方法三個部分。系統介紹了水資源保護規劃的框架、水功能區劃、現狀調查及預測評價、總量控制及其分配、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及規劃方案的最佳化或優選等內容,理論聯繫實際,為保護水資源並促進其永續利用、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持。本書可供從事水資源保護規劃、評價、管理及科研工作者和水利、環保、市政、農業等有關部門的科技人員,以及大專院校水文水資源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給排水工程等專業的教師、學生使用和參考。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水資源問題與水資源保護規劃的重要性
第一節 水資源問題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提出與發展
第三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水資源保護規劃概述
第一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第二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基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第三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分類
第四節 水資源保護規劃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三章 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保護規劃
第一節 關於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是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基本原則
第二篇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基礎理論
第四章 社會經濟發展及需水量預測
第一節 社會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的關係
第二節 社會經濟發展預測
第三節 需水量預測
第五章 水質模型與水環境預測
第一節 污染源預測
第二節 水質預測
第三節 河流水質模型
第四節 湖泊水質模型
第五節 非點源污染水質模型
第六節 模型參數的估計
第七節 水環境容量及水體允許納污量的確定
第八節 水體允許綱污量系統計算實例
第六章 水環境質量評價理論和方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水環境質量標準
第三節 常用的水質評價方法
第四節 水質模糊層次綜合評價
第五節 水質綜合評價的灰色聚類決策模型
第六節 水質綜合評價的人工神經網路模型
第七章 污染物總量控制理論方法
第一節 污染物總量控制基本概念
第二節 總量控制的本質
第三節 總量控制的理論關係——源與目標間的輸入回響
第四節 總量控制理論模型
第八章 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
第一節 水資源工程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水資源系統結構、功能及特徵
第三節 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
第四節 水資源系統目標與約束
第五節 水資源系統分析模型
第六節 模型識別與參數估計
第七節 水資源系統常用數學模型類別
第八節 最佳化技術與模擬技術
第三篇 水資源保護規劃的技術方法
第九章 水資源保護規劃編制過程與方法
第十章 水體環境調查、監測與分析
第十一章 水功能區劃
第十二章 設計水量計算與確定
第十三章 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技術方法
第十四章 地下水資源保護規劃
第十五章 生態環境問題與保護
第十六章 水資源保護對策和措施
附錄一 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技術大綱
附錄二 水功能區劃技術大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