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朱德》

《毛澤東與朱德》

《毛澤東與朱德》是作者趙魯傑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毛澤東與朱德》《毛澤東與朱德》

《毛澤東與朱德》講述毛澤東與朱德,正是現代中國歷史造就的傑出的世界偉人。他們共同指揮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戰爭,達21年這這久;在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以弱軍戰勝強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其困難之多,情況之複雜,作戰時間之長,戰爭規模之大,取得勝利之輝煌,概屬中外戰爭歷史所罕見的。毛澤東朱德,珠聯璧合,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歷程中,運籌帷幄,休戚與共,血乳交融,密切配合,一個是軍長,一個是黨代表,一個是總司令,一個是政治委員,堪稱一對黃金搭檔;為後人提供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創造世界、改造世界、成就事業的光輝典範。

作者簡介

趙魯傑,1964年9月生,山東陽穀人;1993年畢業於軍國事科學院,獲軍事學碩士學位,現就職于軍事科學院政治部;主要著作有:《共和國元帥交往實錄》、《長春國民黨起義紀實》、《高技術戰爭哲理》(與人合著)等。

編輯推薦

《毛澤東與朱德》從“朱毛”會師井岡山開始,講述了兩位偉人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歷程中的交往過程。歷史需要巨人,歷史造就巨人。毛澤東和朱德,正是現代中國歷史造就的傑出的世界性偉人。他們共同指揮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戰爭21年之久,在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以弱軍戰勝強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其困難之多,情況之複雜,作戰時間之長,戰爭規模之大,取得勝利之輝煌,概屬中外戰爭歷史所罕見的。

特色

歷史需要巨人,歷史造就巨人。
毛澤東和朱德,正是現代中國歷史造就的傑出的世界偉人。他們共同指揮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戰爭,達21年之久;在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以弱軍戰勝強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其困難之多,情況之複雜,作戰時間之長,戰爭規模之大,取得勝利之輝煌,概屬中外戰爭歷史所罕見的。
而毛澤東與朱德的交往和友誼,歷時整整半個世紀,這種同志情感、戰友情誼經歷了諸多血與火、勝利與失敗、曲折與輝煌的嚴峻考驗,形成了“朱毛”這樣一個根植於歷史深處的偉大稱謂;他們的人生交往蘊藏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為深沉的精神魅力和高雅神韻,他們的交往充滿傳奇色彩,構成一個個波瀾起伏、曲折動人的“神話”故事,他們用心血、智慧、人格和膽識聳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歷史豐碑。
“朱毛”的歷史,是中國現代革命戰爭史、中國革命史的縮影,他們的偉大人格、豐功偉績、傑出思想哺育了整整一代人,並將繼續影響中國的未來。
“朱毛”是不可分的,井岡山時期,“朱毛”二字在紅四軍中就曾寫為一個字;長征途中,朱德面對張國燾要他反對毛澤東的恫嚇,義正辭嚴地說:“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卻割不斷我和毛澤東的關係。”直到晚年,毛澤東仍時常提起“朱毛”的稱呼。他對朱德說,你是朱,我是毛,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毛澤東稱讚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是“人民的光榮”。
毛澤東和朱德,珠聯璧合,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歷程中,運籌帷幄,休戚與共,血乳交融,密切配合,一個是軍長,一個是黨代表,一個是總司令,一個是政治委員,堪稱一對黃金搭檔;為後人提供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創造世界、改造世界、成就事業的光輝典範。

文摘

由於朱德受到楊森的疑忌,中共中央安排朱德前往江西,轉到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工作。1927年1月,朱德率原第二十軍軍官考察團的十多名成員,來到江西南昌。駐守江西南昌一帶的國民黨軍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三軍軍長王均等人,都是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時的同窗好友,這種特殊的關係為他開展工作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朱德被軍長朱培德委任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不久又被委任為第五方面軍總參議。在第三軍軍官教育團,朱德利用過去在雲南的老同學、老同事和師生等關係作掩護,為革命培養了一批軍事幹部。
三四月間,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舉起殺人的屠刀,不斷製造事端,殺害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4月中旬,國內政治局勢迅速惡化,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大屠殺,大量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5月間,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一步步向右轉。在江西的朱培德也下令“禮送共產黨出境”。6月下旬,朱培德以“禮送”的名義要朱德離開南昌。不久,朱德離開南昌前往武漢。
7月,中國革命面臨著重大威脅。蔣介石的南京政府與武漢的汪精衛政府合流已成定局。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公開叛變革命,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中國革命處在極端危險的困難時期。血的教訓,終於使共產黨人認識到軍隊和武裝鬥爭的重要性,被迫拿起槍桿子,作殊死的鬥爭,發動武裝起義,以革命的武裝反抗反革命的武裝。
7月中旬,中共中央作出在南昌舉行暴動的初步決定。朱德參與了起義的準備過程。當時,駐南昌的軍隊還是朱培德的第五方面軍,其中許多軍官與朱德有舊交,朱德就利用這些關係串門訪友,將南昌的敵我情況了解得清清楚楚,精心繪製了南昌區的地圖,並對敵軍兵力的分布情況作了詳細了解。
7月下旬,負責發動並領導南昌起義的周恩來到達南昌,當天晚上住在花園角二號朱德的寓所。朱德詳細地向周恩來匯報了南昌國民黨軍隊的情況,以及他所做的工作。周恩來十分高興,稱讚他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嚮導”。
起義發動前夕,前敵委員會交給朱德一項特殊任務,設法拖住留駐南昌的第三軍兩個團的團長,保證暴動的順利進行。當天晚上,朱德根據總指揮部的命令,在城裡宴請那兩個團長,宴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隨後朱德又將他們約去打牌。就在暴動即將發動時,情況發生突變。賀龍部一個營長接到命令跑來告密。出席宴會的那兩個團長聽到這個訊息,立刻離席告辭。朱德不便阻攔,立即趕去告訴賀龍。於是,起義提前到午夜後發動。朱德的機智勇敢保證了起義的順利進行。起義成功後,組織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朱德被任命為第九軍副軍長,第二天又被任命為第九軍軍長。
南昌起義的成功,使國民黨反共勢力大為驚恐,蔣介石命令朱培德、張發奎部隊迅速包圍了起義軍。南昌已不宜久留,前敵委員會決定起義軍立即按原定計畫撤離南昌,南下廣東,再來一次北伐,以統一全國。
8月3日,起義軍開始撤離南下,朱德被任命為先遣隊司令,以新組成的第九軍教育團為先遣隊。9月19日,南昌起義軍占領三河壩,在這裡實行了分兵,朱德率領第十一軍的第二十五師等部留守三河壩,監視在梅州的錢大鈞部,掩護全軍的側翼。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率主力向潮州、汕頭方向進軍。
起義軍在潮汕地區遭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主力遭到了失敗。留守三河壩的起義軍,在朱德的率領下,與敵人激戰了三天三夜,給敵人很大殺傷後,主動撤出戰鬥。收容了在潮汕失敗後的零散士兵,在當地黨組織派來人員的引導下,經山區進入福建武平,朱德巧妙地在這裡伏擊了敵人後,到達江西境內,向贛南進發。
在極端困難和險惡的形勢下,朱德挺身而出,與陳毅一起,以非凡的英雄氣概和革命膽略,率領起義軍餘部,衝破千難萬險,保存了這支珍貴的紅色革命武裝。
為穩定部隊,保存革命火種,朱德在天心圩、大余、上堡等地,創造性地分別對部隊進行了整頓、整編和整訓,史稱“贛南三整”。它是人民解放軍建軍初期朱德的一大貢獻。當時敵人大軍壓境,又同起義軍的領導機構前敵委員會失去聯繫,部隊思想混亂,有頃刻瓦解之勢,一些指揮員不知所措,形勢異常嚴峻,一切只能由朱德獨立負責,他果敢地作出決斷,決定對部隊進行休整,主要是整頓黨、團組織,整編部隊和整頓紀律。
在天心圩,主要是思想整頓,進行堅定革命意志的教育。10月下旬,部隊行進到天心圩,朱德在部隊面臨瓦解的危機關頭,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說明革命形勢和任務,指出最終勝利的前途,以鼓舞和堅定大家的信念。他說:“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要革命的。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國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1905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是黑暗是暫時的。到了1917年,革命終於成功了。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1917年’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朱德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在民眾情緒低到零度、灰心喪氣的時候,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非凡膽略,給大家指明了光明的前途,增加民眾的革命信念。通過進行思想教育,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振奮革命精神,扭轉了部隊中思想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朱德在這支部隊生死攸關、需要作出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挺身而出,把部隊帶出絕境,並且博得了全體官兵的巨大信任。粟裕將軍回憶說:“從這次全體會議以後,朱德同志和陳毅同志才真正成了我們這支部隊的領袖,我們這支部隊也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走上了新的發展的道路。”
10月底,部隊行動到大余時,朱德和陳毅利用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矛盾重重,正在進行混戰之際,進行了組織整頓和整編部隊,整頓黨組織、團組織,重新登記黨團員,成立了黨支部,並把一部分黨團員分配到連隊,加強了黨在基層的工作;取消了“軍、師、團”建制,從實際出發,把部隊改編為一個縱隊,採用“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的番號,朱德為司令,陳毅為指導員。這一措施,使部隊精神抖擻,鬥志昂揚。
11月初,部隊到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的江西崇義縣上堡時,朱德再次對部隊進行了整訓,整頓紀律,要求部隊學會做民眾工作,由單純的軍事鬥爭改為與農民運動相結合,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規定募款和繳款要全部歸公;加強軍事訓練,實行游擊戰的戰略戰術,化整為零,分散活動,開始從正規戰爭向游擊戰爭方向轉變。
這期間,朱德萌發了革命戰爭與農民運動相結合的思想。三河壩失敗後,朱德歸納大家的意見指出:“我們要保存這支軍隊,作為革命種子,就要找到一塊既隱蔽又有民眾基礎的立足點。湘粵贛邊界地區,是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是個三不管的地帶,這一帶農民運動搞得早,支援北伐最得力,我們應當以此為立足點。”不久,他又指出:中國革命靠北伐不行,靠攻占城市不行,將來的方向,主要應該是把革命戰爭與農民運動結合起來,中國武裝鬥爭的基本形式是農民游擊戰爭。
1928年1月,朱德和陳毅率部智取宜章城,發動湘南暴動,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指導幫助各縣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繼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為開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的又一次偉大實踐,充分體現了革命軍隊與人民民眾相結合的巨大力量,對當時和後來的鬥爭有著重要的影響。

叱吒風雲領袖人物圖書盤點(一)

他們影響了世界的進程——叱吒風雲的領袖人物,在偉大領袖人物的腳步聲中,我們聽到歷史隆隆的驚雷。
《富蘭克林自傳》
《毛澤東傳》[圖書]
《毛澤東故土家族探秘》
《跟毛澤東學凝聚人心》
《毛澤東最後十年》
《話說毛澤東》
《病夫治國》
《毛澤東軼事》
《毛澤東》
《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日子裡》
《毛澤東與蔣介石》
《毛澤東自傳》
《毛澤東是怎么戰勝對手的》
《跟毛澤東學領導藝術》
《偉人毛澤東叢書》
《毛澤東與井岡山》
《紅鏡頭中的毛澤東》
《揮手從茲去:毛澤東的詩人形象與詩性世界》
《牛仔布希》
《與毛澤東一起感受歷史》
《毛澤東剪影——百年潮精品系列》
《歷史的真言:毛澤東和他的衛士長》
《白凡逸志》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毛澤東和科學家的故事》
《中流砥柱:抗戰中的毛澤東》
《亂雲飛渡仍從容:國際風雲變幻中的毛澤東》
《毛澤東歷險紀實》
《雄才大略的統帥》
《爺爺激勵我成長》
《毛澤東的輝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毛澤東的三湘情結》
《毛澤東個性化的健康之道》
《毛澤東與廬山》
《歷史怎樣選擇毛澤東》
《尋訪毛澤東轉戰陝北路》
《毛澤東楹聯·名句·趣事》
《毛澤東的隨行攝影記者》
《毛澤東和他的顧問》
《毛澤東眼中的人——百年後的毛澤東叢書》
《政治戰略家毛澤東》
《軍事戰略家毛澤東》
《哲學大師毛澤東》
《外交戰略家毛澤東》
《毛澤東與科學教育》
《詩家毛澤東》
《親歷歷史:一個以色列總統的回憶》
《毛澤東之路:畫說毛澤東和他的戰友》
《粟裕與毛澤東的將帥之交》
《毛澤東和他的百位親屬》
《毛澤東領袖人生》
《列兵毛澤東:辛亥革命時期的新軍生活》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
《毛澤東人生第一次》
《林肯與勁敵幕僚》
《權壇角力:首腦浮沉備忘》
《開國領袖和他的老師》
《羅斯福:獅子與狐狸》
《李光耀對話錄:新加坡建國之路》
《革命與愛:毛澤東毛澤民兄弟關係》
《讀毛澤東札記》
《毛澤東與朱德》
《毛澤東與彭德懷》
《毛澤東與郭沫若》
《解謎<毛澤東自傳>》
《毛澤東與河北》
《毛澤東談毛澤東》
《毛澤東的親情世界:家世·家書·家風》
《美國總統的謀略》
《開國領袖自傳》
《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
《開國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
《毛澤東生平全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