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出兵山西》

《毛澤東出兵山西》 第一次用細節記述了毛澤東決策東征和東征的詳細過程,第一次披露了中央紅軍在準備與胡宗南指揮的精銳部隊作戰以及在緊張作戰過程中,張國燾同中央第二次分裂的具體情況,第一次詳細描述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是根據抗日戰場的態勢,逐漸明確逐漸確定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毛澤東出兵山西》毛澤東出兵山西
作者:王波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ISBN:9787506557931
頁碼:2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9-9-1

圖書看點

1935年,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後,作戰部隊只有幾千人,陝北地瘠民貧,加上蔣介石幾十萬大兵圍追堵截,紅軍面臨“困死餓死凍死”的險境。毛澤東怎么辦?他又是怎樣決策怎樣挽救紅軍的?
政治局內意見分歧,毛澤東是怎樣說服張聞天彭德懷的?怎樣說服政治局多數同志同意他東征山西的?
1936年2月,毛澤東和政治局領導是怎樣冒著極大的風險率領紅軍東征山西的?在呂梁山區,毛澤東是如何親自指揮紅軍與閻錫山陳誠指揮的部隊作戰的?然後,他又是怎么樣決策過黃河回師甘肅南部進行西征的?
毛澤東是怎樣鼓勵林育英利用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做通張國燾工作同意北上的?張國燾是怎樣打算會而不合,到青海弄一塊地方另立門戶的?
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毛澤東是怎樣運用統一戰線戰略逼蔣合作的?抗戰前蔣介石是如何同產黨單線秘密接觸的?周恩來在廬山是如何同蔣介石談判的?
紅軍是如何第二次渡過黃河進入山西的?
八路軍區區3萬多人進入兵凶戰危的抗日戰場,如何保存自己?如何抗戰?毛澤東為此確定了什麼樣的戰略方針和戰役戰術?
八路軍出兵山西後,毛澤東下了怎樣一著怪棋?毛澤東把大山稱為地老爺,他的四大塊”地老爺戰略“是如何逐漸明確的?毛澤東運用什麼韜略使八路軍在戰火中生存發展壯大的?

內容簡介

該書重點敘述毛澤東到達陝北後,陝北地瘠民貧,不能養兵;蔣介石几十萬大軍圍追堵截;張國燾第二次鬧分裂,要與中央“會而不合”;日寇入侵,寇深禍極,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王明挾天子以令諸侯,回到延安要求“共同負責共同領導”;國共能否與國民黨結成統一戰線,蔣介石遲疑不決;八路軍出兵後如何戰略擺開和執行什麼樣的戰略方針等我軍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他日夜焦慮,嘔心瀝血展開的一系列戰略決策的生動情景。毛澤東是戰爭決策的高手,他不按規則出牌,他在抗戰中下了一著怪棋,實行“敵進我進”,派方面大員聶榮臻、賀龍、關向應、劉伯承、張浩(後鄧小平)、羅榮桓、陳光等“山帥”們,率領八路軍占領五台山、太行山、管涔山、呂梁山、大青山等,實行井岡山時期的“地老爺戰略”,在敵後開展山地游擊戰爭,發動民眾,建立敵後根據地,發展壯大八路軍。

創作風格特點

本書採取文學與文獻巧妙結合的方法使毛澤東到達陝北一系列戰爭決策的心路歷程進入文學視野。第一次用細節記述了毛澤東決策東征和東征的詳細過程,第一次披露了中央紅軍在準備與胡宗南指揮的精銳部隊作戰以及在緊張作戰過程中,張國燾同中央第二次分裂的具體情況,第一次詳細描述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是根據抗日戰場的態勢,逐漸明確逐漸確定的,第一次根據文獻詳細描述了毛澤東大智大勇,在山西制定和實行“地老爺戰略”的演變過程,第一次從大戰略角度敘述毛澤東是怎樣認識山西在抗日戰爭中的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的,第一次通過形象反映了毛澤東駕輕就熟地運用“地老爺”戰略,把日寇的精銳師團粘在了山西的崇山峻岭中,不能突破潼關,不能實行先西安,再蘭州,下成都,略江南的大迂迴戰略。本書要言不繁的文字與其所表現的高屋建瓴的內容,稱得上是桴鼓回響,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王波為革命老區涉縣人,正師級、大校銜,曾先後在總後勤部政治部、總後勤部司令部、中央軍委辦公廳等處工作。著有長篇小說《將軍浮沉錄》,長篇軍事報告文學《毛澤東的艱難決策之一——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毛澤東的艱難決策之二——中共中央發起解放戰爭的決策過程》、《彭德懷入朝作戰紀實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