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少女》

《死亡與少女》

《死亡與少女》是一部戲劇作品,但是這是一部沒有傳統戲劇情節衝突的戲劇作品:有的只是對話或是獨白,再加一點極為簡單的動作和場景。\n作品中六位女性毫無顧忌、直截了當——並且頗為現代性地——談論著所有嚴肅的哲學命題:存在、真理、謊言、思想、理性、永恆、美、死亡,當然,還有愛情和性。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死亡與少女》 中文片名:死亡與少女
外文片名:Death and the Maiden
導演:羅曼 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主演:
類 型:劇情
首映日期:1994-01-01
所屬分類:劇情

影片簡介

西格爾內·維弗在本片飾演的是一個被人強暴後而變得有點精神病和情緒不安的受害者,她無意中發現了施暴者就是鄰居米蘭達(本.金斯利飾),於是通過以暴反暴在家中對他進行審判,丈夫傑拉杜.埃斯科巴爾(斯圖爾特.威爾遜飾)做辯護律師,最後米蘭達跪在懸崖邊承認了一切。

《死亡與少女》

《死亡與少女》死亡與少女封面
作品中六位女性毫無顧忌、直截了當——並且頗為現代性地——談論著所有嚴肅的哲學命題:存在、真理、謊言、思想、理性、永恆、美、死亡,當然,還有愛情和性。

內容簡介

《死亡與少女》是一部戲劇作品,但是這是一部沒有傳統戲劇情節衝突的戲劇作品:有的只是對話或是獨白,再加一點極為簡單的動作和場景。
作品分成五個部分,分別是《白雪公主》睡美人》、《羅莎蒙德》、《傑姬》和《》——其實在這五部分之外還可以加上最後成為代後記的《陰間王妃》。這六位女性毫無顧忌、直截了當——並且頗為現代性地——談論著所有嚴肅的哲學命題:存在、真理、謊言、思想、理性、永恆、美、死亡,當然,還有愛情和性。作者要告訴讀者,她們被追逐,被傳頌,但是她們沒有什麼被追逐、被傳頌的地方,沒有值得模仿、值得期待的任何附加價值。

作者簡介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奧地利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2004年諾貝文學獎得主。
她早年攻讀音樂、戲劇和藝術史,六十年代中期以詩歌寫作走上文壇後,著力從事戲劇和小說創作,經常因為作品中強烈的女權主義色彩和社會批評意識引發廣泛爭議。
她是當今中歐公認的最重要文學家之一,曾獲得不萊梅文學獎(1996)、柏林戲劇獎(2002)和萊辛批評家獎(2004)等諸多獎項,在奧地利享有民族“文學良心”的獨特地位。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以“她在小說中的順向和逆向的聲音流動,及其劇作中揭露社會精英的荒誕和他們的抑制力的特別熱情的語言”,獲得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