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歌》石刻

《正氣歌》石刻

文天祥祠東側牆壁有仿製明代書畫家文徵明手書文天祥的詩《正氣歌》的石刻。這個《正氣歌》石刻體現了文天祥的愛國情懷,能為祖國奉獻一切!

(圖)《正氣歌》石刻《正氣歌》石刻

這首五言古詩,共六十句,是文天祥用生命譜寫的《正氣歌》,不僅是他理想美、人格美的體現,而且是其愛國思想的集中升華,是中華民族魂的一支火炬,永遠鼓舞著我國各族人民主持正義,團結奮進。

正氣歌內容

作者: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在他的家鄉,有文氏祖族祠堂,堂內藏有文天祥畫像和歷代石刻多塊,是研究文天祥生平的珍貴歷史文物。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聽說元軍東下以後,在贛州組織了義軍開進臨安(今浙江杭州)守御,第二年出任右丞相,奉命到元軍營中談判,被元軍無理扣留。後來他設法逃出元營,到浙江溫州北甌江江心的一個孤島上居住了一個多月。他在這兒召集溫、台、處三地的志士仁人共商復國大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