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斜照圖》

《松風斜照圖》

《松風斜照圖》是明代時期的中國古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圖)《松風斜照圖》《松風斜照圖》
《松風斜照圖》是本,設色,縱:158.7厘米,橫:50.5厘米。畫描繪的是夏日溪山陽光斜照,遠處高山聳峙,山間泉水淙淙;近處林木蔥蘢,掩映著草堂數間,中部湖水水平如鏡。在表現手法上,山石用披麻皴,畫松以雙勾,其畫風近似吳門畫派,而又自己的變化。右上角自題七絕一首:“清齊虛蔽小欄桿,六月松風灑面寒,步到西邊橋外看,一山斜照瀑長湍。”

簡介

名稱:《松風斜照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南京博物館

《松風斜照圖》畫描繪的是夏日溪山陽光斜照,遠處高山聳峙,山間泉水淙淙;近處林木蔥蘢,掩映著草堂數間,中部湖水水平如鏡。在表現手法上,山石用披麻皴,畫松以雙勾,其畫風近似吳門畫派,而又自己的變化。右上角自題七絕一首:“清齊虛蔽小欄桿,六月松風灑面寒,步到西邊橋外看,一山斜照瀑長湍。”

作者

關思(公元16-17世紀)〔明〕字九思、一作何思,更字仲通,號虛白、慎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詳。能詩善書,工四體,亦擅畫山水。畫作仿唐宋人筆意,山水畫遠宗關仝、邢浩,近及黃公望王蒙,妙而能自出機杼,蒼秀奇崛,極其變化,為“吳派”名家之一。畫名重海內。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他所畫山水,蒼秀奇崛,早年的山水構圖繁密,到晚年時的作品簡筆粗疏。其畫風早年蹊徑水口尤多復疊,晚年山頭石面簡筆粗疏,人物飄然,舟室古雅,別具清明之格,閱之令人眼界肅清,畫名重海內,與宋旭齊名。

天啟二年(1622)作《放鶴圖》軸、五年作《曲磵清音圖》軸,均著錄於《石渠寶笈》。傳世作品有崇禎二年(1629)作《梅花竹石圖》軸,現藏故宮博物院;《松風斜照圖》軸和天啟六年(1626)作《溪山訪友圖》軸,藏南京博物院;五年(1625)作《松溪漁笛圖》軸藏上海博物館;七年(1627)作《山水圖》軸藏浙江省博物館;《秋亭觀鶴圖》軸藏安徽省博物館。從藝活動約在萬曆、崇禎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