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下山》

《李逵下山》

賀五的這首《李逵下山》是根據京劇《李逵探母》的故事演繹而成。詩人借《李逵探母》這一歷史故事,歌頌人類至高至聖的母子之情,鞭策欺世盜名、殘害百姓的卑鄙小人。

簡介

《李逵下山》李逵下山

《李逵下山》李逵是中國古代敘事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形象,他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經過說唱藝人、戲曲作家、下層文人的長期加工、演化,而成為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詩人借《李逵探母》這一歷史故事,歌頌人類至高至聖的母子之情,鞭策欺世盜名、殘害百姓的卑鄙小人。然而,如果深入品味這首詩歌的內涵,不難發現詩人那種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之心、對維護人權的強烈願望和對良好社會治安的企望。作品留給人們生命意識的深層思考:人該怎么活著,人與人之間該如何和諧相處!

劇情介紹

《李逵下山》這首詩歌採用敘事的藝術手法,描述的故事大概是:梁山泊好漢黑鏇風李逵在下山探望母親的途中,突然遇到一個大漢從樹上跳下,暴喝一聲:“黑鏇風李逵在此!識相的留下買路錢,免得傷了性命!”李逵一驚,尋思此處如何又有一個黑鏇風?定睛一看,只見那人面黑如炭,如煙燻火燎一般,手持兩柄大斧,倒也威風凜凜。李逵大怒,心想天下或有同名同姓之人,豈有綽號、兵刃都相同的?眼見得是冒俺之名,壞俺的名聲了。他心頭火發,怒喝一聲:“何處小賊,敢冒俺的大名,在此攔路搶劫!”挺著手中朴刀直衝過去,欲立馬殺掉此劫盜。那假李逵見到真李逵的陣勢後,自知不妙,於是連連求饒:“好漢饒命,若殺我一人便是殺我兩人。”李逵聽他說的蹊蹺,便住了手,問:“你快實說,是怎么回事?”這假李逵便花言巧語哄騙說:“小人只因家境貧寒,上有八十幾歲的老母,無力贍養,沒奈何才臉塗黑墨,出來幹這短命的營生。因黑鏇風在江湖上名頭厲害,神鬼皆怕,人百無一能,想借老爺的名號嚇人,得些財物,孝養老母,實不曾殺害一人。如今老爺要是殺了小人,家中老母定然餓死。”這假李逵的一席話,連拍帶哄,說得殺人不眨眼的李逵既舒服又心酸,肚裡尋思,聽此人之言,倒是一個孝順的人。我只因娘在家受苦,才特地回鄉來接母親到山寨享福,豈可又殺孝母之人?若殺了他,恐天地也不佑我。想到這裡,頓生惻隱之心,決定饒其不死。那李鬼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地走了。可是,當日近中午,李逵到一酒家充飢之時,卻意外發現此假李逵不是為了家中老母而劫路,而且還要加害於自己。於是,李逵大怒,大喝一聲,一刀砍死了假李逵……

特點

作者根據這個戲劇故事,在《李逵下山》這首詩歌中,以強烈的主觀感情,調動強烈的藝術色彩,將對人生、對社會的許多理性思考,形象地附托於李逵下山的故事之中:“兩把板斧,邁開大步。/老娘在家裡想得俺好苦。/一座深山,無處借宿。/餓得俺兩隻眼睛往外突。//喝呔呔,上此山,過此路,/留下你的錢財放你生路!/俺是那水泊梁山李逵李二叔。/黑鏇風大名休說你不怵。//”這是真李逵遇到假李逵的精彩鏡頭。詩歌這么一開頭,就讓白描的故事盡顯生命起伏的狀態,讓人與自然的某種生命氣息相連相通,讓人在詩的通感中體會到一種無奈的聲音和一種可惡的現實,成功地營造出足以使人的血液降至零度以下的氣氛,讓人為之揪心。接著,詩人以樸實而調侃的藝術手法,剪輯真李逵和假李逵對話的畫面,有選擇地運用細節性語言跳躍詩意,渲染氣氛。“小匹夫,且慢細數,/真真是話從你的口中出?/問問你二十八代堂上祖,/敢不識俺老黑性子粗?/且過來說個明白白莫糊塗,/你瞧瞧我背後這對鋥亮的板斧。/倘若有半句支吾,/莫提你家中老母。//哇呀呀,真真英雄有出處,/俺實是家中有老母,/八十歲仍舊病中悽苦,/才借您這大名撈些貼補。/您莫教俺身首異處,/只換得髒您這身衣褲。/小人實在是說不出的難處,/下輩子您是主來我為奴。//……”詩人就是這樣,把李逵下山的故事一直說下去,精闢描繪出李逵的孝母之情和因假李逵的孝母之心而放過假李逵的精彩畫面。詩人在這裡較好地運用細節化的語言,給讀者在視覺上造成極富震撼力的藝術效果,詩人在詩歌中融進了“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感情,這感情猶如千尺瀑布,飛下匯成一股激越的洪流,然後用自己的妙筆,一筆掀起一個浪頭,一浪緊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讓情思與理性思考潛移默化地滲透於其詩歌的審美中。

京劇淨角經典劇目

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本任務介紹淨角的經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