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圖》

《慶陽圖》

該戲又名《斬李廣》、《李剛反朝》,戲演李廣、李剛兄弟二人奉旨出征戰虹霓,奏捷後爵封王位,欽賜御筵。帝命眾臣陪飲以慶其功,西宮貴妃之兄馬蘭亦在席間,倚仗國舅之勢,欺壓同僚,李廣素來恨之,佯為酒醉將其辱罵歐打,經眾勸散,馬蘭為報復李廣來至西宮,與貴妃密謀誣陷李廣並意圖謀反,朝廷竟聽枕邊讒言,不問是非真假,宣召李廣綁而斬之,其弟李剛聞訊,點齊家將圍困宮門,誓與乃兄報仇。

劇情

周厲王(姬胡)因虹霓地方叛亂,命李廣李剛征討,功成回朝,厲王封李廣為王,李剛為侯,賜宴慶功。李剛因眾官詢問,自述戰功,誤將國舅馬蘭之冠打落;馬蘭責其失儀,李剛反譏其倚仗裙帶得官,怒打之,不歡而散。馬蘭懷恨,向妹馬妃進讒,兄妹訂計,因當年李廣、李文見厲王父夷王(姬燮)寵石妃及其兄彥龍,誣害楊後欲斬,力救楊後脫險,此時馬妃乃向厲王誣李廣與楊後有曖昧。厲王醉,怒命馬蘭監斬李廣。楊後知而迫厲王下詔赦免,馬蘭故意先斬李廣,假稱奉旨不及。李剛聞報,率兵反朝,打死馬蘭,厲王閉門躲避,李剛圍皇城,楊後送出馬妃求免,李剛乃斬馬妃收兵。

臉譜

《慶陽圖》慶陽圖

這是一出忠奸鬥爭的戲,但我們看到的是,裡面的李剛著實一點兒忠臣的模樣都沒有,不給他臉上畫紅一點兒都不冤。那兩“剛”的“反性”還都有理由的,而這個李剛,坐在慶功大宴上,就是看著國舅馬蘭不順眼,說人家“搖頭擺尾”,然後就嘲笑人家是“裙帶官兒”,接著就把人家帽子打掉。馬蘭質問李剛,就被李剛暴打一頓。當然,後來馬蘭兄妹定計陷害忠良,自是他的不對,但李剛這個毛蛋捅得就很沒水平。仗著自己是忠臣良將,也不能隨便就去打一個沒招你的人吧——儘管,在評書和戲裡,國舅似乎都沒好人。
當然,上面這段是老本《慶陽圖》的內容,看馬連良的藏本,就改良了不少。比如打帽子這一段,就是李剛在酒席筵前論功,手舞足蹈,把馬蘭的帽子給打掉了。馬蘭上去質問,先是質疑李剛沒讀過書,然後又說李剛“揚拳舞爪”,繼而又拿裙帶官兒顯擺,所以招了一頓打。這樣就合情合理多了。老戲毛病不少,就看接手的演員能不能點石成金。馬連良的這個藏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後更新到了再細說。

評價

這戲最好聽的一段應該就是李廣在法場的西皮導板、原板轉二六,不過,這段京劇的錄音是聽不到了。秦腔現在還有這齣《斬李廣》,裡面就是著名的七十二個再不能(“再不能”之多比京劇版要多得多),聽了讓人很悲嘆,細想之下,腦袋要是掉了,何止七十二個再不能,那可是“吃什麼也不香了”。英雄末路,秦腔的《斬李廣》很值得一聽。

京劇淨角經典劇目

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本任務介紹淨角的經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