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校注》

《本草綱目校注》:《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醫學界的精華,為了使廣大醫藥工作者對古代醫學有更深刻的了解,也為了發展我國的現代醫藥事業,特地編撰此書以供參考。

本草綱目校注 本書前言

 《本草綱目》為明代著名本草學家、醫學家、博物學者李時珍(1518~1593)所撰。此書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跋山涉水,親臨實地,進行多方考查,並廣泛向藥農、民間醫生、獵人、漁人、手工業者等勞動人民學習與採訪,積累了大量藥物學知識,參考各類著作800餘種,經過長期的艱苦實踐和認真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藥物學巨著。全書52卷,收載藥物共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此書不僅綜合了大量前代藥物學的文獻,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並創立了較為科學的藥物16類分類法,記載了許多可貴的臨床經驗。本書既是一部偉大的中藥學著作,而且,又有著多方面的貢獻。其涉及內容極為廣泛,如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以及歷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說是一部有著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這部巨著受到國內外 科學界的重視,在中醫藥學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都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自古至今,不但在國內多次再版,還被譯成(或部分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我們這次以明萬曆十八年(1593)金陵胡承龍初刻本為底本,以明萬曆十一年夏良心、張鼎思等江西重刻本、清光緒十一年合肥張氏味古齋重校刻本為主校本,參考多種本草學著作及197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劉衡如點校本,予以點校,並加以必要的注釋。在點校中,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力求保持原書的面貌,確有依據或明顯的錯、訛、脫、衍、倒之處,方予以改正,並出腳註說明;兩可或疑似之處,則不予更動,保留原樣,而儘可能加腳註說明。

2.為了便於現代讀者閱讀,採用新式標點及通行簡化字橫排。對繁簡字、古今字、異體字、俗體字,徑改不注;通假字則一般保留,或出腳註說明。

3.原書缺漏空白或模糊不清之處,有據可考者,則予以補入,並加腳註說明;無據可考者,則保留空白,儘量出腳註說明。

4.原書的理論、觀點,即便有可議之處,一律保留不動。文詞古奧而對懂之處,加以必要注釋,一般不加評議見解,以利於讀者理解原意。

5.為了適應橫排本的排版特點,原書中表示上、下文的“右”、“左”,一般改為“上”“下”。  6.為了保持原書中圖表的原貌,凡圖表中的繁體字,一般不作改動。最後要說明的是,由於時間等因素,書中難免會存在一些錯誤與疏漏,懇請廣大同道與讀者批評指正。

本草綱目校注 本書目錄

第一卷 序例上

第二卷 序例下

第三卷 百病主治藥上

第四卷 百病主治藥下

第五卷 水部二類

水之一 天水類一十三種

水之二 地水類三十種

第六卷 火部一類

火之一 凡一十一種

第七卷 土部一類

土之一 凡六十種

第八卷 金石部五類

金石之一 金類二十八種

石之二 玉類一十四種

第九卷 石部二

石之三 石類上三十二種

第十卷 石部三

石之四 石類下三十九種

第十一卷 石部四

石之五 鹵石類二十種

  附錄二十七種

第十二卷 草部十一類

草之一 山草類上三十一種

第十三卷 草部二

草之二 山草類下三十九種

第十四卷 草部三

草之三 芳草類五十六種

第十五卷 草部四

草之四 隰草類上五十三種

第十六卷 草部五

草之五 隰草類下七十三種

第十七卷 草部六

草之六 毒草類四十七種

第十八卷 草部七

草之七 蔓草類七十三種

  附錄一十九種

第十九卷 草部八

草之八 水草類二十二種

第二十卷 草部九

草之九 石草類一十九種

第二十一卷 草部十

草之十 苔類一十六種

草之十一雜草類九種 有名未用一百五十三種

第二十二卷 谷部四類

谷之一 麻麥稻類一十二種

第二十三卷 谷部二

谷之二 稷粟類一十八種

第二十四卷 谷部三

谷之三 菽豆類一十四種

第二十五卷 谷部四

谷之四 造釀類二十九種

第二十六卷 菜部五類

菜之一 勞辛類三十二種

第二十七卷 菜部二

菜之二 柔滑類四十一種

第二十八卷 菜部三

�z菜之三 �z菜類一十一種

菜之四 水菜類六種

菜之五 芝�槔嘁皇�五種

第二十九卷 果部六類

果之一 五果類一十一種

第三十卷 果部二

果之二 山果類三十四種

第三十一卷 果部三

果之三 夷果類三十二種

第三十二卷 果部四

果之四 味類一十三種

第三十三卷 果部五

果之五 �z類九種

果之六 水果類六種

附錄二十三種

第三十四卷 木部六類

木之一 香木類三十五種

第三十五卷 木部二

木之二 喬木類五十二種

第三十六卷 木部三

木之三 灌木類五十種

第三十七卷 木部四

木之四 寓木類一十二種

木之五 苞木類四種

木之六 雜木類七種

附錄二十種

第三十八卷 服器部二類

服器之一 服帛類二十五種

服器之二 器物類五十四種

第三十九卷 虫部四類

蟲之一 卵生類上二十二種

第四十卷 虫部二

蟲之二 卵生類下二十二種

第四十一卷 虫部三

蟲之三 化生類三十一種

第四十二卷 虫部四

蟲之四 濕生類二十三種

第四十三卷 鱗部四類

鱗之一 龍類九種

鱗之二 蛇類一十七種

第四十四卷 鱗部二

鱗之三 魚類二十八種

鱗之四 無鱗魚類三十一種

附錄九種

第四十五卷 介部二類

介之一 龜鱉類一十七種

第四十六卷 介部二

介之二 蚌蛤類二十九種

第四十七卷 禽部四類

禽之一 水禽類二十三種

第四十八卷 禽部二

禽之二 原禽類二十三種

第四十九卷 禽部三

禽之三 林禽類一十七種

禽之四 山禽類一十三種

附錄一種

第五十卷 獸部五類

獸之一 畜類二十八種

第五十一卷 獸部二

獸之二 獸類三十八種

獸之三 鼠類一十二種

獸之四 寓類、怪類共八種

第五十二卷 人部一類

人之一 凡三十七種 上通計一十六部六十類一千八百九十二種。

本草綱目校注 文章節選

〔附)《神農本草經》產後:

【補虛活血】人參血運,同紫蘇、童尿,煎酒服。不語,同石菖蒲煎服。發喘,蘇木湯服末二錢。秘塞,同麻仁、枳殼,丸服。諸虛,同當歸、豬腎煮食。當歸血痛,同乾薑末服。自汗,同黃芪、白芍藥,煎服。蒲黃血運、血煩、血痛、胞衣不下,並水服二錢。或煎服。蘇木血運:血脹、血噤,及氣喘欲死,並煎服。黃芪產後一切病。杜仲諸病,棗肉丸服。澤蘭產後百病。根,作菜食。益母草熬膏,主胎前產後諸病。茺蔚子同上。地黃釀酒。治產生百病。酒服,下惡血。桃仁煮酒。薤白何首烏並主產後諸疾。麻子仁浸酒,去瘀血,產後余疾。玄參 蜀椒 蚺蛇膏 蟶 淡菜 阿膠並主產乳余疾。童尿和酒,通治產後惡血者諸疾羊肉利產婦字乳余疾。腹痛虛弱,腹痛厥逆,同歸、芍、甘草,水煎服。羊脂上症,同地黃、薑汁,煎食。黃雌雞產後宜食。或同百合、粳米、煮食。黑雌雞同上。狗頭產後血奔入四肢,煮食。繁縷破血,產婦宜食之,或酒炒,或絞汁,或醋糊丸服。馬齒莧破血,止產後虛汗及血痢。蕓薹子行滯血,治產後一切心腹痛。

【血運】紅花煮酒服,下惡血、胎衣。茜根煎水。紅曲擂酒。神曲炒研,湯服。虎杖煎水。夏枯草汁。松煙墨磨醋。白紙灰酒服。鰾膠燒末,童尿、酒服。雞子生吞一枚。產婦血一棗大,和醋服之。接骨木血運煩熱,煎服。續斷血運寒熱,心下硬,煎服。紅藥子血運腹脹厥逆,同紅花煎服。百合血運狂言。香附子血運狂言,生研,妝、刺煎服。漆器燒煙燻。米醋煅炭淬熏,韭菜沃熏。

【血氣痛】丹參破宿血,生新血。敗芒箔止好血,去惡血,煮酒服。三七酒服。 三棱 甘蕉根 玄胡索酒服。雞冠花煎酒。大黃醋丸。虎杖水煎。鏨菜 蒴水煎。紅藍花酒煎。赤小豆 羊蹄實 敗醬 牛膝 紅曲擂酒。槐耳酒服。薑黃同桂,酒服。鬱金燒研,醋服。蓮薏生研,飲服。生薑水煎。三歲陳棗核燒。山楂水煎。秦椒桂心酒服。天竺桂 木水煎。質汗 芫花同當歸末服。櫚木水煎。庵苗或子,童尿、酒煎。劉寄奴煎或末。天仙藤炒研,童尿、酒服。沒藥同血竭、童尿、酒。慈姑汁,服一升,主血悶攻心欲死。荷葉炒香,童尿服。枳實同酒炒芍藥,煎服。石刺木煎汁。紫荊皮醋糊丸服。鬼箭羽同當歸、紅花煎。或同四物湯。琥珀入丸、散。茱萸根白皮 升麻煎酒。麻黃煎酒。布包鹽煅服。釜下墨酒服。伏龍肝酒服立下。戶限下土酒服。白然銅煅,淬醋飲之。鐵斧燒,淬酒飲。鐵秤錘同上。石琅磨水。烏金石燒赤淬酒,同煅過寒水石,末服。姜石同代赭石丸服。蟹爪酒、醋煎服。血不下,煮蟹食之。雞子白醋吞一枚。羊血血悶欲絕,熱飲一升。鹿角燒末,豆汁服。羚羊角燒末,酒服。海馬 白僵蠶 五靈脂 伏翼 龍胎 兔頭灸熱,摩腹痛。乾漆產後青腫疼痛,及血氣水疾,同麥芽煅研,酒服。

【下血過多】貫眾心腥痛,醋灸,研末服。艾葉血不止,同老薑煎服,立止。感寒腹疼 焙熨臍上。紫菀水服。石菖蒲煎酒。櫧木皮煎水。椿白皮 桑白皮炙,煎水。百草霜同白芷末服。烏氈皮酒服。並止血。鱔魚宜食。凌霄花並主產後惡漏淋瀝。鏇覆花同蔥煎服。紫背金盤酒服。小薊同益母草煎服。代赭石地黃汁和服。松煙墨煅研酒服,並主墮胎下血不止。

【風痙】荊芥產後中風,痙直口噤,寒熱不識人,水煎入童尿、酒服。或加當歸。白朮同澤瀉煮服。羌活研末,水煎。黑大豆炒焦沖酒。豆同上,雞屎炒焦沖酒。白鮮皮余痛,中風,水煎服。竹瀝地榆並主產乳痙疾。雞蘇產後中風,惡血不止,煎服。井泉石產後搦搐。鹿肉產後風虛邪僻。

【寒熱】柴胡 白馬通灰水服。羊角灰酒服。並主產後寒熱悶脹。苦參主產後煩熱。甘竹根煩熱,煮汁。松花壯熱,同芎、歸、蒲黃、紅花、石膏,煎服。知母 豬腎煮食。狗腎煮食。並主產後蓐勞寒熱。

【血渴】黃芩產後血渴,同麥門冬煎服。紫葛煩渴,煎呷。芋根產婦宜食之,破血。飲汁,止渴。

【咳逆】石蓮子產後咳逆,嘔吐心忡,同黃芩末,水煎服。壁錢窠產後咳逆,三五日欲死,煎汁呷之。

【下乳汁】母豬蹄同通草煮食,飲汁。牛鼻作羹食,不過三日,乳大下。羊肉作食。鹿肉作食。鼠肉作羹食。死鼠燒末,酒服。鯉魚燒服二錢。鱗灰亦可。鮑魚汁同麻仁、蔥豉,煮羹食。蝦汁煮汁或羹。胡麻炒研,入鹽食。麻子仁煮汁赤。赤小豆煮汁。豌豆煮汁。絲瓜燒存性,研,酒服取汗。萵苣煎汁服。子研,酒服。白苣同上。木饅頭同豬蹄煮食。通草同上。貝母同知母、牡蠣粉,以豬蹄湯日服。土瓜根研末,酒服,日二。栝樓根燒研酒服,或酒、水煎服。栝樓子炒研,酒服二錢。胡荽煮汁或酒。繁縷 澤瀉細辛殷孽並下乳汁。石鐘乳粉漏蘆湯調服一錢,乳下止。石膏煮汁服。王不留行通血脈,下乳汁之神品也。穿山甲炮研,酒服二錢,名湧泉散。蜜蜂子炒治食。漏蘆飛廉荊 三棱並煎水洗乳。

【回乳】神曲產後無子飲乳,欲迴轉者,炒研,酒服二錢,此李瀕湖自製神方也。大麥櫱炒研,白湯服二錢。繳腳布勒乳一夜,即回。

【斷產】零陵香酒服二錢,盡一兩,絕孕。薇食之令人絕孕。鳳仙子產後吞之,即不受胎。玉簪花根產後同鳳仙子、紫葳、丹砂作丸服,不復孕。馬檳榔經水後常嚼二枚,井水下,久則子宮冷不孕也。白面每經行後,以一升浸酒,三日服盡。印紙灰產後以水服二錢,令人斷產。水銀 黑鉛並冷子宮。牛膝 麝香 凌霄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