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戰線》

《新聞戰線》

《新聞戰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最早公開出版發行的新聞專業期刊。1957年12月在北京創刊。

基本信息

簡介

《新聞站線》《新聞站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最早公開出版發行的新聞專業期刊。1957年12月在北京創刊。前期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人民日報社、新華通訊社合辦。1960年 8月起改名 《 新聞業務 》。“ 文化大革命 ” 期間停刊。1978年12月復刊,恢復原刊名,由人民日報社主辦。月刊。16開本。在北京出版。向國內外發行,期發行量5萬份( 1988 )。讀者對象主要是全國新聞工作者、通訊員、新聞研究人員、新聞專業師生等。宗旨是傳遞新聞改革信息,交流新聞工作經驗,研究新聞寫作技巧,探討新聞理論課題,為促進新聞改革,培養新聞人才,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服務。主要刊登中央報紙、省報、地市縣報及專業報刊總結新聞實踐經驗的專論和文章,經常介紹人民日報編輯部的編採業務。設有“一月談”“總編輯札記”“記者業務探討”“編輯業務雜談”“論壇拾珠”“致青年記者”“新聞界人物”“地市縣報園地”“外國新聞作品評點”“世界新聞窗”等20多個專欄。

主要欄目

《特稿》、《高峰論壇》、《前沿關注》、《特別報導》、《媒體人訪談錄》、《研究走廊》、《實踐與思考》、《學術界面》、《業務廣角》、《媒介經濟》、《新聞雜譚》、《業界資訊》、《新媒線上》、《域外視野》等。

雜誌榮譽

自1997年中國新聞獎設立新聞論文獎項以來,《新聞戰線》共有百餘篇論文獲得中國新聞獎,獲獎總數及每年獲獎篇數,均居全國新聞專業刊物首位。
2003年1月,《新聞戰線》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01年、2003年,連續兩屆全國新聞專業期刊優秀論文、優秀欄目大賽中,《新聞戰線》獲金牌數和獎牌數均位居榜首。
2004年3月,《新聞戰線》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為來源期刊。
2005年1月,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08年12月,入選第五屆中國“新聞核心期刊”。

發展歷程

《新聞戰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最早公開出版發行的新聞專業期刊。創刊於1957年12月,是由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安崗同志發起,由新聞界主要負責人組成編委會,以全國記協機關刊物的名義出版,編輯部和辦公地點設在人民日報社,實際編輯工作由人民日報負責。在雜誌的前兩期,封面上都赫然印有“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字樣。從第3期起,刊物改由人民日報社出版。雜誌初創為雙月刊,1958年1月變為月刊,當年10月改為半月刊,到1961年起又改為月刊。自1960年下半年起,雜誌改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全國記協三家合辦,刊名改稱《新聞業務》,仍由人民日報編輯出版,直至1966年6月“文革”爆發,由於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被迫停刊。
創刊之初的封面
創刊之初的封面創刊之初的封面
1978年12月,以《新聞戰線》刊名恢復出版,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起初為雙月刊,1980年改為月刊,由《新聞戰線》雜誌社編輯出版至今。在北京出版,向國內外發行,每期96頁,每本每期定價10元。《新聞戰線》多次被列為全國新聞核心期刊第一名,榮獲第二、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收錄介紹的惟一一家新聞專業刊物。
2006年以來,《新聞戰線》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應新聞事業發展、媒介格局變動、刊物流行趨勢和讀者閱讀需要的變化,及時對雜誌進行了成功的改版。改版後的《新聞戰線》,保持了主流新聞學術刊物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又增加了實用性和可讀性,使之視野更加開闊,風格更趨現代,內容愈益鮮活,在新聞界的影響不斷擴大。
2007年12月12日,《新聞戰線》迎來50華誕,來自首都新聞界的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出席人民日報社舉行的座談會,共同慶祝《新聞戰線》50誕辰。座談會上,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中宣部新聞局的領導,首都主要新聞單位的負責人紛紛發表談話,對《新聞戰線》50年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大家在發言中表示,50年來,《新聞戰線》緊扣時代脈搏,與新聞事業同榮辱、共興衰,忠實記錄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走過的風雨歷程,多側面反映了中國新聞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集中展示了中國新聞學研究的主要理論探索和豐富的業務成果,刊物以很強的權威性、指導性、實用性在新聞界享有盛譽,成為新聞工作者的良師益友和全國新聞界交流經驗的重要平台,成為開展和推進新聞學術研究的重要陣地。創刊50周年座談會
2009年08月19日《新聞戰線》推出了《青海湖專刊》。《青海湖專刊》收集了國內外詩人、攝影家、作家、歷史學家
創刊50周年座談會創刊50周年座談會

有關介紹青海湖的優秀稿件493件,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全面介紹了青海湖的地質地貌、生態環境和環湖地區的民族歷史、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節慶活動以及青海湖景區近年來的發展成就,對於國內外遊客更深入地了解青海湖,宣傳青海湖,提升景區形象,塑造景區品牌,具有積極的作用。
走過半個多世紀,《新聞戰線》已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綜合性新聞業務刊物,在綜合類新聞學術期刊中唯一一家入選並蟬聯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共有百餘篇所刊論文獲得中國新聞獎,獲獎總數及每年獲獎篇數,均居全國新聞專業刊物首位。中宣部主辦的《宣傳工作》、《新聞閱評》多次發文介紹《新聞戰線》刊發的文章。

辦刊宗旨

《新聞戰線》以體現權威性、追求前沿性、注重實踐性、加強服務性為宗旨,傳遞新聞改革信息,交流新聞工作經驗,研究新聞寫作技巧,探討新聞理論課題,研究新聞傳播規律,探求新聞宣傳藝術,力求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積極反映媒體在改革創新中的探索,反映客群意願,交流時代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為促進新聞改革,培養新聞人才,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服務。

主要內容

《新聞戰線》以主要篇幅刊登中央報紙、省市自治區報紙、地市縣報、專業報、企業報及廣播電台、電視台總結新聞實踐經驗的專論和文章,經常介紹人民日報編輯部的編採業務。設有“一月談”“總編輯札記”“記者業務探討”“編輯業務雜談”“論壇拾珠”“致青年記者”“新聞界人物”“地市縣報園地”“外國新聞作品評點”“世界新聞窗”等20多個專欄。雜誌封面
《新聞戰線》開闢的一些新專欄引人注目。人民日報每月的值班領導在“值班隨想”專欄里有感而發,文章既有指導
期刊封面期刊封面
性,又有針對性和可讀性。“學術界面”欄目主要選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新聞學術論文,新聞院系的專家、教授踴躍給該欄目投搞;“服務熱線”、“編續往來”等欄則通過實實在在、細緻周到的服務架起了編者、讀者之間的橋樑。
“高層訪談”、“專稿專論”專欄發表了多篇有分量的重頭文章;“前沿關注”欄目就搞好熱點問題報導、建立富有活力的編採運行機制等新聞界共同感興趣的活題作了深入的探討,“輿論監督大家談”、“業務廣角”、“晚報都市報專業”等欄目刊登了一批針對性、實用性、可讀性強的文章。
該雜誌出現的變化得到了新聞界領導和廣大讀者的肯定,他們稱讚“《新聞戰線》現在大有起色”,“面向一線,更具權威性和實用性”。

讀者對象

《新聞戰線》是綜合性的新聞理論、學習、批判、交流經驗、介紹知識的刊物,讀者對象主要是全國新聞工作者、新聞通訊員、新聞研究人員、新聞院校師生和廣大新聞愛好者。

與高校合作共贏

出版年度增刊徵集優秀論文
為了進一步拓展視野,提升品質,加強與學術界的交流與互動,《新聞戰線》在2010年出版年度增刊,擴大版面刊登新聞傳播院系師生的教學科研成果,選載莘莘學子的優秀論文,面向新聞院校徵集優秀論文。
所徵集的論文均經二至三位人民日報社的高級記者、編輯和學者進行評審。
支持華西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成立
2010年5月華西大學校長王明亮親赴人民日報社,與《新聞戰線》雜誌社總編輯胡欣、副總編輯萬仕同等會晤並進行了友好協總編胡欣商。雙方本著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實用性新聞傳媒人才以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贏發展”的原

總編胡欣總編胡欣

則,推動西安華西大學的教育扶貧事業向前發展,最後達成戰略合作協定:華西大學全力支持該刊物的發行和宣傳工作;《新聞戰線》雜誌每年將邀請中央或各省市新聞媒體的領導和著名記者、編輯到校授課並推薦新聞傳媒學院畢業生到有關媒體部門實習並促進其就業。

2010年6月5日《新聞戰線》雜誌與西安華西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宣布西安華西大學新聞學院成立。
西安華西大學聘請《新聞戰線》總編輯胡欣為該院名譽院長,總編輯助理姜宏偉為副院長。聘請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原人民日報駐陝西記者站站長兼西北聯合黨支部書記孟西安擔任院長。

相關評論

我是1983年進人民日報的,1998年離開人民日報,16年,《新聞戰線》每期都看。離開之後,也看。作為16年的忠實讀者,回過來追想《新聞戰線》那些往事,至今仍然感覺親切,很有意義。關於《新聞戰線》的刊名,在八十年代末期內部進行過一次討論,當時雖然沒有提和諧社會,但那時候大家歌舞昇平,雜誌還叫不叫“戰線”,叫“戰線”是不是太“左”了?討論莫衷一是,最後還是保留了這個名字。留著這個名字其實有它的用意。我覺得“戰線”還是要“戰”的,那就再“戰線”下去吧!——中國婦女報盧小飛
《新聞戰線》最主要的就是它確立了一個新聞界的標桿,定了一個標準,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工作做得好不好,好到什麼程度,把《新聞戰線》一翻開,就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家幹得怎么樣,我們幹得怎么樣,交流經驗是非常必要的。作為學術刊物《新聞戰線》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現在全國新聞學術刊物很多,能堅持下來不容易。希望《新聞戰線》能夠辦得更好。——經濟日報丁士
《新聞戰線》是新聞記者的良師益友,這裡良師更多一點。《新聞戰線》我看過二十多年,如果說有什麼希望,主要就是在現在的環境下,新聞工作面臨很多新問題,熱切希望《新聞戰線》給我們以更多指導。——中國青年報陳小川
我們是《新聞戰線》的忠實讀者,並要繼續做好忠實讀者,我們一直把《新聞戰線》當作做好新聞工作的重要教材,今後繼續把《新聞戰線》當作重要教材。——中宣部新聞局胡孝漢
《新聞戰線》這個刊物在新聞界同仁心中是很神聖的,神聖的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因為它是立足人民日報,但是擁抱整個新聞界;它是立足新聞界,但是折射的是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第二個原因,新聞界有三句話,導向是根本,真實是生命,客觀是關鍵,這本雜誌恰恰是這三句話的忠誠實踐者。——全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十七)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