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新聞思想

毛澤東新聞思想

澤東新聞思想.毛澤東關於新聞與新聞工作的理論概括,是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新聞實踐的產物,是中國近代史上先進報刊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毛澤東新聞思想

正文

毛澤東關於新聞與新聞工作的理論概括,是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的新聞實踐的產物,是中國近代史上先進報刊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始終把新聞工作作為指導革命運動的重要手段。毛澤東新聞思想主要是他個人新聞實踐的理論概括,也包括中國共產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經驗以及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集體智慧。毛澤東是中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奠基人。
毛澤東的新聞實踐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對新聞實踐有濃厚的興趣。在長沙讀書時,受到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宣傳的影響,體會到革命報刊在革命運動中的重要作用。1919年,他參加了蔡元培創立的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是中國第 1個新聞學會最早的會員之一。同年4月回湖南,先後主編《湘江評論》、 《新湖南》周刊、《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12月,又在北京創辦“平民通訊社”。1923年4月,和李達創辦湖南自修大學機關刊《新時代》月刊。1925年12月創辦《政治周報》。他還給湖南《大公報》、上海《時事新報》中國共產黨機關報《嚮導》等報刊撰寫新聞和文章。20世紀30~40年代,他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理論刊物《共產黨人》、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工人》、八路軍政治部主辦的《八路軍軍政雜誌》、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延安)等報刊撰寫過發刊詞, 並領導《解放日報》改版。他還擔任過中共中央宣傳委員會書記,指導黨的新聞宣傳工作。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他為報紙、刊物、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寫過大量訊息評論社論、發言人談話、答記者問、調查報告、廣播講話、 編者按語等新聞作品, 審閱修改過許多重要的新聞和社論,其中有些成為傳誦一時的名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為辦好《人民日報》、新華通訊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作過許多重要講話。

毛澤東新聞思想毛澤東新聞思想
毛澤東的新聞理論著述 毛澤東的新聞學著述包括講話和文章。已選入《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1983)的共71篇,具有代表性的有:《〈政治周報〉發刊理由》(1925)、《普遍地舉辦〈時事簡報〉》(1931)、《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1941)、《關於農村調查》 (1941)、《反對黨八股》(1942)、《在〈解放日報〉改版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報紙是指導工作教育民眾的武器》(1944)、《講真話,不偷、不裝、不吹》(1945)、《糾正土地改革宣傳中的“左”傾錯誤》(1948)、《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1948)、《新聞工作要為生產建設這箇中心服務》(1949)、《報紙上的批評要實行“開、好、管”的方針》(1954)、《同新聞出版界代表的談話》(1957)、《要分析,不要片面性》(1957)、《文章的“三性”和寫作方法》(1958)。
毛澤東新聞思想的主要內容 毛澤東新聞思想主要內容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關於革命的新聞事業的性質、任務、作用黨主辦和領導的報刊、通訊社、廣播電台等是黨的宣傳工具,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任務是宣傳黨的政策,貫徹黨的政策,反映黨的工作,反映民眾的生活;它的作用是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民眾見面,目的是團結、教育、組織民眾,實現人民民眾自己的利益。
關於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事業的基本原則,把新聞事業看作是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組成部分, 具體要點有:①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真話, 宣揚真理;② 無條件地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策略上和黨保持一致;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反映人民民眾的願望和意見,引導民眾自求解放;④服從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 (見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 )
全黨辦報、民眾辦報動員全黨參加報紙工作,黨報編輯部要和黨的領導機關的政治生活息息相通,聯成一氣,使黨報成為集體的宣傳者和集體的組織者;依靠人民民眾辦報,建立與黨的生活、民眾生活密切聯繫的通訊員隊伍,通過通訊員聯繫廣大民眾,堅持辦報的民眾路線。(見全黨辦報 民眾辦報)
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科學方法;調查要面向實際、面向民眾,不能“唯書”、“唯上”,要唯實,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觀察事物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方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防止片面性。(見調查研究)
真實性新聞必須完全真實,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是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礎。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新聞報導在後。(見新聞真實性)
報刊批評以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標誌。黨的報刊要有批評,沒有批評的報紙, 不是黨的報紙。 在報紙上公開自我批評,是對人民負責、對革命負責的表現。自我批評是教育自己、團結人民、改進工作的有力武器。報紙上的批評要實行“開、好、管”的方針,開,是開展批評,不害怕批評,不壓制批評;好, 是批評要正確, 對人民有利,不亂批評;管的關鍵是要有黨委的領導,黨委不管,批評開展不起來。批評應該是公正的、尖銳的,但又是誠懇的,坦白的,與人為善的,建設性的;批評要實事求是,以理服人。(見報刊批評)
戰鬥風格樹立革命文風,提倡無產階級的戰鬥風格。 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 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 對人民的事業、 新生事物要熱情歌頌,對腐朽、落後的思想要揭露批評,對敵對的思想行為要堅決鬥爭。文章內容要旗幟鮮明,尖銳潑辣,言之有物;文字要通俗易懂,簡明、生動、活潑。(見新聞戰鬥性)
隊伍素質新聞工作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新聞工作者是人民的公僕,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生活在民眾之中,先當學生,後當先生;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以職業的方便謀取個人私利;要有廣博知識;要精通業務;新聞工作者是政治家、社會活動家,要有政治家的眼光,高瞻遠矚,多謀善斷。
毛澤東新聞思想的特色 毛澤東新聞思想的特色有二:
實用性具體表現有下列幾點:
①提出辦報為了革命的論點。這是對革命時期報紙性質、任務、作用的高度概括,闡明了報紙同實際工作的關係,同人民民眾的關係。毛澤東在辦報過程中始終堅持這一論點和原則,使他主辦的報紙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革命報刊之一。他撰寫的新聞和評論,充滿了革命的激情,反映了人民的呼聲與要求,促使黨的主張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②理論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毛澤東強調的黨的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和全黨辦報、民眾辦報的方針等,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新聞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對黨的新聞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③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宣傳工作遵循的原則。毛澤東在新聞宣傳中靈活地運用了依靠民眾,團結多數,分化瓦解敵對陣營,打擊首惡,有理、有利、有節,以及在反傾向鬥爭中掌握時機,反“左”時防右,反右時防“左”等一整套策略思想。
創新精神具體內容有:
①1942年毛澤東倡導的對《解放日報》的改版,是延安整風運動的一部分,是對黨報改革創新的一次成功嘗試。這次改版帶動了中國共產黨報刊的改造與創新,樹立了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作風;明確了宣傳黨的政策,貫徹黨的政策,反映黨的工作,反映民眾生活是黨報的主要任務;確立了全黨辦報、民眾辦報的辦報路線;破除了固定的版面模式,倡導了新鮮活潑的文風。1948年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是對黨報改革創新的理論總結,奠定了黨的新聞理論基礎。
②提倡以革命的文風反映生動活潑的革命思想和社會生活,反對老八股、老教條和新八股、新教條。他的文章旗幟鮮明,氣勢磅礴,邏輯嚴密,尖銳潑辣,以理服人,知識廣博,形象生動,富有民族氣派,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風和戰鬥風格的典範。毛澤東在報刊方面的創新精神,對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以至對中國整個革命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