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像壓縮編碼》

《數字圖像壓縮編碼》

《數字圖像壓縮編碼》是作者張春田 蘇育挺 張靜編寫的一本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基本信息

《數字圖像壓縮編碼》數字圖像壓縮編碼
【作者】張春田蘇育挺張靜[同作者作品]
【叢書名】信號與信息處理叢書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書號】7302114110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開本】16開
【頁碼】471
【版次】1-2
【所屬分類】通信>計算機網路通信/IP技術計算機>圖形圖像多媒體、網頁製作>數字圖像處理

本書主要介紹數字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的基本原理、主要技術及其套用。全書分為15章,前12章講述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的基本原理,包括統計編碼預測編碼變換編碼子帶編碼小波變換編碼分形編碼模型基編碼以及矢量量化編碼等,第13章和第14章介紹現行的數字圖像與視頻壓縮編碼國際標準,第15章介紹與圖像及視頻壓縮編碼密切相關的數字水印技術。
本書可供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以及從事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套用電視技術網路通信等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選作教材、參考書或培訓用書。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圖像信息及其數位化
 1.2圖像數據壓縮
 1.3圖像壓縮信源編碼過程
 1.4信源編碼與信道編碼
 1.5圖像編碼算法分類
 1.6圖像編碼的標準化
 1.7圖像編碼與數字水印
 參考文獻
第2章視覺特性與圖像質量
 2.1視覺系統中的信息處理
 2.2視覺系統模型
 2.3門限視覺
 2.4圖像質量
 參考文獻
第3章圖像信號的統計特性及模型
 3.1圖像信號的機率分布、信息量和信息熵
 3.2圖像信號的相關函式
 3.3圖像信號的功率譜
 3.4圖像差值信號的統計特性
 3.5活動圖像的統計特性
 3.6圖像信號統計模型
 參考文獻
第4章統計編碼與無損壓縮
 4.1單譯可逆碼和非續長碼
 4.2離散、無記憶信源的無失真編碼
 4.3離散、有記憶信源的無失真編碼
 4.4赫夫曼編碼
 4.5準最佳變字長編碼
 4.6算術編碼
 4.7比特平面編碼
 4.8遊程編碼
 4.9LZW編碼
 4.10無損預測編碼
 附錄4-A格雷碼
 參考文獻
第5章率失真理論基礎
 5.1有損信源編碼
 5.2互信息量和傳輸信息量
 5.3失真函式
 5.4率失真函式
 5.5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5.6離散信源率失真函式的計算
 5.7連續信源率失真函式的計
 5.8率失真函式的套用及套用中的困難
 附錄5-A一維高斯信源的熵
 參考文獻
第6章預測編碼
 6.1概述
 6.2差分脈衝編碼調製系統
 6.3基於最小均方誤差準則的DPCM系統最佳化設計
 6.4考慮主觀視覺特性的DPCM系統最佳化設計
 6.5自適應預測編碼
 6.6幀間預測編碼
 6.7運動位移估值
 參考文獻
第7章變換編碼
 7.1變換編碼的基本原理
 7.2圖像信號的線性變換
 7.3最佳變換
 7.4離散傅立葉變換
 7.5離散餘弦變換
 7.6沃爾什-哈達瑪變換
 7.7哈爾變換
 7.8斜變換
 7.9變換域的數據壓縮
 附錄7-A關於向量微分運算元的運算
 參考文獻 
第8章子帶編碼
 8.1概述
 8.2子帶濾波
 8.3正交鏡像濾波器
 8.4二維子帶編碼
 8.5子帶樹狀分割
 8.6子帶分解的邊界處理
 8.7子帶圖像的統計特性
 8.8子帶圖像編碼
 參考文獻
第9章小波變換編碼
 9.1時頻局部化和加窗傅立葉變換
 9.2連續小波變換
 9.3離散小波變換
 9.4多解析度分析
 9.5小波變換的選擇
 9.6圖像信號的小波變換編碼
 9.7基於小波變換的視頻編碼
 參考文獻
第10章分形圖像壓縮編碼
 10.1自相似性與分形
 10.2分形圖像壓縮的數學基礎
 10.3分形圖像壓縮編碼原理
 10.4關於分形編碼的進一步討論
 10.5分形視頻編碼
 10.6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模型基圖像編碼
 11.1前言
 11.2物體基圖像編碼
 11.3語義基圖像編碼
 參考文獻
第12章矢量量化編碼
 12.1從標量量化到矢量量化
 12.2矢量量化與失真測度
 12.3碼書設計
 12.4VQ的變型及其實現
 12.5子空間失真測度技術
 12.6矢量量化編碼的性能
 參考文獻
第13章靜止圖像壓縮編碼國際標準
 13.1JPEG標準
 13.2JPEG2000標準
 參考文獻
第14章視頻壓縮編碼國際標準
 14.1引言
 14.2H.261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14.3MPEG-1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14.4MPEG-2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14.5H.263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14.6H.263視頻壓縮編碼標準的第二版(H.263+)和第三版(H.263++)
 14.7MPEG-4多媒體音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14.8H.264視頻壓縮編碼標準
 參考文獻
第15章圖像和視頻中的數字水印
 15.1信息隱藏與數字水印
 15.2數字水印系統的框架模型與特性
 15.3數字水印技術的套用
 15.4靜止圖像數字水印技術
 15.5視頻數字水印技術
 15.6DVD著作權保護系統
參考文獻

【前言】

多媒體技術和網路與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激發了人們進行視頻信息交流的需求,推動了圖像通信和數字視頻技術的全面發展。圖像和視頻信號數位化可以避免遠距離傳輸的累積失真,數位化存儲可以高保真還原,並且容易藉助計算機進行靈活處理和管理。但數位化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數位化的高質量是以高數碼率為代價的,相對於模擬信號而言,頻帶成數量級擴展極不經濟,一度成為數字視頻發展的瓶頸。本書介紹的壓縮編碼技術集學術界1/4世紀以來的出色研究成果,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關鍵問題,成為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三大信息支柱產業共同的核心技術。數位化帶來的另一不利方面是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