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1》

《教父1》

“教父”是黑手黨首領,常乾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索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党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洛佐劫持了“教父”的養子、家族參謀顧問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教父》《教父》

譯名教父I

片名TheGodfatherI

年代1972

國家美國

類別犯罪/劇情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

作曲尼諾·羅塔NinoRota

主 演

馬龍·白蘭度MarlonBrando....VitoCorleone

阿爾·帕西諾AlPacino....MichaelCorleone

羅伯特·杜瓦爾RobertDuvall....TomHagen

黛安娜·基頓DianeKeaton....KayAdams

詹姆斯·凱恩JamesCaan....SonnyCorleone

約翰·凱澤爾JohnCazale....Fredo

索菲婭·科波拉SofiaCoppola....MichaelFrancisRizzi(uncredited)

斯特林·海登SterlingHayden....Capt.McCluskey

塔里亞·希雷TaliaShire....Connie

阿貝·維高達AbeVigoda....SalTessio

理察·康特RichardConte....Barzini

羅恩·幾貝特RonGilbert....Usherinbridalparty(uncredited)

魯迪·巴德RudyBond....Cuneo

理察·布賴特RichardBright....AlNeri

理察·卡斯特爾諾RichardS.Castellano....Clemenza

更多外文片名:

《教父》《教父》

MarioPuzo'sTheGodfather.....(USA)(completetitle)

Padrino,El.....Argentina/Peru/Spain

Kum.....Croatia(DVDtitle)/Yugoslavia(Serbiantitle)

Parrain,Le.....Canada(Frenchtitle)/France

Pate,Der.....Austria/WestGermany

йП╦ЯРМШИнРЕЖ.....SovietUnion(Russiantitle)

ΟΝονός.....Greece

AKeresztapa.....Hungary

Baba.....Turkey(Turkishtitle)

Gudfadern.....Sweden

Hasandak.....Israel(Hebrewtitle)

Kmotr.....Czechoslovakia(Czechtitle)

Kummisetä.....Finland

Nonos,O.....Greece

Ojciecchrzestny.....Poland

Padrí,El.....Spain(Catalantitle)

Padrinho,O.....Portugal

Padrino,Il.....Italy

PoderosoChefão,O.....Brazil

Ristiisa.....Estonia

劇情簡介

《教父》《教父》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教父”有三個兒子:暴躁的長子桑尼,好色的次子弗雷德和剛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教父”是黑手黨首領,常乾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索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党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洛佐劫持了“教父”的養子、家族參謀顧問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這是教父一生中遭遇的第二次襲擊.第一襲擊在電影中只用幾句話就草草帶過,而在小說中卻是這樣敘述的:一個小刺客抱著必死的決心衝進教父的房子並向教父投出了炸彈,教父因此受了傷而那刺客也被亂槍打死.

“教父”中槍入院。索洛佐要湯姆.哈根設法使桑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桑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索洛佐串通一氣。各家族間的火併一觸即發。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索洛佐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索洛佐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裡他娶了美麗的阿波羅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桑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在高速公路收費站被塔塔格里奧家族的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鏢法布里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幸免於難,卻痛失愛妻。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

阿波羅妮亞:阿波羅是希臘神話中主管光明'青春;音樂;詩歌'醫藥'畜牧等的神,有時又同太陽與光明之神混同.這個詞的詞根含義是引發者;誘發者;激發者,本是陽性的名字,後面加上陰性詞尾,既為陰性名詞,用做女性的名字,寓意雋永-意味深長的意思。

《教父》《教父》

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桑尼報了仇。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衝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醫生把康妮帶走,讓旁人認為她得了精神病。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邁克·唐·柯里昂。

邁克·唐·柯里昂:一說唐是誤譯,原詞在義大利語中是"閣下"。在西班牙語中是對尊敬的人的稱謂。

獲獎情況

《教父》《教父》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1990國家影片登記獲獎

奧斯卡獎1973最佳電影獲獎

奧斯卡獎1973最佳男演員獲獎馬龍·白蘭度

奧斯卡獎1973最佳男配角提名詹姆斯·卡安

奧斯卡獎1973最佳男配角提名羅伯特·杜瓦爾

奧斯卡獎1973最佳男配角提名阿爾·帕西諾

奧斯卡獎1973最佳導演提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奧斯卡獎1973最佳編劇獲獎馬里奧·普佐

奧斯卡獎1973最佳編劇獲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奧斯卡獎1973最佳服裝設計提名AnnaHillJohnstone

奧斯卡獎1973最佳剪輯提名WilliamReynolds

奧斯卡獎1973最佳剪輯提名PeterZinner

奧斯卡獎1973最佳音效提名CharlesGrenzbach

《教父》《教父》

奧斯卡獎1973最佳音效提名RichardPortman

奧斯卡獎1973最佳音效提名ChristopherNewman

奧斯卡獎1973最佳音樂/歌曲提名NinoRota

金球獎1973最佳電影(劇情類)獲獎

金球獎1973最佳男配角提名詹姆斯·卡安

金球獎1973最佳導演獲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金球獎1973最佳編劇獲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球獎1973最佳編劇獲獎馬里奧·普佐

金球獎1973最佳男演員(劇情類)獲獎馬龍·白蘭度

金球獎1973最佳男演員(劇情類)提名阿爾·帕西諾

金球獎1973最佳電影歌曲/音樂獲獎NinoRota

英國學院獎1973最佳男演員提名馬龍·白蘭度

英國學院獎1973最佳男配角提名羅伯特·杜瓦爾

英國學院獎1973最佳服裝提名AnnaHillJohnstone

英國學院獎1973最佳新人提名阿爾·帕西諾

英國學院獎1973最佳音樂獲獎NinoRota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1973最佳男演員獲獎阿爾·帕西諾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1972最佳男配角獲獎羅伯特·杜瓦爾

國家評論協會獎(美)1972最佳男配角獲獎阿爾·帕西諾

同名小說

《教父》《教父》
《教父》《教父》

《教父》是1969年美國出版的長篇小說,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電影,發行世界各國,受到普遍歡迎。

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成功之作

一部最具史詩氣魄的揭露黑社會明爭暗鬥內幕的影片

一幅氣勢恢弘的“社會圖卷”

作者馬里奧·普佐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且是長期生活在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心臟——紐約的美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美軍中服役。復員後,先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文藝創作,後來又在社會調查學院專門研究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他的第一部小說《明爭暗鬥》被認為是描寫戰後被占領的德國的最佳小說;他的第二部小說《幸運的香客》被《紐約時報》稱之為“小經典作品”。《教父》是作者的第三部小說。這部小說一出版就轟動了整個美國,引起了廣泛的評論和讚揚。美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霍爾·伯登在《星期六評論報》上對這部小說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闢的評價。他是這樣寫的:

“馬里奧·普佐的新小說是一種對準頑固堡壘猛烈攻擊的攻城錘,其主旨在於振聾發聵。這是一部內容充實的家史,記錄的是一個家庭不惜用槍、用斧、用絞刑具、用攻心戰來實現自己對整個美國地下勢力集團體系的獨霸控制的詳細過程……

《教父》《教父》

“這部作品的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普佐的表現技巧頗見功力:在他的筆下,一個本來令人感到義憤的情節都十分入情入理。一切感情衝動,一切殺戮,一切粗鄙的兩性關係,都同他所刻畫的人物所處的情境協調一致。但同時他又能把他所塑造的人物的令人不寒而慄的氣質烘托得具有人情味,真實可信。

“《教父》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成功之作……是揭露陰險的犯罪集團的權威性的小說。”

普佐之所以能寫出這樣的成功之作,主要是因為他熟悉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層的秘密,也熟悉各種各樣人物的生活隱秘。對美國社會的本質,他洞見癥結,因而最有發言權。

無論在美國國內或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都有不少人在考慮這樣的問題:美國社會究竟怎么樣?它是不是理想社會?這部小說繼承批判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對這類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極其生動、形象、具有說服力的回答。作者忠於藝術規律,既不抽象地肯定,也不概括地否定,而只是客觀地把美國社會最隱蔽的本質赤裸裸地揭示了出來。作品是通過引人入勝的場面和扣人心弦的情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剝開富麗堂皇、令人眼花繚亂的遮羞布,人們不難看出:這裡絕不是無憂無慮的人間天堂,而是地地道道的爾虞我詐的冒險家的樂園;這裡處處布滿了陷阱、明槍、暗箭;這裡人人自危;這裡,除了表面文章以外,骨子裡根本沒有什麼“自由、平等與博愛”。

作者以藝術家的手法讓我們看到的,不是美國社會生活中漂浮於表面的璀璨奪目的現象,而是隱匿於深層的陰森恐怖的本質或本質的某些方面:以維持社會治安為己任的警官、警察;以維護法律尊嚴為己任的法官、律師,以及身為合法民意代表的議員;以“公正、客觀”自詡的報刊編輯、記者,儘管有時在同自己或自己的集團無關的問題上也能信誓旦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但因為他們大都暗中隸屬於各個地下勢力集團,所以背地裡卻幹著同自己的公開職責大相逕庭的見不得人的勾當。從小說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社會組織關係來說,美國人大都有雙重身份:一種是公開的社會成員身份,例如警官、警察、法官、律師、議員、報刊編輯、記者,以及演員、店主、工會頭目等等,辦起事來“公事公辦、鐵面無私”,各人按照自己對社會的貢獻領取合法報酬,這一面實在無可指責;另一種是秘密的集團成員身份,他們暗中分屬於各個地下勢力集團,各人又必須以公開的身份、合法的形式,為自己所屬的地下勢力集團效忠,從而定期獲得額外報酬,這一面是絕對“保密”的,甚至對自己的妻子兒女也是要守口如瓶的。對美國社會的本質進行如此入木三分的剖析,是美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

人們在公開社會受到了委屈,往往得不到正義的保護。原因是:人們在公開社會受到了委屈,根據不合理的法律條文,總是顯得“活該”;而徇私舞弊者總是可以利用法律的靈活性來歪曲本來就不合理的法律,而形式上仍然是在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是在秉公辦事,結果也總是顯得“應該”。因此,人們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下去,為了預防有冤無處伸、有苦無處訴的悲楚,也都紛紛投靠地下勢力集團,要求必要時為他們伸張正義,為此他們甘願定期預交“保護費”。地下勢力集團買通有關當局,有恃無恐地進行各種非法活動——走私、販毒、擺賭場、開妓院等。通過這些活動,積聚了大量財富之後又可暗中串通公開的政治上的權貴勢力,或者把他們自己的親信安插到國家要害部門。這樣,上面有了強大的保護傘,再加上他們所掌握的輿論工具的附和,他們不但可以為所欲為,而且能夠無往而不勝。他們都有嚴密的組織:有核心領導班子、有單線聯繫的內部系統,也有層層外圍組織;有自己的法律顧問,也有自己的“軍隊”,還有自己的情報網。一旦自己人受到了侵害、欺壓、委屈,能談判的就談判解決,無法談判的就採取破壞以至暗殺手段解決。甚至議員選舉,最佳演員的選舉,儘管表面上冠冕堂皇,無懈可擊,但大都操縱在地下勢力集團的手中。他們一插手,就可以出冷門,出乎意料地使某些人堂堂正正地當選。

這部小說通過對美國地下勢力集團之間真刀真槍的“戰爭”的敘寫,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美國社會的表層下面的最隱蔽的本質。

作者講故事的方法也別開生面。故事發展,當然有一條主線。但常見的是,主線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暫停下來,分岔伸延開去,形成支線,支線發展到盡頭,然後再回到主線上來,繼續發展主線。根據需要,支線可多可少。整個故事的主線與支線的發展脈絡,很像一棵大樹的樹幹與樹枝的關係。而《教父》中許許多多的支線都不是從主線上分岔出去的,而是各有自己的源頭,自己的流程,到末了才自然而然地匯攏到主線上來。整個故事的主線與支線的發展脈絡,很像一條大河的主流與支流的關係:各有源,最後聚成洪流,一瀉千里。因為可以另外重新起頭,所以故事繼續發展可以不受前一個階段發展的制約。作者有更大的迴旋餘地,海闊天空,縱橫捭闔。這個方法值得借鑑。

“教父”維托·考利昂是紐約五大地下勢力集團之一的頭頭。以他為首的考利昂地下勢力集團主要經營的是從歐洲走私進口橄欖油、開設賭場等等。他的勢力遍及美國東西南北各地,在政府各個要害部門也都有他的人。他神通廣大,渴求保護和支持的人們虔誠地尊稱他為“教父”。他對下面也有求必應,說話算數,從而贏得了人們的敬畏。隨便什麼事,只要他暗地或公開一插手就會按照他的意志發展變化。他是美國社會真正叱吒風雲的人物。“教父”他們堅信:在公開的社會要求正義是痴心妄想,只有在黑幫內部才有正義可言。這是熟諳美國社會和一切資本主義社會的底蘊的人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所發出的肺腑之言。這既是小說中人物的看法,也是作者本人的觀點。

在弱肉強食的社會裡,必然有人不相信社會能給他們提供什麼保護。他們不甘心把自己的命運拱手交給那些達官貴人,任其擺布,任其捉弄。那些人有什麼能耐?只不過他們能夠糾集一撮人為他們捧場,使他們當選之後當官而已。“教父”他們之所以不願意進入公開的大社會,就是因為他們不甘心任人宰割。他們決心在地下世界利用一切手段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使自己成為強者,然後再“改邪歸正”。這樣,他們一進入弱肉強食的公開的大社會,就可以以強者的姿態出現,這也是一切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美國社會的上層實權人物帶規律性的相同發展道路。哪一個大財團或億萬富翁不是從營私舞弊、投機倒把起家的?中國有句古話說:“一將成名萬骨枯。”看了這部小說,我們也有理由說:“一人發財萬骨哭。”因此,作者在小說第一章正文的前面摘引了法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一句名言:“在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這句名言引用到這部小說的前面,實在貼切極了,真是畫龍點睛之妙筆,點破主題之警句。

“教父”是美國社會的靈魂,是美國社會的精神之父,他和他的精神影響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也是美國社會的主角。

整個小說出現的人物將近一百個,著重刻畫的有二十多個,大都是美國那個社會裡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他們既是美國社會的產兒,又是美國社會的締造者,也就是說,沒有美國社會,也就沒有他們;沒有他們,美國社會也就不成其為美國社會了。在這裡對所有的人物一一加以評價是沒有必要的,還是讓讀者一面讀一面想吧。但除了主角以外,特別應該提一下的是“教父”的小兒子麥可的妻子愷·亞當姆斯。她心地善良,大學畢業後就去當教師,想當個奉公守法的公民,但是她同麥可結合了。她只知道麥可作為普通人是可愛的,卻不知道他作為考利昂集團的成員是可怕的。等她知道麥可殺人不眨眼並對她撒謊的時候,她忿然離開了他。但是,當她認識到麥可殺人都是“情有可原”、“不得已而為之”之後,她又毅然決然地回到了麥可的身邊。她天天禱告,祈求上帝保佑麥可的靈魂。愷·亞當姆斯的性格同她的遭遇是耐人尋味的,發人深省的。在美國那樣的社會,即使有決心當好人,也難於出污泥而不染,也難於獨善其身,除非是真正的徹底革命者。

作者最後讓愷·亞當姆斯忿然離開麥可,不久又讓她欣然回到麥可身邊,這絕不是一般愛情糾紛的喜劇結局,這個突兀奇特的結局有其非常豐富的思想內容。它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極其複雜而深刻的文藝理論問題:作家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應該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個別人物抑或整個社會?具體一點說,處於黑暗的舊社會,作家應該引導讀者痛恨個別壞人抑或整個社會結構?處於光明的新社會,作家應該引導讀者膜拜個別英雄人物抑或整個社會?

《教父》這部小說的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儘管描寫的全是壞蛋,但作者曲盡妙筆,竟然能讓讀者不痛恨個別壞蛋,而痛恨整個齷齪的社會結構。教父及其繼承人——他的小兒子麥可本來都是壞透了的壞蛋,但是卻並不顯得令人痛恨,因為他們殺人是整個不合理的社會逼出來的,因為他們殺的也都是更壞的人。他們同那些在幕後“坐地分贓”的政客比較起來,在“壞”的程度上,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想一想吧:明明寫的是壞蛋,而且還把壞蛋的“壞”寫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但又要設法不讓讀者去痛恨壞蛋,而是痛恨那個產生壞蛋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整個社會結構。這談何容易!這需要多么高超的藝術技巧啊!

愷·亞當姆斯能夠原諒麥可,讀者也會原諒麥可。要把麥可的靈魂從罪惡的淵藪中拯救出來,天真的愷·亞當姆斯同無知的老太婆一樣,也只能乞靈於上帝。

古今中外,傑出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裡絕不以“教師爺”自居,絕不滔滔不絕地大講正面道理;他們絕不蔑視讀者,絕不侮辱讀者;他們都非常尊重讀者的判斷力;他們往往只“舉一隅”,而讓讀者自己去“三隅反”;有時,他們甚至故意指出一條走不通的路,讓讀者自己返回到正路上來。要挽救教父的靈魂,要挽救麥可的靈魂,禱告,此路不通。那么,出路在哪裡?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有理由認為,過去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儘管有些對資本主義社會批判得很深刻,但揭露的大都是表面現象,而《教父》才真正挖掘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靈魂。

我們在小說中所看到的男女關係,不是哈代筆下的那種以虔誠的愛慕和纏綿的柔情為基礎的、受命運捉弄的愛情悲劇,而是徹底撕去了溫情脈脈的面紗之後剩下來的赤裸裸的獸慾。人與人之間的高尚的愛情關係,已淪為禽獸與禽獸之間毫無感情的低級下流的獸慾關係。

美國社會的出路在哪裡?這就是小說里全體人物的所作所為必然要引起讀者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小說中所描寫的人和事,儘管在我們看來有點陰陽怪氣、荒誕不經,但在美國卻比比皆是,屢見不鮮,也就是說,這是一部有堅實的現實基礎的現實主義作品。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認識美國社會本質的理想的讀物。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作者在小說正文的前面特別聲明說:

“這本書裡面的一切人物都是虛構的,若書里的描寫同現在還活著的或已經死了的真人有相似之處的話,那也純屬巧合。”

作者的這一聲明,酷似“此地無銀三百兩”,從反麵點明了這部小說的現實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它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文藝作品,又是一部生動形象的社會風俗史。

普佐是一位嚴肅、莊重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小說,不是在現代派作品裡所常見的那種以撲朔迷離的荒唐的渲染作為噱頭來誘使讀者陶醉於虛無縹緲之中,而是以引人入勝的真實可信的素描作為楔子來啟發讀者認識美國社會的本質。至於現代派,這裡不打算作進一步的評述,只想援引英國文學史家艾奈特·魯賓斯坦的一段話,從中可以看出嚴肅的西方學者對現代派的看法:

“世紀末的美學觀,在他們(按指十九世紀末以王爾德為代表的唯美派作家、藝術家,他們大都不到四十歲就死了——引者)短暫的一生中得到了曇花一現的表現。後來又在從超現實主義到存在主義之間的許許多多陷於邪門歪道的文學流派中借屍還魂了,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流派,二十世紀資產階級文化加速衰退墮落的過程明顯地表現了出來。”(見《英國文學的偉大傳統:從莎士比亞到肖伯納》英文版,1969年,美國,下冊第850頁)

在現代派各種光怪陸離的變種的文藝思潮泛濫成災的美國文壇,普佐顯然是一位巍然屹立的現實主義作家。因為他在社會調查學院受過薰陶,所以他的小說具有特別明顯而突出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馬克思在談到以狄更斯為代表的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的輝煌成就時說:

“以他們那曉暢和令人感動的描寫,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會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論家和道德家合起來所作的還多。”(見《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中文版,第二卷第402頁)

恩格斯在談到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時也說:“我從這裡,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後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裡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版,第四卷463頁)

我們也可以說,《教父》通過生動的故事所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的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論家和一切新聞報導合起來所揭示的還要多,我們從這裡所能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所有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以及報刊雜誌那裡所能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這本書,對譯者來說,之所以值得一譯,對讀者來說,之所以值得一讀,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美國作家馬里奧•普佐的作品,內容提要:美國紐約五大黑勢力集團之一的維托•考利昂一家採用多種極端手段,實現了在整個美國黑勢力團體中的獨尊地位。在這場鬥爭中有黑團伙之間的火拚;有走私販毒的囂浪;有賭場的煙雲;有紅燈區的人慾橫流。本書被認為是描寫資本主義社會中黑社會現象的最具權威的作品。

教父:初世紀教會的作家

《教父》《教父》

我們寫教會歷史,談教會生活,許多資料都是從教會的作家們所遺留下來的珍貴史料中得到的。這些作家大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們中有很多人是主教,或是神學家、歷史家、思想家、演講家,如歐瑟伯、戴爾都良、奧利振、依勒內、奧斯定、亞大納削等人。這些人教會慣常尊稱他們為“教父”。後世的人對這些教父之所以重視,除了因為他們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之外,更因為他們對後代基督信徒的信仰和教會的生活發生決定性的作用。過去我們曾經指出:傳遞基督的福音並非僅僅把福音作者所寫的有關耶穌的言行的文字傳給後人而已,更要把不同時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觀念的人對福音的了解與體驗傳給他們的後代,在後代人之中產生啟發的作用。

教父們為數不少,著作也汗牛充棟,很少有人能夠完全細讀。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需要找出其中對後人的信仰生活影響較深的部分訓導來認識,畢竟對教父們的研究早已經成為一門稱為“教”的專門學問,我們在此只能點到為止,讓大家有個基本概念,對有興趣的人也提供一個引線,作為進一步研究的楔子。

我們常看到一些非基督信仰的報章雜誌書刊使用“教父”這兩個字,一般而論都不是在指教會所認為教父的人,他們經常自己望文生義,或以訛傳訛,以致混了這個名詞的本義。“教父”這兩個字我們暫時可以把它引申為“教會的父親”來說。父親這個名詞,狹義地說就是生養子女的男人,但是廣義地說,卻有祖先、源頭、根本、原始的意思。在中文裡面,用父親來形容祖先或源頭的情況不多,但在西方語文中,這種用法卻屢見不鮮。西方常有“我們的信仰的父親”這種說法,其實這裡所說的父親是指祖先。另有“國家的父親”或“共和國的父親”的說法,這裡的父親是指創始人,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國父”。從狹義說,父親不只是生子女的男人,更是養育和栽培子女、把智慧傳遞給他們、使他們能走上成熟地步的長者。瑪竇福音第二十三章第八到第十一節耶穌說:“至於你們,卻不要被稱為‘辣彼’,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稱人為你們的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你們也不要被稱為導師,因為你們的導師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亞。你們中那最大的,該作你們的僕役”。耶穌雖然規勸他的門徒不要被稱為父,可是教會還是廣泛地尊稱初世紀教會的作家們為教父。聖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前書第四章第十五節則說:“你們縱然在基督內有上萬的教師,但為父親的卻不多,因為是我在基督耶穌內借福音生了你們”。法國里昂的主教聖依勒內也說:“當一個人從另一個人口中得到訓誨,他就稱為那位教導他的人的子女,而那位教導他的人便被稱為他的父親”。

過去我們在談到教會開始有隱修院生活的時候,曾提到隱修院院長被尊稱為父親的習慣,理由就是因為當隱修院院長的人對院中隱修士的照顧必須無微不至,形同父親一樣,這種習慣今天仍然存在。初世紀的時候,教會裡面負責訓導的人是主教,他也有權利委託另一個人執行訓導的職務。因此,主教們都被尊稱為父親,有時候更被稱為“爸爸”,今天,“爸爸”這個尊稱在天主教裡面只用來稱呼羅馬教宗而已。除了隱修院院長和主教被稱為父親外,慢慢地,凡是肩負訓誨和講道這種超性職務的人,不一定是主教,也都被稱為父親。今天,西方國家一般都稱教會的神職人員為“父親”,中國人則稱他們為“神父”,因為他們的職責是教導和訓誨倫理道德及宗教信仰這方面屬於精神心靈的事物。不論是父親或神父,這兩個名詞都或多或少隱含著稱呼的人和被稱呼的人之間的安全和信賴的關係。

身為父親的人,他最基本的使命和任務便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所以,他是一位十足地肩負傳統的人,他必須把過去珍貴的和正確的事物傳遞給後來的人,也要把前人錯誤的、失敗的經驗告訴子女,以免他們重蹈覆轍。說明了這些與“父親”這個名詞有關的種種意義之後,我們便多少可以了解“教父”在教會中的身份地位。

前面我們說過,教會所尊稱的“教父”是初世紀教會的作家,這些作家的著作引領我們追本溯源,回到我們信仰的根本'耶穌'那裡去,因為他們在時間上遠比我們接近耶穌基督。今天的人很重視尋根的工作,尋根並不是退步、退化或念舊,而是為了鑑古知今,為了確實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生活,為什麼這樣信仰。我們都希望知道早期的基督信徒,在還沒有受到時代的考驗和塑造之前,他們的思想和信仰生活狀況,因為從那裡我們可以發現、可以找到最原始、最純真的信仰生活,這為我們淨化信仰有很大的幫助。

所謂教父,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新約聖經最早的讀者,他們研讀新約聖經以後,便把所領會的心得用當時還不是很有系統、很有規範、思想很嚴謹明確的時代語言書寫成書,作為基督信徒信仰生活的食物養料。教父們除了首先閱讀新約聖經之外,更用耶穌基督的觀點來閱讀舊約聖經,然後邀請基督信徒完全用基督學的眼光、在聖神的啟發之下,來窺探新舊約整部聖經所要傳達的訊息。為此,我們探本究源,直溯教父,並不是要拋棄或輕視介於教父時代和我們今天之間這一段長達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教會歷史和經驗,而是為能更徹底地認識和吸收沒有遭到時間磨損、沒有被歷史渣滓掩蓋的純淨的基督訊息。

《教父》《教父》

或許我們要問:教會的這些教父都生活在什麼時代呢?或者說教父時期是哪個年代呢?根據教會一般傳統來說,教父時期從新約聖經書寫完畢、開始有人撰寫有關基督信仰的文學作品起,到第八世紀結束為止。為什麼說到第八世紀結束為止呢?因為那些有關基督信仰的文學著作到了這個時期便衰微了,這個現象在西方尤其明顯。在這段大約長達七百年的時期中,這個很具有特性的基督信仰文學也慢慢地在演變,它從起初以講解談論聖經為主要目而逐漸演進為專門性的、比較傾向於學術性質的作品。就因為這樣,才形成後世至今所稱的“教父學”這門大學問。

其實,教父時期是不是那么明確地隨著第八世紀的消逝而終結呢?也不一定,因為文學是一種很有耐性的生命,不容易隨著事態的消失而雲消霧散。有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教父的時代要延續到十二世紀中葉才真正結束,因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教會大學者、大聖師、法國的聖伯爾納多(BernardodiClairvaux,1090-1153)是教父時代最後的掌門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