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

在羅馬市內“戴鐵鏈的聖彼得”教堂盡頭的右側,有一件四百多年前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雕塑——米開朗基羅的《摩西》。1999年,義大利文物部門開始修復清洗《摩西》雕像及其背後的尤里烏斯二世教皇陵墓,預計今年入冬前完成。從7月10日起,義大利將這一修復清洗工程對外開放,不僅遊客可以站在離雕像僅1米的地方觀看工作人員用棉簽沾著特製的藥水為《摩西》“搓澡”,而且網際網路24小時向全世界直播“《摩西》潔身”全過程。

簡介

雕塑《摩西》雕塑《摩西》
雕塑《摩西》
羅馬眾多的文物古蹟當中,位於古鬥獸場北面僅幾百米遠的“戴鐵鏈的聖彼得”是座其貌不揚但名氣很大的教堂,其原因之一是這裡有一件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雕塑———米開朗基羅的《摩西》。2001年7月10日,義大利文物工作者對外開放《摩西》及其背後的尤里烏斯二世教皇陵墓的修復清洗工程,不僅遊客可以近距離參觀,而且24小時通過網際網路向全世界直播“《摩西》潔身”全過程,以供無緣到羅馬的人大飽眼福。

四十年才完成的雕塑傑作

1503年,喜愛藝術的尤里烏斯二世教皇一登基,就想為自己在興建中的聖彼得大教堂內建造陵墓,並請來了當時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米氏從1505年開始設計此工程,但尤里烏斯二世和其繼任教皇幾次毀約,陵墓最終也改在了“戴鐵鏈的聖彼得”教堂,他的創作受到嚴重影響。幾經波折前後花了40年,米開朗基羅最後徹底完成的雕像只有《摩西》一件,於1545年安置在建成的尤里烏斯二世教皇的陵墓前。
據《聖經》故事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並向他們傳達了上帝制定的《十誡》,後來以色列人貪圖享樂,惹得摩西大怒,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斥責。米開朗基羅的《摩西》表現的就是摩西發怒時的情形。雕像高2.55米,通體用白色大理石雕成。摩西坐在一塊石頭上,一襲無袖長袍披身,雙臂裸露,青筋繃起。他緊閉雙唇,目光如炬,怒髮衝冠,左手橫擱前腹,捋住長髯,右手斜搭在《十誡》板上。站在這尊雕像前,一股無形的力量就會迎面撲來。

四百多年灰垢將盡洗而去

400多年來,儘管人們精心地保護著這世間無雙的珍寶,但歲月還是在它身上留下了層層灰垢。1999年,義大利文物部門修復清洗包括《摩西》雕像在內的整個尤里烏斯二世陵墓的工作正式開始,預計於2001年入冬前完成,這將洗去《摩西》身上數百年的灰垢。
修復清洗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後,義大利文物部門決定對外公開修復清洗過程。尤里烏斯二世教皇陵墓所在的教堂耳堂內已架起腳手架,而且全部漆成奶白色,與周圍的顏色渾然一體。修復清潔工程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陵墓,一部分是耳堂的穹頂與牆壁。陵墓工程又分兩層進行,上層是《摩西》雕像頭頂牆上的浮雕,下層是地面的《摩西》雕像及背後的雕塑。一座懸橋橫在《摩西》的頭頂,供工作人員工作使用和觀眾駐足觀看。在地面上,過去擋在《摩西》雕像前的圍欄已大大內縮,觀眾可站在離雕像僅1米的地方觀看工作人員用棉簽沾著特製的藥水為《摩西》“搓澡”。

萬眾爭睹“潔身”過程

義大利的文物修復技術聞名於世,但以往的修復清洗工程都是“閉門操作”,這樣的公開展示在歷史上還是首次。由於《摩西》雕像的名氣很大,這項工程立即引來成千上萬的熱心觀眾。
為了便於文物愛好者們遠距離跟蹤此項工程,義大利文物部門還開通了“摩西工程”網站,直播工程現場的情況。喜愛文物的網客還能夠調閱關於此項工程的所有資料、米開朗基羅及其作品的背景材料。該網站還開通了網友論壇,供大家發表觀感。
在修復清洗現場,工地左前方擺放著4台電腦,觀眾可以自由調閱資料或放大畫面。左側面向教堂大堂的腳手架上掛著一大幅螢幕,不斷切換《摩西》像和6尊《垂死的奴隸》像的全貌和各個部分及修復現場情景。這一切都通過設在教堂內的3個定點攝像機,直接傳輸到“摩西工程”網站,現場向全世界直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