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

基本信息

簡介

內容簡介

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人生,有時就像一場拆遷,有強拆,才有重建!撕破窗戶紙,撞破四面牆,你的人生就敞亮了。 《拆掉人生的壁壘》詳盡剖析了季羨林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的理解。其中,特別把季老百年人生積澱下來的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認識、怎樣看待個人命運、
怎樣做人與處世、什麼是成功、什麼是禮貌、怎樣交朋友、怎樣對待毀譽、怎樣對待壓力、什麼是孝道、什麼是長壽之道等理念解析清楚,論說活潑、生動、道理深刻, 讓每一位讀者讀完即能“拆掉人生的壁壘”。


作者簡介

逸儒,原名呂雲龍,男,碩士學位,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宗教系.自幼愛好國學,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多年。對國學大師季羨林、南懷瑾等多有研究。其作品視角獨特,理論嚴謹,文筆流暢,語言通俗活潑。

目錄

一、人生篇

國學大師季羨林國學大師季羨林

有了工作的人,嫌棄工作不夠輕鬆,工資不夠高昂;有家的人,嫌棄老公不夠成功,老婆不夠漂亮;有車開的人,嫌棄車子不夠高檔,開著不夠拉風;有房子住的人,嫌棄房子不夠闊氣,位置不夠黃金……
季羨林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不完滿才是人生
盡人事而聽天命
莫若活成一個自己
行到水窮,坐看雲起
真雅士隨性人生
一步步地走,才走得最快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二、處世篇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但正如聖雄甘地所說:“弱者永不寬恕,寬恕是強者的特性。”所以,那些睚眥必報的人展現的正是自己的虛弱,而能夠寬恕的人,卻恰恰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以惠我之心惠人
心懷感恩,便處天堂
寬恕別人,輕鬆自己
忘記該忘記的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詆毀
不自作聰明,也不把別人當傻瓜
人生不能沒有朋友
三、修身篇

圖為季羨林和他心愛的貓圖為季羨林和他心愛的貓

有自知之明是一個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知道做哪些事可以發揮自身才能實現生命價值,哪些事情屬於自身短板,最好敬而遠之。所以,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並努力去做,激發潛質,才能走向成功。
這是“自知之明”的另一個要點:知道自己短處很重要,但知道自己的長處更重要。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慈善是道德積累的開端
化成了灰都要愛國
禮貌問題的微言大義
自知是人生的神秘財富
“不知足”富有重大意義
不必三思而後行
四、修德篇
2007年溫家寶總理到解放軍總醫院看望正在調養中的季老,並祝賀季老96歲壽辰。當時溫總理說:“我喜歡看您的散文,講的都是真心話。您說自己一生有兩個優點:一是出身貧寒,一生刻苦;二是講真話。對吧?”季老回答說:“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名利於我如浮雲
懷舊,可以淨化靈魂
洞明世事,反求諸躬
“變態”體現價值
公德的至高境界就是功德
五、學問篇

季羨林作品《牛棚雜記》季羨林作品《牛棚雜記》

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其他事業,耐得寂寞,是一個重要的成功前提。就季老來說,他人生幾個比較重要的學術黃金時期,都是在相當的寂寞當中成就的。寂寞,造就了精神極度的專一,這樣便容易在一段時間內高密集的學習和消化知識,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聖賢,常常主動置身於寂寞當中,在與世隔絕的修煉里參悟人生,洞徹大道。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一寸光陰不可輕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訣竅就在於他們的“笨”
做學問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
廣通聲氣,博採眾長
創新就是生命
六、養生篇
很多人覺得,養生就是退休之後什麼也不用乾,每天到公園遛狗打太極。其實,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工作也是一種非常棒的養生方式。
生活中的工作狂很多都是愉快的,所謂過勞死是錯誤使用身體的反面典型,而工作養生則是熱愛工作正確使用身體的正面典型。那么,過勞死和工作養生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
養生三勤:腿勤、手勤、腦勤
有一種養生叫工作
心和順天,不求長壽亦延年
不做長生夢:養生無術是有術
青年學生就是我的藥石
學會欣賞“老來之美”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七、惜情篇
1997年馮小剛拍攝的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中就講了很多關於珍惜眼前人的故事,對生活失去感覺的傅彪,只有在地主家受盡蹂躪才懂得珍惜逆來順受的妻子;對名利感到厭倦的影星唐麗君,只有在失去鮮花和掌聲的時候才知道寂寞的日子有多么難耐;對龍蝦海鮮膩味的大款,只有在土窯子上掉眼淚的時候才曉得寶馬車和烤雞是怎樣的人間美味。
賦得心中永久的悔
夫妻需要寬容和理解
相濡以沫的愛情最可貴
相敬如賓,老派的幸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惜福之人方才有福
與貓同樂的不解情緣
八、生活哲學篇

季羨林季羨林

《牛棚雜憶》以及多篇散文中,季老都提過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是真正的糊塗,所以身陷漩渦痛苦不堪,故此他才說:“真糊塗不難得,假糊塗才難得。”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龐雜而璀璨,即便是一個“糊塗”,也能演繹出一門獨特的處事哲學和人生境界。當然,要談此二字,非從“揚州八怪”鄭板橋開始不可。
君子務本而道自生
鋒芒內斂,含而不露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豁達的糊塗,真正的瀟灑
以不變應萬變的時尚哲學
與物為春,人守中庸
人到無求品自高
九、師友篇
人生要結交兩種人:一,良師,二,益友。
《論語·季氏》有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益友,是人生路上的陪伴者。益友就如一面鏡子,一直反映著我們的作為,遇一益友,可以讓我們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及時修正自己,成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
人生要結交兩種人
良師難遇:知恩,惜恩,報恩
君子之交淡如水
擇友要聽其言且觀其行
像容忍自己一樣容忍他人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風雨同舟,患難之中礪真情
十、君子篇
我這樣一個平凡的人,有了點名,感到高興,是人之常情。但我只想說一句,我確實沒有為了出名而去鑽營。能夠有點小名小利,自己也就滿足了。

季羨林談人生季羨林談人生

蓮,花之君子者也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君子惜名而不逐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當仁不讓真君子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
以仁交心,更要有愛人之德
十一、醒世妙語篇
《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中季老曾談到做人與處世,其中談到了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其中,與自然的關係中,季老認為,如果我們與動物共存,就是善,如果只管自己生存那就是惡。
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
壓力即是拼搏的動力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不應當恐懼而恐懼即是孱頭
壞人是不會變好的
人生識字憂患始一、人生篇

節選

 一、人生篇
不完滿才是人生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一一季羨林
在《季羨林談人生》中,季老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季老在走過了近一個世紀漫漫人生旅途後道出的質樸真理。但在芸芸眾生中那些溜謂的“聰明人”,卻常常抱著一個理想主義者吹毛求疵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對待人生,其結果只能換來日日焦慮,反而錯過了
有個小故事說,某國王有七個公主,這七位公主不但容貌足以閉月羞花,而且每人都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所以,國王就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
一天,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一般梳理自己漂亮的頭髮,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於是,大公主就到二公主那裡拿走了一個;接著二公主也發現少了一個髮夾,便拿三公主的;三公主又拿了四公主的,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到最後,六公主從七公主那裡拿走一個髮夾補足自己的100個,七公主的髮夾便只剩下了99個。

相關

季羨林。當代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精通12國語言,博古通今,被譽為“學界泰斗”。
1911年生於山東臨清。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東方語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2009年7月11日於北京病逝。
長期致力於印度語言、文學及歷史的研究和翻譯工作。主要著作有《印度簡史》、《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簡明東方文學史》、《糖史》,譯有《沙恭達羅》、《五卷書》、《優哩婆濕》等近四百萬字,主編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書籍。曾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